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覺中國關停整改 “黑洞”裡裝著版權霸主的“血盆大口”

天津市網信辦連夜約談視覺中國網站,責令該網站立即停止違法違規行為,全面徹底整改。今天股市開盤,視覺中國股票被牢牢封在跌停板上。

一張黑洞照片,讓視覺中國掉入了“黑洞”。互聯網時代,我們尊重版權保護,但不能容忍版權成為某些機構藉此成為巧取豪奪的版權“壟斷商”。目前,視覺中國、全景網等圖片網站均已無法打開。

今天上午,國家版權局發佈聲明稱,各圖片公司要健全版權管理機制,規範版權運營,合法合理維權,不得濫用權利。

過分!

國旗國徽都明碼標價

4月10日,全球六地同步發佈了人類首張黑洞照片。一時間,在微信、微博、朋友圈等互聯網平臺以及傳統媒體上,這張照片被廣泛傳播。

然而過了不久,人們就發現視覺中國網站對於這張照片定了價:1500至5000元。公眾憤怒了,感覺情況不妙的視覺中國馬上改了口:黑洞照片僅供有資質的新聞媒體使用,個人或自媒體在微信公眾號等平臺使用會有版權風險,未經授權不建議使用。

這種說法也引發了一些天文學家的質疑,視覺中國創始人柴繼軍進而表示,“這圖片是歐洲南方天文臺向全世界大批量分發的,我們沒有得到獨家授權。”

最新消息是,歐洲南方天文臺表示,視覺中國將所謂的“授權”視為它可以在中國境內銷售這張圖片的版權,並從中牟利,這種行為不合法。

通過查詢歐洲南方天文臺對於這張照片的使用說明,只需遵守“署名國際許可4.0”(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這個協議即可。而該協議需要遵守的條件就是使用圖片需要給出完整、清晰的圖片出處,聲明是否對圖片進行過修改,同時不得限制其他人做許可協議允許的事情。這也就意味著,只要用戶標明出處就可以免費隨意使用。

一張原本可以免費的照片,竟然成為了一家網站敲竹槓的“工具”,這也讓版權保護的“黑洞”浮出了水面。當人們進而瀏覽視覺中國網站時,發現國旗、國徽甚至人民幣圖案都明碼標價,成為了其巧取豪奪的“香餑餑”。

11日晚間,天津市互聯網信息辦公室連夜約談視覺中國網站負責人,責令該網站立即停止違法違規行為,全面徹底整改。天津網信辦在通報中說,視覺中國在其發佈的多張圖片中刊發敏感有害信息標註,引起網上大量轉發,破壞網絡生態,造成惡劣影響,責令該網站立即停止違法違規行為,全面徹底整改。

從昨天晚些時候開始,視覺中國就在不斷道歉,並表示根據相關法律法規自願關閉網站開展整改,進一步強化企業自律,強化制度建設,提升內容審核的質量,避免類似情況再次發生。


視覺中國關停整改 “黑洞”裡裝著版權霸主的“血盆大口”


圖說:視覺中國網站目前已關停整改。TP

荒唐!

視覺中國通過圖片版權擁有者上傳圖片,成為其版權代理平臺,向有相關需要的各方授權使用,所提出的費用包含兩部分,一部分支付給圖片版權擁有者,另一部分則作為視覺版權的中介服務費。這種模式已經成為了現在圖片版權代理行業的“行規”,並給這些機構帶來豐厚的利潤。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視覺中國創立於2000年6月,是一家視覺影像產品和服務提供商。五年前,視覺中國借殼遠東股份所定向增發的股份,當時定增發行價為5.28元/股。根據計劃,視覺中國4月12日將有3.88億股限售股上市流通,約合解禁市值103.30億元,佔公司總股本比例的55.39%,也就意味著從今天開始的任何一天,這些限售股都可以上市交易。今天早盤,視覺中國開盤無懸念跌停,報25.20元/股,一夜間總市值從196億元縮水至176.5億元,市值蒸發19.6億元,其創始人柴繼軍個人持有4976萬股,今天開盤就直接縮水了1.3億元。

五年間,視覺中國股價大幅上漲的背後,折射出版權代理帶來的巨大收益。從公司2017年年報中可以發現,視覺中國自行研發了鷹眼(圖像版權網絡追蹤系統),能夠追蹤到公司擁有的圖片在網絡上的使用情況,更好地鎖定潛在的客戶並滿足其需求,實現精準營銷,大大降低了獲客成本,實現客戶數量大幅增長。

去年7月,經緯中國創始人張穎就曾對視覺中國“勒索式”商業模式進行過批評,張穎稱,視覺中國漫天開價索要幾十萬人民幣鉅額賠償,要挾企業籤年度合同。他認為,從該公司收入角度來看,據說“戰果頗豐”。“侵權確實不應該,但這種漫天要價的商業模式更不應該,現在還變成了這家公司的核心商業模式,也是好笑了。”

然而,被視覺中國維權的這些照片中,絕大多數的版權並不是在視覺中國手中。在法律專家看來,一個著作權侵權案件要取勝,從原始創作素材、作品出版及授權鏈上,每一個環節都需要證據。但是現在一些類似視覺中國的網站,在侵權案件的訴訟中,只要提供加蓋水印的照片,及本方海外公司出具的一份公證聲明,就會被認定是權利人,並輕鬆獲得每張照片數千元的賠償。這也難怪在國旗、人民幣等照片上蓋個水印,就可以伸手要錢了。

類似這樣荒唐的事情,近年來屢屢發生。2018年俄羅斯世界盃期間,《東方體育日報》在報道中使用了巴西國旗,竟然收到了一家版權代理網站的律師函,表示要麼賠錢、要麼合作。類似這樣的案件,有關部門必須要好好查查。

除了版權本身的授權問題,視覺中國等網站也承認,其上面有大量圖片並沒有獲得拍攝對象的肖像權和物權,結果是,作為拍攝內容的核心主角並沒有收取費用(因其是公眾人物等),但這些只是按了快門的拍攝者及其代理商卻大行收費。


視覺中國關停整改 “黑洞”裡裝著版權霸主的“血盆大口”


視覺中國關停整改 “黑洞”裡裝著版權霸主的“血盆大口”


視覺中國關停整改 “黑洞”裡裝著版權霸主的“血盆大口”


圖說:黑洞照片、國徽、很多品牌logo都成了視覺中國此前巧取豪奪的“香餑餑”。TP

重拳!

管理運營要健全規範

國家版權局上午發佈聲明,表示將把圖片版權保護納入即將開展的“劍網2019”專項行動,進一步規範圖片市場版權秩序。

“‘視覺中國’明目張膽地將歐洲南方天文臺發佈的黑洞照片據為己有,並借著作權名義,以侵犯著作權的方式,謀取不正當的商業利益,引起社會公憤。對於公眾來說,需要知道的是,為什麼‘視覺中國’敢冒天下之大不韙獲取不義之財?保護版權顯然不是這家網站的目的原因。”同濟大學上海國際知識產權學院劉曉海教授說,“著作權制度通過財產權的模式鼓勵創作、傳播作品,促進文學藝術的繁榮和文化產業的發展。‘視覺中國’作為版權產業的一家上市公司,本應該多做有利於促進我國文學藝術繁榮發展,但為獲取不正當商業利益,卻幹出了侵犯著作權損害公眾利益的醜聞,說嚴重點,是有損於我國知識產權保護國際形象的醜聞。對這種侵犯著作權,擾亂社會秩序的行為,應該毫不留情加以制止,實現我國對知識產權實行嚴格保護的國際承諾。”

知識產權專家呂國強表示,知識產權保護在理念與法律政策導向上,一定要遵循平衡保護知識產權和維護社會公共利益相統一的原則。知識產權是一種私權,但保護私權的最終目的不是為了壟斷知識產權,而是為了更好的促進技術的革新,文化的傳播和轉讓,促進文化的創造者和使用者互相受益,增進社會和經濟福利,促進權利與義務的平衡。

呂國強認為,政府相關部門要加強對版權產業發展的管理,形成良好的營商環境,從知識產權的國際公約到各國的版權法立法,對版權的合理使用、法定許可、強制許可都有明確的規定,對以保護版權的名義,惡意濫用權利的個人和企業要依法嚴懲並曝光,納入社會誠信體系,“企業本身也要加強知識產權的意識和管理,既要保護知識產權也要維護社會公共利益,誠信經營,維護社會公德。”

上海市政協委員、上海市協力律師事務所律師遊閩鍵認為,“黑洞”照片事件的持續發酵,說明公眾的版權意識進一步提高,“對於商業化的維權,異化的版權保護應該引起重視,在立法與司法層面應予以回應。”

新民晚報首席記者 方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