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報披露前突換審計機構!宜華健康一番操作背後,有最高逾16億的虧損“黑洞”……

年報披露前一個多月,突然宣佈更換審計機構,宜華健康醫療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宜華健康”)這波操作是為了什麼?深交所火速下發問詢函,要求其說明是否與審計機構存在意見分歧。

3月19日,宜華健康回複稱,公司與中審眾環不存在重大意見分歧。因原審計機構中審眾環會計師事務所(下稱“中審眾環”)位於武漢,目前武漢地區仍處於封閉狀態且未有解封時間安排,故無法按原審計計劃提供服務。

截至19日收盤,宜華健康股價為4.73元/股,上漲1.94%。

年報披露前突換審計機構!宜華健康一番操作背後,有最高逾16億的虧損“黑洞”……

原審計機構1月收4張警示函

1月6日,證監會官網公佈的廣東證監局行政監管措施決定書(〔2019〕124號)顯示,廣東證監局對宜華健康2018年度審計工作進行延伸檢查,經查,發現中審眾環以及會計師彭翔、廖利華在審計執業中存在函證程序執行不到位、存貨審計程序執行不到位、項目截止性測試程序執行不到位等三個方面的問題,中審眾環也因此收到一張警示函。

事實上,僅在2020年1月,中審眾環就收到4封警示函,均與2018年度審計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有關。

江蘇地區某會計事務所合夥人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審計機構屬於中介機構,其存在的目的是維護上市公司信息對市場公開、透明、公正等。證監局下發警示函,說明審計機構在審計過程中存在瑕疵,且監管機構已掌握上市公司違規的證據。不過,在審計過程中審計機構到底是遺漏問題還是刻意隱瞞問題,有待查證。

該合夥人指出,若是因審計機構專業能力沒達到,未發現上市公司存在的問題,而給投資者帶來損失,情況嚴重的,監管部門可能會取消其證券類審計資格或降級;若是與上市公司聯手操作,刻意隱瞞,性質惡劣的,監管部門將吊銷其資格證書,並要求其賠償投資者損失。

激進併購或致鉅虧16億

中審眾環對宜華健康2018年度審計中存在的問題,主要涉及宜華健康的子公司達孜賽勒康、眾安康以及仁和醫院。

公開資料顯示,宜華健康前身為“麥科特”,主營業務是光電產品研發銷售。2007年,宜華集團借殼,將房地產資產注入上市公司,並更名為“宜華地產”,主營業務變為房地產開發與銷售。2014年以後,該上市公司瘋狂收購醫藥健康標的,號稱戰略轉型,並更名為“宜華健康”。

為順利進軍醫療大健康行業,2015年,宜華地產將廣東宜華、汕頭榮信、梅州宜華100%股權全部出售,實現原有地產業務全部置出。隨後,宜華健康花費7.2億元併購醫療後勤承包商眾安康,耗資16.25億元收購醫療服務管理提供商達孜賽勒康,斥資3億元收購血糖血壓監測領域醫療器械廠商愛奧樂100%股權。

數據顯示,2014年至2018年期間,宜華健康共收購14家醫療類公司。但是,頻繁的併購重組給宜華健康帶來了嚴重的“後遺症”。其收購標的往往在3年業績承諾期內表現良好,但承諾期後業績就快速變臉,高溢價收購形成的鉅額商譽,最終成為吞噬淨利潤的“黑洞”。截至2019年三季度末,宜華健康商譽高達19.27億元,佔淨資產比例78%。

根據此前宜華健康披露的2019年業績預告,去年該公司實現歸母淨利潤為-12.5億元至-16.2億元,同期下降804.54%至1013.09%。宜華健康表示,主要系對前期收購資產進行商譽減值所致。

欲靠定增補漏洞

瘋狂併購不僅給宜華健康埋下大額商譽減值的風險,也使其負債累累,資金鍊承壓。

截至2019年三季度末,宜華健康負債總額為55.82億元,資產負債率為68.8%。目前公司有高達37億元的有息負債,其中包括17.08億元的短期借款、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5.4億元,應付票據額和應付賬款5.39億元、長期借款7.19億元以及1.92億元的應付債券,不僅有息債務規模大,短期償債壓力也不小。

從現金流情況來看,宜華健康賬面上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僅為1.26億元,與其債務規模相比,實在是杯水車薪。截至2019年三季度,公司經營活動現金流淨額為-4883萬元,投資活動現金流淨額為-6227.67萬元,資金鍊壓力不容小覷。

為緩解資金緊張的困境,3月17日晚間,宜華健康發佈公告稱,擬非公開發行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10.53億元,發行對象為中冠寶投資和華夏人壽,二者均以現金方式認購,扣除發行費用後,7.5億元用於償還銀行貸款,其餘資金用於補充流動資金。

記者 金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