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叫草案?法律从制定到公布有哪些程序?

前文已经讲到立法活动要遵循一定的程序,而立法程序有广义和狭义之分,详见前文

那么我们经常听到的草案一词,又与法律制定的程序有何关系呢?


啥叫草案?法律从制定到公布有哪些程序?

我国法律的制定程序

  • 法律草案的提出 法律草案,也叫做法律议案,是具有立法提案权的国家机关和人员向立法机关提出的关于法律的创制、认可、修改或废止的提案和建议。法律草案的提出是立法程序中的第一个步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团或30名以上的代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各专门委员会、中央军事委员会、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享有立法提案权。
啥叫草案?法律从制定到公布有哪些程序?

  • 法律草案的审议 法律草案的审议是指立法机关为保证立法质量对法律草案的审查和讨论。法律草案的审议阶段有两个:第一阶段,全国人大有关专门委员会进行审议。第二阶段,立法机关全体会议的审议。在审议法律草案的过程中,相应机关要对法律草案的立法动机、立法精神、法律草案与其他法律之间的协调性以及立法技术等问题进行审查。法律草案审议的结果主要有:提付立法机关表决、搁置、终止审议。


啥叫草案?法律从制定到公布有哪些程序?

  • 法律草案的表决与通过

法律草案的表决与通过是立法程序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个步骤。表决是具有立法权的机关和人员对议案及法律草案表示的最终态度:赞成、反对或弃权。关于通过法律的法定人数,世界各国有不同的规定。我国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2/3以上的多数通过;法律和其他议案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


啥叫草案?法律从制定到公布有哪些程序?

  • 法律的公布

法律的公布是指立法机关或国家元首将已通过的法律以一定形式予以公布,以便全社会遵照执行。法律的公布是法律生效的前提。法律通过后,凡是未经公布的,都不能产生法律效力。法律的公布必须由特定的机关或人员采取特定的方式进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