底款對於瓷器鑑定,有多重要?

瓷器底部的款識,

是瓷器鑑定的一大特徵,

稍微懂點的人,

上手時都會下意識地翻轉過來,

看看底部有沒有款識。

就像挑瓜的時候看看花紋,

拍拍震不震手。


底款對於瓷器鑑定,有多重要?

<code>喜歡頂級藏品的朋友,可以添加老馬私人微信相信你一定會有收穫!歡迎一起溝通探討! 微信號:15201179637/<code>

從製作方法上來說,

大抵可以分為,

刻劃款、書寫款和印製款。

所謂刻劃款,

就是簡單拿刀,

在瓷器底部劃拉出文字。

宋代的建盞下的“供御”,

是這種刻劃款的代表,

這種款識因為誕生的時間早,

所以看上去比較粗陋,

但是這種粗陋卻為它們,

提供了極高的辨識度。


底款對於瓷器鑑定,有多重要?

宋代 建窯“供御”款兔毫盞
觀復博物館藏


除此之外還有一種“官”字款,

在唐、五代十國到宋代,

都非常流行。

它代表的,

並不是我們熟悉的“官窯”的意思,

而是說這件器物是為官家生產的。


底款對於瓷器鑑定,有多重要?

北宋 定窯 “官”字款缽(底款)
觀復博物館藏


而書寫款,

就是用手寫的方式,

在釉料表面寫下相應的款識。

明代瓷器的款識一般就以書寫為主,

極少有刻劃的。


底款對於瓷器鑑定,有多重要?

祭藍釉白花魚蓮紋盤 明宣德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從刻劃款到書寫款,

生產的效率顯著提高了,

而到了印製款,則更是如此。

它是一種提前將款識刻在印章上,

然後直接像蓋章一樣,

“印刷”款識的做法。


底款對於瓷器鑑定,有多重要?

青花飛蝠紋筆筒 清光緒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這種技術,普遍見於清代中晚期以後,

大幅提升生產效率的同時,

也進一步降低了瓷器的價格,

但同時也抹殺了,

原本可能因工匠技術出入產生的個性化。

同時也更加讓作偽者有機可乘了。


底款對於瓷器鑑定,有多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