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覺中國捲入“黑洞”跌停 超50萬手封單 市值縮水近20億

視覺中國捲入“黑洞”跌停 超50萬手封單 市值縮水近20億

經濟觀察網 記者 張曉暉2019年4月12日,中小板上市公司——視覺(中國)文化發展股份有限公司(000681.SZ,下稱“視覺中國”)因為人類首張黑洞照片的版權問題,陷入媒體和公眾的聲討之中。

當日開盤,視覺中國立即跌停,每股報25.20元,封單量超過50萬手。其總市值較前一日收盤縮水約19.63億元,流通市值縮水約8.68億元。

這一切源自4月11日,有網友發現人類首張“黑洞”照片被視覺中國標記為:此圖是編輯圖片,如果用於商業用途,請致電400-818-XXXX或諮詢客戶代表。

視覺中國4月11日15:51在官方微博上發佈《聲明》——“黑洞”照片屬於Event Horizon Telescope組織,視覺中國通過合作伙伴獲得編輯類使用授權。該圖片授權並非獨家,其他媒體和圖片機構也獲得了授權。但是該圖片根據版權人要求只能用於新聞編輯傳播使用,未經許可,不能作為商業類使用。商業使用一般包括廣告、促銷等使用場景,視覺中國並未獲得該圖片商業用途的權利。如未經版權人授權,用於商業用途,將可能存在風險。

之後,視覺中國因為圖片版權問題陷入了輿論的旋渦。

共青團中央在微博中質疑視覺中國為何對中國國徽和國旗也擁有版權。經緯中國創始人張穎則稱:“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是歸根結底是視覺中國的。”

人民日報官微稱:“視覺中國”下線國旗、國徽等不合規圖片並致歉。怎樣的圖片能收費?探討來得猝不及防卻頗有意義。當版權保護成共識,沒有人否認攝影作品有著作權。問題在於,著作權是否真成立?平臺有沒有淨化版權池?商業模式是否經得起推敲?避免版權保護陷入“黑洞”,與提倡版權付費一樣重要。

質疑視覺中國的輿論迅速發酵。

2019年4月11日,針對視覺中國網站傳播違法有害信息的情況,天津市互聯網信息辦公室連夜約談網站負責人,責令該網站立即停止違法違規行為,全面徹底整改。

微博上,視覺中國在4月11晚間,貼出致歉聲明:

接受廣大網民和媒體的監督批評 全面配合監管部門徹底積極整改

經網民舉報的視覺中國網站存在關於國旗、國徽等不合規圖片的問題,公司高度重視,立即開展自查。經查核,該圖片由視覺中國簽約供稿人提供,視覺中國作為平臺方沒有嚴格落實企業主體責任,沒有盡到嚴格審核的職責,導致不合規的內容出現在網上。這些問題暴露出我們在管理上存在薄弱環節,為此我們深表歉意!目前,公司已採取措施對不合規圖片全部下線處理,並根據相關法律法規自願關閉網站開展整改,進一步強化企業自律,強化制度建設,提升內容審核的質量,避免類似情況再次發生。再次感謝廣大網民和媒體的監督,公司將汲取教訓認真整改,自願接受天津市互聯網信息辦公室依法依規對我公司的處理。

再次向廣大網民和社會致歉!

目前,視覺中國官網已經關閉。

4月12日,國家版權局官網稱,各圖片公司要健全版權管理機制,規範版權運營,合法合理維權,不得濫用權利,並提出將把圖片版權保護納入即將開展的“劍網2019”專項行動。

新華社4月12日發文稱,“長期以來,視覺中國動輒揮舞版權大棒索取高額圖片版權費用的做法讓很多媒體苦不堪言。視覺中國究竟是要攬盡天下圖片,還是把它變成一門自己主宰定價權的版權生意?”並表示,“希望跟視覺中國有同樣行為的公司能引以為戒,莫把版權變霸權,這樣的做法不合理,也行不通。”

資本市場對視覺中國選擇用腳投票。在最近兩個月時間裡,視覺中國的股價從22.37元一路上漲至最高的30.99元,漲幅超過30%。

4月12日,視覺中國亦發佈了公告,稱公司當日收到天津市互聯網信息辦公室依法約談公司網站負責人,責令公司網站全面徹底整改並在此期間暫時關閉網站。

根據此前視覺中國的公告,其於4月12日應有3.88億限售股上市流通,佔公司總股本的55.39%。但是截至4月11日,深交所網站上查不到視覺中國關於這部分限售股解除限售的公告。

經濟觀察網記者嘗試詢問視覺中國網站何時能夠恢復以及限售股解禁的情況,但視覺中國董秘辦公室電話處於無人接聽狀態。

視覺中國2018年三季報顯示,2018年初至本報告期末,公司合併層面營業收入 70,122 萬元,較 2017 年同期增長 20.97%,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 22,006 萬元,較 2017 年同期增長 35.31%。其中占上市公司總收入 81.81% 的公司核心主業:“視覺內容與服務”實現營業收入 57,369 萬元,同比增長 34.48%,核心主業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 23,223 萬元,較 2017 年同期增長 43.74%。體現了公司聚焦核心主業,持續提升公司長遠價值的經營策略。

目前,視覺中國的總市值約為177億元,其2018年度業績尚未披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