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校助力复工“锦囊四计”

自从企业复工复产“集结号”吹响以来,苏州企业陆续恢复生产经营。受疫情影响,不少企业复工复产面临防疫保障、用工短缺、员工培训等多方面难题。针对这一情况,在苏高校、职业院校发挥自身优势,与企业主动对接,通过技能培训、科研应用、云上招聘等方式多角度深化产教融合,有力支持企业有效有序复工复产。

近日,苏州市教育局下发《关于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在苏高校、职业学校助力企业复工复产的指导意见》,更是为在苏院校支持企业复工复产打了一支强心针。

锦囊壹 科技攻关

——自主研发成果为防控“添翼”

一种皮肤黏膜抗菌剂,5分钟内即可100%灭活冠状病毒;

一台可远程控制的智能机器人,每小时消杀场地超4万平方米;

一种检测设备,可全自动化完成从病毒样本处理、核酸提取纯化、扩增检测及分析一整套操作……

这一项项疫情防控自主研发科研成果,均来自苏州大学、苏州市职业大学、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等在苏高校。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在苏高校充分发挥科研智库优势,为疫情防控“添翼”,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苏州大学唐仲英医学研究院、血液和血管疾病诊疗药物技术教育部工程中心,依托自行研发的超分子药物体系可控自组装及功能化应用平台技术,结合平台现有的抗菌抗病毒制剂研发优势,针对新冠病毒的结构特征等,短时间内研制出可用于人体暴露皮肤及口、鼻腔黏膜抗菌抗病毒产品——皮肤黏膜抗菌剂。

该产品5分钟内即可100%灭活冠状病毒、流感病毒等,可用于人体暴露皮肤及口、鼻腔黏膜抗菌抗病毒等个人防护。“皮肤黏膜抗菌剂是纳米胶体制剂,口服无毒,多次重复使用对黏膜也没有任何刺激,无致畸性,对环境也不会产生任何污染。”工程中心副主任何杨教授介绍说。

苏州工业园区斜塘街道淞渔社区是获赠该产品的单位之一,“这相当于用科研成果给我们一线防疫工作人员穿上了一件坚硬的铠甲。”淞渔社区党总支书记王舞燕表示。

苏州大学机器人与微系统研究中心的科研工作者自主研发出一款“智能高效环卫消毒机器人”。

据研发团队成员、苏大机器人研究院耿长兴副教授介绍,这款机器人整机采用微电脑控制,可远距离无线遥控操作,自带喷雾装置向目标喷洒消毒喷雾,1小时可以消杀场地4万平方米以上,可广泛应用于城市街道、社区、道路卡口、车站、工地、学校等场所。

为做好返苏人员的健康初筛和防疫留观,苏州市职业大学计算机工程学院翼云电信学院与苏州电信联合设计出“用于公共场所人员健康状况初检的热成像体温筛查解决方案”。“在春节期间,我们就着手进行关键技术调研和专业设备选型了,”该学院副院长叶良表示,“目前,该人体测温信息化体系结合生物识别技术、热成像测温技术、视频智能分析等技术手段,可以高精度、高效率实现健康初筛。”

“如果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好比是子弹的话,那AutoSAT(全自动核酸检测分析系统)就是一把连发快枪。有了这把‘连发快枪’,可以让检测更加高效。”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SoC研发中心朱汉敏副教授表示。据了解,该中心与上海仁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的AutoSAT可全自动化完成从样本处理、核酸提取纯化、扩增检测及分析一整套操作,大大减少检测人员的手工操作,并可提供更为高效精确的结果。

锦囊贰 雪中送炭

——多渠道解决用工短缺难题

日前,江苏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学校防控组下发通知,明确全省职业院校可有序组织毕业班学生顶岗实习。苏州市教育局也下发通知,鼓励学校抓紧安排已签订实习(就业)合同的毕业生顶岗实习,优先满足企业阶段性用工需求。

连日来,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学院以及苏州市职业大学等在苏高校已经积极行动起来。

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机电17C1班的王占成同学是苏州经纬轨道交通设备有限公司的一名实习生,实习期间已成为企业轨道售后工程师团队骨干成员的他原计划春节期间坚守岗位,年后调休回家团聚。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王占成毅然退掉了回家的车票,投入到战“疫”队伍中,和同事们持续做好轨交设备设施的检修工作,为疫情期间苏州轨道交通的安全运营提供了坚强保障。

苏州工业园区金维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突发性传染病的研究服务领域经验丰富,参与过H7N9、埃博拉、寨卡病毒等疫情研究服务,苏州市职业大学是其合作学校之一。据悉,苏职大教育与人文学院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于去年6月与该公司签订“订单班”,去年7月就有20名学生参加实习,成为企业的得力员工。此刻,顶岗实习的学生们也在用自己的智慧与力量,为疫情防控研究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除了亲自上到企业复工复产一线,苏州大学文正学院、江苏省吴江中等专业学校等院校依托“校企联盟平台”、校园云招聘、跨省组织等方式为企业复工复产“招贤纳士”。

据了解,苏州大学文正学院设有校企联盟平台,内有多家紧密合作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为配合苏州市政府做好疫情防控期间企业复工复产工作,文正学院实验与实习管理中心借助平台,根据企业用工需求,积极协助合作单位参加学院网络招聘会,并指导合作单位注册学院就业网平台、发布招聘信息、招聘会展位预定等,为复工复产企业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日前,苏州科技大学全面启动2020届毕业生就业“线上春风行动”和“互联网+招聘”就业指导服务系列活动,仅毕业生春季网络招聘会就已预约企业400余家,提供30000余个就业岗位,涉及多个行业和领域。学校各学院层也积极举办行业类、专业类及特色类网络招聘会,服务毕业生就业、为企业及时输送有用人才。

江苏省吴江中等专业学校与江苏文鼎企业服务集团有限公司合作,迅速摸清当地企业的用工需求,并与对口帮扶地贵州省印江县联系,主动组织召集“出行难”“就业难”的印江待业人员来苏,并对他们进行集中线上岗前培训。据悉,学校共组织印江来吴员工300名左右,为欧普照明、京东方科技等多个企业在用工问题上雪中送炭。

锦囊叁 双管齐下

——技术培训+心理疏导助员工上岗

通过直播等方式在线指导近千家企业财务人员学习财务课程,并将部分课程款项捐给武汉慈善总会。“这是作为一名党员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尽的微薄之力。”苏州市职业大学商学院党员教师顾瑞鹏告诉记者。考虑到疫情期间全国广大的财务人员无法进行线下集中学习,可能无法更新国家财税政策信息。作为全国财税培训师,顾瑞鹏决定从自身专业出发,精准定位,利用自己在线上平台开创的“锐眼看税”财税商学院直播间,第一时间直播或录制最新的国家财税政策等公益课程,帮助广大企业财务人员第一时间“停工不停学”,掌握岗位技能,助力企业发展。据悉,参加顾瑞鹏老师课程的财务人员来自近千家企业。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师生们也巧用专业智慧,用心守护行业企业顺利“上线”。受疫情影响,苏城茶叶销售实体店及其茶文化教育培训市场门庭冷落,学院茶艺与茶叶营销专业的老师们组成了专家服务队,对苏州茶业行业协会会员开展线上培训,指导茶企了解各大电商平台的特点,指导多家茶企如何开设网店,并使用淘宝直播成功开启2020春茶预售等活动。

学院园艺科技学院师生充分依托江苏省产业技术体系花卉基地、省球根花卉资源库等平台,组建“苏农一枝花”师生科技团队,通过电话、QQ群、微信、调查问卷等形式,针对企业农资短缺、产品难销、劳动力短缺、技术薄弱等问题开展教学直播,“面对面”连线广东、四川、上海、苏州等花企,精确进行技术指导和物资调配,有效地保障了生产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探索了企业培训新模式,实现了科技服务、农业生产和职业教育新结合。

战“疫”中返岗复工,不少员工都跨不过“心理关”。苏州大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积极参与到全面复工复产心理防疫第一线,为员工消除疫情带来的心理影响,促使其尽快进入良好的复工状态,为复工增加“心理能量”。

锦囊肆 保驾护航

——为驻校企业打好防疫“组合拳”

“您好,请出示一下身份证、配合体温检测。”2月11日,苏州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第一批复工企业迎来返岗员工。员工们通过体温检测、证件查验、返岗名单查验等工序,有序进园。据了解,为保障园内企业安全复工复产,该科技园打出防疫“组合拳”。

根据《苏州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企业复工规程(试行)》,苏州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为园内企业定制疫情防控具体实施方案,确立企业防控标准,并定期对复工企业进行检查监督。通过把好入口关、管好公共空间、指导办公室防疫、提醒上下班安全等多场景把控,科学防治、全程管控,保障抗疫大局,服务企业复工复产。

独墅湖创客汇是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学院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载体,目前入驻与学校专业紧密合作的企业共14家。其中,金唯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作为传染病研究服务的基因测序企业,与学校共建“高通量基因测序中心”。

为快速帮助企业复工,外包学院在疫情防控初期就将企业员工信息纳入全校人员日报体系,并早早制订高标准的载体复工方案,在政府政策出台后第一时间取得载体复工批复,为企业复工节约时间。学校合作交流、后勤、保卫等相关部门通力协作,安排人员值守,为企业服务……金唯智成为苏州地区首批复工的学校入驻企业,有效支持了各类科研机构疫苗药物研发和病毒快速检测,为疫情防控和疫苗研发赢得更多时间。

苏州工业园区工业技术学校创业园内企业的复工复产也牵动着学校的心。学校第一时间成立以王乃国校长为组长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紧密结合学校创业园实际进行周密部署,切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目前,该校创业园已有符合条件的诚邦源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裕新丰田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小意达园艺景观工程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陆续获批复工。(苏州日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