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覺中國因版權“黑洞”遭罰,逆勢之下為何還能“復活” 回漲?

在飽受輿論風波、瘋狂跌停、市值蒸發53億元之後,陷入版權“黑洞”的視覺中國依舊還能“復活”?4月19日,視覺中國開盤即現大漲,隨後雖有所收窄,但截至收盤,視覺中國股價上漲7.27%,報每股23.02元。

視覺中國遭罰

一張舉世矚目的黑洞照片,和往常一樣,視覺中國在上面打上了logo、標上了價碼,卻萬萬沒有想到,這次“常規”操作將自己吸進了“黑洞”。

在未獲歐洲南方天文臺授權便將黑洞照片”據為己用並以此牟利,視覺中國遭遇了狂風驟雨般的“輿論攻擊”。公眾圍繞著視覺中國以訴帶銷、勒索維權的商業模式,以及倒行侵權、賊喊捉賊的“非法”行徑展開了激烈的討論。


視覺中國因版權“黑洞”遭罰,逆勢之下為何還能“復活” 回漲?


視覺中國這次顯得格外狼狽。在監管層面,天津市網信部門已經第一時間進駐視覺中國。針對“視覺中國”圖片版權標註風波,人民日報、新華社等官方微博也發佈評論痛批此類不合理現象。

4月11日起,該事件持續發酵,視覺中國的股價也連收三個一字跌停板,泰信基金將其估值下調至18.37元。

根據視覺中國公告顯示,漢華易美天津在通過運營“視覺中國”網站從事互聯網信息服務過程中,對用戶發佈的信息未盡到安全管理義務,沒有及時發現和處置用戶發佈的法律、行政法規禁止發佈或者傳輸的內容,違反了相關法法律規定,且情節嚴重。

天津市網信辦對網站運營主體漢華易美(天津)圖像技術有限公司,作出罰款30萬元的行政處罰。

不過,視覺中國2018年半年報顯示,北京漢華易美期間營收為3.9億元,淨利潤1.5億元,承包了母公司收入的半壁江山。30萬元的罰款儘管已屬從重處罰,但對視覺中國來說仍然是“九牛一毛”。

逆勢之下

為何“復活” 回漲?

視覺中國在其官方微博發佈的致歉聲明中稱這次事件教訓深刻,將以此為契機,切實履行平臺公司的主體責任,規範版權管理,提高平臺經營的透明度,與各界共同促進健康良性的行業生態。

4月19日,視覺中國開啟“復活”之路,股價大漲7.27%,報收每股23.02元。據瞭解,“利空出盡”“處罰對公司經營沒有影響”“沒有退市風險”成為眾多投資者將“處罰”解讀為“利好”的重要原因。

此前,在視覺中國的公告中,寫到“公司不存在欺詐發行、重大信息披露違法或其他嚴重損害證券市場秩序的重大違法行為;公司不存在涉及國家安全、公共安全、生態安全、生產安全和公眾健康安全等領域的違法行為。本次行政處罰不觸及重大違法強制退市情形。”

值得一提的是,在央媒痛批的同時,也有專家力挺視覺中國。在由中國人民大學、證據學研究所和中國知識產權法學研究會共同主辦“視覺中國事件法律問題研討會”上,有專家表示,希望政府、媒體、學界都有客觀的聲音,共同維護和建立我國知識產權保護的良好環境。對視覺中國這樣的行業標杆應該給與明確的支持。

不過,證券時報頭版評論稱,版權保護是現代文明社會的共識,但如何保護,細節則需要好好討論。商業公司的合法權益應該尊重,但同時也應考慮社會的公眾認知。不管是視頻、歌曲、文字還是圖片,人們已經樂意為優質的內容付費,多家公司更是藉此登陸資本市場。但無視上游、掠奪下游式的“版權保護”,反而可能讓公眾養成的版權保護意識倒退。

(綜合自:第一財經、21世紀經濟報道、界面新聞、北京商報、財聯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