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的公攤面積為什麼和套內面積一個價?

混蛋De邏輯


很多時候也是沒有那麼多為什麼~就是龜腚[做鬼臉]

就好像很多國家規定是沒有公攤面積的。

有了公攤面積的好處就是,單價聽起來似乎便宜一點。🤡

沒有公攤面積的60平方米房產總價120萬,一平兩萬。

有了公攤面積的80平方米房產總價120萬,一平一萬五。

兩個實際居住面積差不多,總價一樣,單價卻相差不少~

一看還行,一萬多不是特別貴,心裡就舒服多了。[尬笑]


成成在大馬


對於目前全國都執行的以建築面積來售賣,其中建築面積裡由套內面積、公攤面積二者組成,至於價格方面肯定是一致的了。如果覺得公攤面積收費高了,你有沒考慮到,你享受的公區活動面積就大了很多呢!畢竟成本放在那邊的。

至於後期如果以套內面積來計算,有沒考慮過價格方面也會很高呢?畢竟羊毛出在羊身上吶?


地產微觀


去問李嘉誠


建建世界觀


我覺得題主提的這個疑惑確實很好!大多數人都沒有仔細思考過這個問題,合同上面積是多少,單價是多少,就按照既定的來,也不會繼續思考什麼!

公攤面積其實是公共部分的面積按照一定的比例分攤到每一戶的面積上,建築面積=套內面積+公攤面積!公攤面積雖然不是購房人私有,但也必須花錢購買,雖然這是規定,是無法改變的,規定就是這麼玩的。

但正如題主所疑惑的,公攤面積是公共部分,開發商可以向購房者把成本收回,但不能把附加的利潤也轉嫁給購房者!這確實是值得思考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