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股市沒有價值投資,誰把中國股市變成臭名遠昭的「黑洞」!

股市受政治、經濟、情緒等影響,變幻莫測,其實這是表面現象。股市真正的核心是上市公司,我們散戶往往被表面現象所忽悠,併為表面現象瞎折騰,而忽略對上市公司的研究。股市玩的是智慧,玩的是思維方式的差異。

可以被市場打敗,但千萬不能被市場消滅。我們來到這個市場是為了賺錢,但是這個市場卻不是全自動提款機。進入股市,就是要搶劫那些時刻準備搶劫你的人。股票投機講究時機和技巧,機會不是天天有,即使有,也不是人人都能抓住。要學會分析自己擅長把握的機會,以己之長,攻彼之短。有機會就撈一票,沒機會就觀望,離開。

在牛市中,你選什麼股都是對的。但是牛市不常有的,中國股市十幾年的歷史,真正的牛市也就是那麼幾次。但是熊市中不一樣,必須堅持原則,否則可能嚴重虧損。你什麼時候選什麼股,什麼點位關,什麼時候可以操作,什麼時候不可以操作都要有計劃,有原因,並嚴格執行。

熊市中,如何選股?說白了,在熊市中最好的操作就是不操作。但是有些人像是一天手中沒有股票心中就悶得慌,總想不斷地買賣,不斷地進出賺差價。結果玩不過莊家。當然,在熊市中並不是沒有股票可做,有些股票也是漲得不錯的。所以,在熊市中硬是要操作的話,還是有股可選的。

中國股市沒有價值投資,誰把中國股市變成臭名遠昭的“黑洞”!


散戶投資虧損,萬變不離其宗

很多投資者從一開始就是很盲目的進入到投資市場,並沒有進行過認真瞭解,這也導致他們在操作的時候比較盲目,從而導致虧損。虧損來來回回萬變不離其宗,都是這幾個原因:

1.害怕虧損所以沒有止損

怕賠就不要入市,入市後務必設定止損界限。止損是我們第一大紀律,務必遵守。

2.貪念無止境

轉盈為虧成為家常便飯,沒有止盈比沒有止損更可怕。朋友們要謹記:行情第二天都是新的。空頭,多頭都能賺錢,唯有貪心不能賺哦。一定不能貪心。

3.自己才是主子 市場算什麼

要知道市場才是是老闆,你要做的就是遵從他,,不要逆勢而為,得不償失,能事先領悟到老闆的想法就能加薪,背離老闆的意願做事可是要付出代價的。

4.陷入“跟風”的情結

相信小道消息如同跟風,只要跟風前告訴自己少數人才能賺錢自然會遏制自己的跟風慾望。

5.賭氣式的交易

跟錯了一定要馬上立刻止損,狀態不好,把握不準的行情就要適當的休息。賭氣式的交易絕對不可能有高興的結果。

6.陶醉式的交易

自己狀態好的時候要時刻提醒自己心態平和,因為好的反面就是壞,個人經驗在分析上好壞時期是交錯的。人活在世,不可能事事盡如人意,遇到煩心的事就要自己化解。所以,時刻擁有樂觀的心態和快樂的心境是一種能力。

7.進單前猶猶豫豫

計劃好的了事情在整體格局沒有發生變化時要務必做到執行到位,猶豫只能錯過,選擇總有選錯。

8.突破行情 自己總是看著飛機起飛

突破的三要素:提前進場、突破進場、確認進場哪個適合自己?方法沒有對錯只有適合與不適合。

9.萬花叢中迷失方向

影響恆指的因素從幾年前的三要素髮展到現在估計講一天都講不完,如何在當前的形勢避重就輕是找準分析的重中之重,找到一堆利空恆指的影響甚小的因素不如找到一個大的利多恆指的因素。

10.判斷沒有金錢化

判斷正確是一方面,最終獲利與否才是根本。將實力付諸於行動。

11.謹慎重倉

留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很明確,大家謹記。 最後希望大家對失去的利潤惋惜的同時收穫的是失去背後的東西。


那要如何看懂莊家的意圖呢?

1.根據位置來判斷

怎樣才能知道頂部與底部呢?一般情況下,大漲三波即是頂部,大跌三波也是底部,為什麼這樣說?這是根據波浪理論原理來講的,而且,事實證明,準確度比較高。當然,這並不是絕對,而且,這主要是針對個股來講的,對大盤而言,判斷方法又不同,大盤的見頂的週期長,與超級大盤股,比如說兩桶油、中農工建四大行等相仿。其實,對頂部與底部的判斷,通過肉眼都可以輕鬆看得出來,大幅下跌了,就可能是底部,大幅上漲了,就可能是頂部。不過,又有說,上漲不言頂,下跌不言底,因此,頂部與底部的判斷只能是大概的位置,而無法給出準確的多少點的判斷,比如,你說本輪下跌的底部,你可以說2400點以下是底部,但你不能講2400,或者2300,或者2200,又或者2100就是底部,這種判斷毫無意義。

因此,我在這裡說,想知道莊家是建倉還是出逃,就是要判斷底部還是頂部,當然,這裡絕對要說明一下,那就是,並不是確定是底部了,就可以立刻參與,確定是頂部了,就應該立刻退出股市,不是這樣的。比如我們確定2400點以下是底部,那麼,到了2400點是不是可以參了呢?不可以,除非你是做長線,又或者資金量大,與主力同步進行階段建倉,否則,巨大的風險依然在等待,因為,最後的殺傷力,往往是最大的,就好比,股語云,風光無限在頂峰,就是說,雖然股價已處於頂部階段,但是,頂部的漲升幅度也是最大的,底部也一樣,最後的殺跌才是最猛烈的!就目前的市場來講,大盤開始反彈了,因此,市場人士一片叫好聲,也許,正當人們得意之時,迅猛的殺跌可能才到來!

中國股市沒有價值投資,誰把中國股市變成臭名遠昭的“黑洞”!

2.根據成交量判斷。

主力的建倉與出逃,先不管股價如何變化,如何倒騰,成交量這一關是無法逃得過的,因為,莊家之所以能賺錢,奧妙就在這裡,在底部一定會吸足大量的籌碼,而頂部一定會放出大量的籌碼,這樣一來,對於我們來講,就可以更加輕鬆地盯死主力了,你在高位(頂部)大幅放量,日單量往往達到平常的3-4倍,那麼,這時候要注意了,主力在故意放大成交量,以為其出貨打掩護,而在低位(底部)放出巨大的陰量和溫和放大的陽量,那也表示,莊家在非常“惡劣”地割散戶的肉,同時又在偷偷地撿散戶便宜的籌碼了

我的經驗是,頂部可以多參與,但需要注意風險,快進一定要快出,否則,必死;底部要少參與,而且,不可以貪,否則,難贏。

3.根據指標判斷。

本人屬於技術派,我覺得,不懂炒股技術就進入股市,那無疑就像沒學過開車就駕車上路那樣危險,而對指標的靈活運用,是炒股的主要技術,就好像汽車的反光鏡和儀表一樣。股市的技術指標有多很種,正如汽車零部件一樣,我們正是通過對這些指標的判斷,來判斷股市的運行方向,來判斷莊家的節奏和意圖。

4.根據主力風格判斷。

主力,即莊家,在運作一支股票之時,是會有自己獨特的風格的。比如私募基金與公募基金就不同,私募基金由於所受的約束很少,故能隨意地對股價進行翻騰,而公募基金由於受到來自監管層及社會公眾的廣泛關注,因此,那種翻雲覆雨的做就會少一些,而是一種比較平穩的手法運行。

我們只要好好地關注一下主力的類型就好了,打開股票軟件,看看F10裡面那些主要股東性質,大體可以揣出是何種主力在作怪。如果是私募基金,那不要太在乎,大膽地在跌後買進,後面就是大漲,如果是公募基金,那就要小心了,如果公募主力賣出,就意思味著方向有可能要轉變了。還有,公募基金建倉時間與出貨時間都比較長,私募基金相對較短,遊資就更短了,一日遊或兩日遊都可能。另外,上市公司或上市公司股東作為主力的,表現在形態上就是連拉急漲或急跌猛砸,比如重慶啤酒與*ST盛潤那種。


新股民速學投資成功因素的關鍵

要想在股票市場上獲得持續的成功,有一些方面是必須做到的,比如時刻剖析自己就是其中的法則之一。當我們對一個個股在買進和賣出以後一般就算完成了一次投資。對於這樣一次投資來說其結果可能多種多樣,但不管結果如何,我們都應該反思一下,這一次投資的成功和失敗的細節,這樣就能讓我們不斷進步。

中國股市沒有價值投資,誰把中國股市變成臭名遠昭的“黑洞”!

(一)專注:

高手都有一個共同特徵,那就是專一。即他們都堅持某一種固定的投資辦法,做到從不更換投資方法。他們的投資方法我都知道,並不是那種勝率很高的辦法,我能想出比他們更高明的操作辦法。但是他們用這種勝率並不高的辦法創造了財富奇蹟。除了因為運氣,那就是因為他們持之以恆的毅力。

很多人不屑一顧,不就是堅持到底嗎,這有什麼難的。但是這堅持不是使用10次、100次、1000次。而是堅持了10年以上。又有的人覺得,不就堅持10年嗎,如果堅持10年可以賺1個億,我也可以堅持啊。

但問題是,他們不是因為看到希望所以堅持,而是因為堅持最終熬到希望。在這煎熬的十年裡,這個交易系統讓他們虧過無數的金錢,虧到他們懷疑人生,但是他們依然選擇堅持使用,你能做到嗎。相信99%的人會做不到,正如我前面說的333定律,普通人在連虧3筆,連虧3個月,虧損超過30%後,信心會崩潰。

我依然記得其中一位高手跟我說的話,他說真是非常羨慕我,這麼年輕就已經有這麼高的起點。他當年像我這麼大的時候,虧得身上只剩2萬元。其餘一無所有。我無法體會他當年是一種怎樣的心情,炒股炒了10年,窮的身上只剩2萬元,完全看不到希望。實際上,另外那幾個高手的情況也好不到哪去,都是前面5-10年苦不堪言,活得像個乞丐。

(二)勤奮:

關於勤奮我覺得無需多解釋什麼,成功的那些人都有一個共同特徵,每天除了吃飯睡覺,其他時間都在看股票。這應該算是成功的敲門磚,如果不具備這樣的基本素質,我覺得幾乎不可能成功。這些狂人是真正的熱愛投資事業,而不僅僅是為了賺幾個錢養家餬口。

(三)放棄:

放棄指的是放棄利潤,放棄投資機會。用比較通俗的話來講,就是要學會及時止盈,學會只參與自己最有把握的個股。區分一個人是高手還是低手,其實很容易,你看他出手次數就略知一二。高手的投資是在不斷做減法,出手次數越來越少。而新手的投資則是在做加法,關注的個股越來越多,出手頻率越來越高。

放棄是一種境界。它意味著你會錯失很多大牛股,錯過很多利潤,普通股民遇到這種情況,肯定會把自己大腿都拍紫了。普通股民會去調整的自己的交易系統,以便自己的交易系統能夠包羅萬象,恨不得能夠把所有大牛股都抓住。最後他會因為引入了太多參數,導致交易系統極度不穩定,最終崩潰。

而高手的交易系統是怎樣的?極度簡致。在70%的時間裡,這交易系統是一個股票都選不出來的。就算他選好不容易選出一個股票,事後走勢證明,它也不是什麼大牛股,走勢很一般。也就是說,該選股系統與市面上那些妖股大牛股無緣。

而高手的賣點,在你看來,也是很傻很拙劣。因為往往會出現他賣掉後,股價還能翻倍。但高手之所以賣,是因為他只賺自己看懂的那部分行情的錢,至於他看不懂的那部分,哪怕賣後股價翻10倍,也不會後悔。但是一般股民不是這樣,他會覺得自己交易系統有問題,需要修改,要把他修改為能夠抓住後面的翻倍行情,這是典型的削足適履。最終把交易系統修改的面目全非。反而連本來可以到手的利潤都做丟了。

學會放棄,意味著要從內心深處承認自己的無能。但是這恰恰是最難的,因為每個來炒股的都是自信爆棚的人,都認為自己有潛力成為那1%的贏家(有人會認為是那99%輸家還來玩嗎?)欺騙別人很容易,你可以對外誓言旦旦宣稱自己能力很差,自己很菜。但是你無法欺騙自己的內心。所以這種掩耳盜鈴式的自我嘲諷是無法讓你達到“舍之境界”。

這也是為什麼那些最後做起來的,往往都是被股市折磨了10年的人,因為他當初的銳氣已經被折磨得消失殆盡,曾經他覺得自己是個股市天才,曾經定下的目標是5年拳打王亞偉,10年腳踢巴菲特。

但是十年過去了,他依然是個乞丐。只有在這種處境下,他才能真正做到泯滅自尊,從內心深度承認自己是一個徹徹底底的失敗者。而到了這一刻,他才能置諸死地而後生,鳳凰涅槃。他終於學會放棄牛股,放棄每天賺錢的機會,只安心於賺一點自己能掌握的錢。我們要學會在“弱水三千只取一瓢”。當你只想取一瓢,上帝就會把整條江都賜予給你。如果你想取整一條江,那麼你連一瓢都得不到。投資的世界就是這麼諷刺。


耐心才是股市賺錢的“真經”

在股票市場賺到錢最重要的能力就是要有耐心。耐心是什麼?是堅韌不拔;是持之以恆;是咬著牙堅持。投資工作中對企業的估值並不是最難的,耐心才是股票市場制勝的“九陽真經”。持有股票需要耐心,持有現金等待買入股票更需要耐心。很多人天生不適合做股票投資,因為他們缺少耐心。

重倉萬科A,煎熬4年後終於“守得雲開”

2010年,筆者關掉經營7年的手機代理公司重倉買進萬科股票。當時的邏輯是,一是房子比手機更好賣;二是龍頭房地產企業集中度會提升;三是萬科股票估值相對合理。

中國股市沒有價值投資,誰把中國股市變成臭名遠昭的“黑洞”!

萬科是中國管理能力最好的公司,擁有最棒的管理層。房子稍一降價就會被瘋搶,而筆者倉庫裡的手機尾貨半折甩都沒人要。2010年筆者判斷,投資萬科可以給筆者帶來15%的複合收益率,投資本金5年內就會翻番,這要遠好過筆者那家每年回報僅10%的手機生意。於是筆者就真的開幹了!但等待筆者的又是什麼呢?

等待筆者的是隨後長達58個月的煎熬。筆者非常清楚地記得2014年10月27日,萬科A股暴跌2.66%收於每股8.78元,僅僅比2010年初筆者買入成本8.74元高了4分錢。朋友老劉打來電話安慰筆者:“哥們,你的萬科怎麼了?”筆者無奈地回答:“我怎麼知道萬科A怎麼了?”2010-2013年,筆者持倉的淨收益率分別為-5.53%、-8.33%、33.1%、-27.16%。在投資萬科整整4年時,筆者還虧損了9.79%。這4年,筆者關掉了公司,一個人苦苦地守著虧損的股票。心裡的苦澀真比嚐了苦膽還要苦。

2013年,市場瘋炒題材股,創業板當年暴漲82.8%,筆者持有的萬科A股和貴州茅臺連續下跌了13個月。筆者常常深夜2點多就被憋屈醒,彷彿一塊巨石壓在胸口,因窒息而無法繼續入睡:“投資了中國最好的公司,而市場竟殘忍地讓我4年多顆粒無收。”此時,筆者已經沒有心情去討論優質公司的股價下跌是不是最好的投資機會了(事實證明,那確是最完美的擊球點)。筆者會看著小區門口收廢品的那個兄弟發呆—“瞧,我還真不如他?他好歹每天還能賺點錢。”看看,市場已經把這個活得本就不容易的中年男人折磨成什麼樣子了!

但即使在最艱難的歲月,筆者依然沒有想過放棄。因為只要筆者賣出股票,筆者的一生就完了。那不是筆者的風格。筆者像從前堅持長跑的730天一樣耐心地等待著。

最終筆者還是因為萬科真實的財務數據慢慢地冷靜下來。財務數據表明,2010年初,筆者準確地判斷了萬科的優秀,更準確判斷了萬科市場佔有率的不斷擴張。看著電視裡大談新經濟的基金經理,筆者大聲地對著屏幕喊道:“你們是錯的,我才是對的!我有的是耐心,我不信你們熬得過我!”

“守的雲開見月明”,2015年末筆者結束萬科A投資時,獲得了6年15.9%的複合收益率,2017年底,我的8年投資的複合收益率又提升至26.79%。

市場非理性,投資更需耐心

因為投資就是生意,所以投資需要耐心。

既然是生意,我們就不能期望在明天或下週馬上賺到大把的利潤,既然是生意,我們也不能總想著獲取暴利。日子要一天一天地過,生意要一點一點地做,錢要一分一分地賺。真的就像農夫,需要春天播種秋天才能收穫。中國A股上市公司的平均淨資產回報率(ROE)在10%左右,上市公司整體一定是中國經濟中最好的那部分生意,這些生意回收投資成本的平均時間也是長達10年,所以我們有什麼理由期望自己明天或下個月就獲得暴利呢?即使筆者買入了優質公司的股權,其內在價值的增長也是緩慢地變化的,那種速度慢得讓筆者根本無法在短時間看出來。但只要時間足夠長,優質公司的變化是顯而易見的。2017年萬科銷售金額5298.8億元是2009年634.2億的8.36倍,2017年末萬科賬面資產1660.83億元是2009年末404.68億元的4.1倍。2017年的萬科已經不是2009年的萬科了。

投資者必須在生意中學會耐心。因為市場的非理性,所以投資更需要耐心。

股票價格短期是由人們的情緒決定,長期是由上市公司的內在價值決定。大多數人對內在價值的判斷是無知的,而人們的情緒又往往是非理性的。這意味著市場常常會荒唐到讓我們瞠目結舌的地步。看看2007年和2015年那些瘋狂的股價吧!再看看2008年人們落荒而逃的恐慌吧,甚至包括基金經理都像丟掉瘟疫一樣拋掉那些幾乎是完美的投資機會。

但市場長期又是理性的,有一股神秘的力量推動著優質公司的股價不斷上漲。2002年末,買下整個格力電器只需要42.48億元人民幣;買下整個貴州茅臺需要67.98億;買下雲南白藥需要67.55億。筆者想,那股神秘的力量就是優質企業持續增長的賺錢能力。

2017年格力電器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為224.02億元,這家公司2017年交給股東的淨利潤足足可以買下5.27個2002年的格力電器。但即使你用非常好的價格買進了格力電器的股票,也需要忍受市場非理性的波動。那些優質公司的股票可能長達幾年都不漲,這真是考驗投資者的耐心啊!

耐心需要常識,更需要信念的支撐

著有《一個投資家的20年》的楊天南先生說:“我們在80%的時間是不賺錢的,所有的盈利來自餘下20%的時間。那80%的部分就是忍耐和等待的時間。”董寶珍先生更是在路演時告訴他的投資人:“我們的基金90%的時間是不賺錢的。”但就是這兩位在大多數時間並不賺錢的投資人恰恰在過去的幾年裡取得了驚人的投資業績。

筆者的大學同學M總這幾年賺了大錢,他只買了中國平安、五糧液等少數幾家公司的股票。由於常常在一起聊投資,筆者記憶中的M總老是耷拉著腦袋一臉無奈的樣子。在3000天的日子裡,M總2800天都是失落的。但這並不影響M總的最終成功。他是筆者大學同學裡讀書最多的那個人,《窮查理寶典》就是M總力推給筆者的。那是筆者讀過的最好的一本書,堪稱是投資的聖經。M總的最大優點還不是愛讀書,他擁有常人沒有的驚人忍耐力。M總真的就像一個修煉中的忍者,可以耐心地忍受著中國平安股價幾年不漲。M總很好地詮釋了古羅馬政治家老加圖的那句話——“耐心是最大的美德!“

中國股市沒有價值投資,誰把中國股市變成臭名遠昭的“黑洞”!

耐心需要信仰。所有喜歡長跑的人都知道,總會有那麼一段艱苦的旅程讓你幾乎無法堅持,支撐你繼續跑下去的是信念。人們只要大腦中有一點點不想堅持的想法,腳步一定會停下來的。但只要我們咬牙挺過去,等待自己的是一張強者的記分牌。投資是一場遠比長跑更艱難的旅程,我們每天都要面對市場先生的報價。市場先生昨天還是和顏悅色,今天可能就龍顏大變。面對股市波動的考驗,很少有人能完全做到無動於衷。人畢竟是分泌腎上腺素的動物。只有少數擁有堅韌性格的人才能戰勝動物本性,而堅韌的性格不光光需要財務數據的護航,更需要強大信念的支撐!

投資者有時候很像茫茫大海中孤帆遠航的水手。埋著頭送走枯燥的一天又迎來枯燥的一天,沒有任何人傾聽投資者們在深夜裡的無奈訴說。我們只能靠足夠的耐心忍受寂寞和孤獨,只能憑藉足夠的堅強迎接大海突然的咆哮。對於遠航的水手來說,平靜的內心下擁有著無比堅強的信念,那就是我們一定會到達大洋的彼岸。

筆者一直認為,這個世界上最難乾的工作之一就是投資股票。很少有人真正能在股市中賺到錢,人們總是夢想一夜暴富,天生缺少耐心。對於真正有耐心的投資者而言,常常會面臨痛苦的煎熬和漫長的等待。股票市場中看似艱難的投資旅程像馬拉松一樣妙不可言,那是老去的投資者們回憶不完的驕傲!


股票投資者必備的三種思維

 一、預期思維

先舉個例子,小紅是學習委員,每次考試都能考90分以上,這次卻只考了80分,而同學小明一直是70分水平,這次也是考了80分。同樣的都是80分,對於這兩個人得到的評價則是截然不同的,小紅會被老師家長批評退步,而小明則被稱讚進步明顯。這就是預期思維,小紅低於預期,小明則超預期。

相比於股市,我們想想是不是同樣的道理呢。我們可以認為當前股價已充分反映公司現有的經營信息,推動上漲下跌的是預期。再好的歷史業績,只要最新信息反映增速出現下滑,股價就會下跌,而再差的歷史業績,只要增速上行則股價就會上漲。

預期不變,就看當前趨勢持續,直到明顯放量移動,這時要探究新的預期因素。業績好,估值低,股價卻不漲,可能存在你尚未看到的利空因素,就算市場錯殺,也要等股價有所反應時再動。

二、邊際思維

邊際思維,也就是邊際遞減原理,第一次和女神約會會很激動,第二次就會鎮定一些了,第三次也就平常心了。利好對股價的刺激,首次反應最強,以後就是逐漸遞減。近期的雄安概念就是如此,一而再,再而衰,三而竭,從最初的連著幾個板,到後來的單板,這種遞減其實是非常明顯的。

此外,板塊效應也是邊際思維的體現,只有龍一上漲,無跟風小弟助攻,市場對龍頭的信心就會遞減,白酒家電等白馬,龍頭茅臺、美的的上漲,其他龍二龍三等跟進上漲,龍頭的漲幅及估值就不會顯得刺眼,輪番上攻你追我趕,邊際效應就不會遞減,當前龍頭享受更高的溢價。

三、博弈思維

無博弈不成交,持股者是潛在的空頭,持幣者是潛在的多頭,互為對手也相互轉化。多頭擊敗空頭推動股價上漲,一則消滅持股不堅定者,二則轉化部分持倉者為同盟軍,鎖倉不懂,封漲停是最有效的辦法。


尾盤選股

第一步:利用尾盤選股法首先要滿足三個條件:

1、當天上證指數走下跌或者震盪

2、13:10分後,個股5分鐘成交量放量到當天最高位置

中國股市沒有價值投資,誰把中國股市變成臭名遠昭的“黑洞”!

3、個股分時均線持續運行在均線之上

中國股市沒有價值投資,誰把中國股市變成臭名遠昭的“黑洞”!

第二步:滿足這三個條件之後,我們開始編寫選股公式,並開始預警。

中國股市沒有價值投資,誰把中國股市變成臭名遠昭的“黑洞”!

這個公式非常簡單,只需要按照我說的條件去填寫就行:

1、設置漲幅為:1

2、量創新高輸入 1

3、分時砸盤輸入

4、預警開始時間選擇13:10:00到 15:00:00

5、點擊新增預警

中國股市沒有價值投資,誰把中國股市變成臭名遠昭的“黑洞”!

預警到了符合條件的個股就會有聲音提示,因此只要把預警打開就行,系統會自動提醒,這樣尾盤就不用打開60排行榜一個個去看了,有的放矢,提高了尾盤選股的效率和精準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