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农村的父母觉得,女孩子不需要读那么多书,你认同吗?

大爺吗


不认同。

女孩不需要读书,那需要干嘛?早点嫁人,好让家里收一笔彩礼,少口人减轻负担吗?

我拿自己举例子哈,我家不重男轻女,父母非常支持我读书,甚至砸锅卖铁送我出国留学。

正常情况下我一年能赚十五万,以我校本专业毕业生平均薪资水平为参考,以后随着工作资历增长会更多。假设我平均每年给父母2万,赡养他们20年,就是40万。

如果我工作顺利,还可以带他们旅旅游,生病了也会尽心照顾。

好,如果我没读书。20岁就嫁人,就算收30万彩礼好了,在农村这是相当多了。但是从此以后我就跟他们没关系了。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

不说别的,就单从经济角度看,让女儿读书选比她嫁人或者打工创造的经济价值高。

现在义务教育普及了,高中学费,大学学费都不贵,还可以申请助学金,不明白为什么不让女儿读书。


最难相守


有的农村人认为女孩子读那么多书没有用



过去在农村有些重男轻女的家庭还真有这样说的也真有这么做的

我小的时候记得我们村有一家四个孩子,老大是闺女,下面三个弟弟

这家人就是老大小学都没上完就回家看弟弟,做家务,别人就说她家长不应该不让孩子读书,家长理直气壮的说,女孩子早晚是别人家的,读那么多的书也没用



然后女儿就在家务农了,下面那几个弟弟都读书读到二十来岁

后来那几个儿子都不怎么孝顺他们,有病在床后还是女儿伺候他们,他们也后悔了可是晚了,后悔也没有用了

女孩和男孩不应该区别对待,做老人的一碗水要端平,将来不一定能指望上谁呢

我家女儿我就疼的要命,现在老大在北京读大学,二丫重点中学读中学。



她们读到哪我就尽全力的供到哪

咱供孩子上学不是为了将来能享孩子的福,就是希望孩子们将来自己过得幸福一点,生活质量能好一些这就足够了。

女孩也是咱的心头肉,小棉袄,想起来就有一种幸福感。

您说我说的在理吗,感觉我说的对您给点个赞,笔墨留香,谢谢!


默默听泉z


女子无才便是德,养女儿是赔钱货,这些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传统观念,在我国农村已根深缔固,尤其是偏远的山区农村更加突出。

就拿生男生女来说吧,许多农村人在生孩子上都是要生儿子,有些人家生了几个女儿都要生,非得要生个儿子才肯舍罢甘休。就是在计划生育特别紧张的年代都是如此,生了女儿偷偷送人后再生,那时候有许多女孩成了生儿子的牺牲品。



生了儿子后高兴得不得了,穿衣吃饭,上学到处宠着,而姐姐就要为他做出牺牲了,一般农村女孩子以前很少有上大学的,小学,初中毕业就回家打工挣钱了。有些人家在女儿出嫁时还会要上一笔不小的彩礼,供弟弟读书结婚时用。此种不良风俗,直接导致了现在农村的男女比例失衡,现在好了,瞧人家生女儿的人家都神气,女儿都是大专大学毕业生,反道是生儿子的家庭灰头土脸了,儿子养大后结婚成家,房子,车子已压得块喘不过气来了。


随着社会的发展,女性地位的不断提高,男孩女孩不应该再有差别了,女孩子若没有文化就会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步伐,你看社会上无任何种行业,那里没有女孩子,甚至有些行业女的要比男的更能胜任,女孩子不要多读书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百花争春我为先


我不太认同这种观念,但是这现象在农村普遍存在的。根深蒂固存在了多少年。

由于传统重男轻女的观念。一般父母认为儿子才是重要的,是一家人的希望。精力财力一般都在男孩身上,穿的好,吃的好,努力挣钱逼着让上学。希望将来有个好的出路,光宗耀祖!

父母觉得女孩子不用读太多书,学的再多也是亏本的买卖。只要嫁的好就行了,嫁个好老公,一辈子都不用愁,还能给娘家贴补家用。一直上学只会浪费钱,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从此就是别人的人了。根本没必要要让女孩子去读太多书。还有家里经济条件不好,同时供几个子女上学时根本不现实,为了减轻负担,常常做出牺牲的就是女儿。早早下学,出门打工贴补家用。



不过现在的乡村也有很多开明的父母,眼光看的远,儿女都一样对待,只要想上学。不管再难也要供读书。深知知识改变命运,不想儿女像父辈一样平凡。不管哪个儿女将来成才了,父母脸上都增光彩。还有父母觉得,如果不让女儿读书上进,日后生活不如意,会落下埋怨。


雷哥微生活


我觉得现如今是不分城市农村之说的国家把地都给收回去了,有的家里分了五六套房子是不比城市来的差,我家里的亲戚都是福的留油水家家户户有房不说,还人人都有车在城里也能买的起房子。那还来的上不起学之谈反正我是没见过也没听过,这里指的是山沟沟里那些可怜的孩子们那要让社会援助才行。


小小天使田思悦


我北方人,重男轻女的思想根深蒂固,但是我的思路却与众不同,我三个女儿一个儿子,我就想女儿一定要多读书,上好学,才有资本嫁个条件相对好的人家,如果能考个公务员或者当个老师,那更是一辈子衣食无忧。男孩子则不同,只要能高中毕业就够了,早一点下来摔打,锻炼反而有助于家庭经济的发展!如果读书读的太多了,尤其是在学校里太用功的这种,如果一旦考不上公务员,到了社会上很难成为佼佼者,和高中毕业就在社会上锻炼的相比就差远了,事实也证明了我的思路是对的,几个女儿大学毕业后虽然没有考上公务员,混的还行。儿子高中毕业下来打拼也是事业小有成就,和他上了大学,读了研究生的初中同学,高中同学相比较,算的上收入颇丰!


北丐之星859


农村孩子,你一没人脉,二没资源,凭什么与人家竞争。

小叔先不与你讲大道理,只与年轻的你们分享一下自己的故事。



小叔出身在农村,我们那个地方很穷,有人为此专门给我们村编了顺口溜:

上山一连坡,下山往下梭,麻雀不做窝,老鼠都不多,生活在这种地方,可想而知有没有前途,女人都不愿嫁我们那里,村里很多人打一辈子光棍。

我爸妈看到我家邻居一孩子,靠着勤奋读书,不但走出了那里,听说在城里还当了个官,受此激发,他们意识里略微比村里人高了一点,毕竟邻居就是农村人最好的榜样。

所以爸妈经常对我说,只要你能读,砸锅卖铁我们也要送你读书。



那时候,我不知读书对将来意味着什么,隐隐觉得这个很重要,管他三七二一,埋头苦读就是,成绩自然比村里其他孩子好。

我的其他伙伴呢?父母觉得读不读都无所谓,他们也不怎么努力,到初中后,基本都没读了。

当时刚刚兴起打工潮,放弃学业南下打工他们,挣了些钱,回来后在我面前,讲起外面的世界,头头是道,西装一穿头发一整,我与他们一比,简直就像个十足的傻逼。

这在我心里产生了动摇,一度很羡慕他们,不仅是我,那时很多人邮钱回家,一些人目光短浅,初中放弃学业的同学也很多。

就在我刚刚大学毕业那年,还没参加工作,几个初中同学来我家玩,看见我穿着一件发白的衬衣,正在看书参加考试,我一个同学还牛气哄哄的说,读书有啥用,正式工作啥的在他眼里也看不上。

小叔也没什么家庭背景人脉,那时性格也内向(没钱见世面,什么都不好意思),做生意不会,老老实实参加了工作。



经过仅仅不到十年,回头再看,我感慨万千,读书与不读书的差距不但体现出了区别,这种差距还在越拉越大。

我小学那批同学,早早放弃学业的人,很多至今留在了农村,前面我说过,我们那里条件差的要命,不是他们不想进城,而是买不起房。

一些人虽然进城买了房,但前两年参加聚会,我们两三个读书走出的,当时与他们对比,不是说我们比他们多不得了,多有钱,同样的年龄,他们看上去普遍比我们老,有的看上去几乎老十岁。

对他们更不利的是,随着年龄增长,他们勉强买房后,既没有积累起资本,也没有积累起知识,后面生活会越来越困难。



读到初中的同学呢,与读到小学的同学差距不大,但是高中的同学,即使没上大学的,很多人也早以买房,积累了不少资本。

这么说吧,与我一起读到小学的同学,普遍不如与我一起读到初高中的同学,与他们比起来,小叔还算勉强不错(在我们那里),但比起大学同学,而我只能是中偏下了。

读书多么重要呢?我有个高中同学叫小马,读书时英语特别棒,读完本科工作后,他仍然努力学习,最终又读了研究生,当我们的工资原地踏步时,他年薪如今在几十万到百万了。

而且我发现一个现象,读书多的普遍比读书少的同学进取意识更强,有的同学拿了什么二级建造师,还争取拿一级建造师,不断努力进取,而那些辍学早的同学,不是没有平台,就是没有意识,生活差距越拉越大。



当然有的杠精不服,马上举出反例,比尔盖茨不是大学都没读完吗?

的确比尔盖茨大学没读完,可他是个什么见识都没有的农村孩子吗?有几个像他那样,在大学刚开始时,就能自己搞定软件了?

有人说马云不是文凭也不高吗?可马云是农村人吗?他那时候就是个城几代了,他那时就给外国游客当导游了,那时考上大学就很牛了,马云不但不是你想的那样,不读书不上进的屌丝,相反,他是一个非常优秀的人。



有人说咱了,咱农村娃儿比他勤奋,咱农村娃儿没他们那么娇气,不像那些城里富贵的败家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诚然,有个别虽富而不会养孩子的人,的确存在,可你看见他们都是那样吗?

相反,现在城里人,花在孩子身上的教育投入是想当高的,一些人也很会教育孩子,并非我们想的那样,有钱人孩子都是废物。

虽然读书不是人唯一的出路,绝对是农村孩子最可靠的捷径,没有之一,因为你的父母拿不出那多钱来培养你,支持你,只有读书相对是最廉价的(其实也很贵)。

不要总是拿个别读完书混得差的人,与不读书成功了的少数人去比较,那不是普遍规律。



至于农村女孩该不该多读书,现在还有这种重男轻女的思想的父母,多少有点思想垃圾了。

俗话说龙佩龙,凤配凤,虽然女多男少,女人不愁嫁,可一个家庭不错又优秀的男孩,人家凭什么就要娶你呢?

女孩不读书,又不愿吃苦的人,一些人走上了歪路,一些人又没有本钱选择好男人,又怎么可能过的好呢?


0小叔谈琴


他们会劝说别人家女儿别读书了 早点出去打工才是对的 到了他儿子要娶媳妇的时候 却会优先考虑那些读过书 收入更高的女的 真事

见过最无耻的一家人:自己一家人苛待女儿 不让女儿读书 让女儿早早出去打工 儿子读书读不进去 女儿出去打工工资贴补家用 生活比之前轻松了 还显摆怂恿劝说其他人也别让女儿读书了 都去打工才是对的 到了儿子结婚的年龄 却死乞白赖要别人家读过大学 在城里有很好工作的姑娘 说那些没读书的姑娘和她比一个凤凰一个野鸡 特别听说一个女的 自己挣钱城里买了房子 父母给钱做了装修 自己又出钱买了家具 这家人父母天天往人家家里跑 说“就喜欢你们家女儿这样有文化的……” 最后人家当然看不上他家儿子 最后这两口子 死活要把他家女儿介绍给单位一个小同事 原因就是县城扩建 同事家拆迁 赔了3套房(别哔哔就3套 小县城 不是大城市) 他们想用女儿换一套 更无耻的 他们不晓得怎么会知道单位还一个30岁未婚的男的 也是各种说好话 说自己一个侄女多好 28岁 非常适合在一起:28岁离婚带个3岁儿子 没工作 没学历 一脸雀斑长的不好看不会打扮 一来就说你房子那么大 一个人住多冷清 在一起后她带孩子一起来住 一家人就热闹了……


啊哈小叔子


读那么多书干什么,花家里这么多钱,最后考上大学去了大城市就不回来了,被外地的小子骗走结婚,一年都不一定回来一趟!

你看隔壁二丫多好,初中毕业下学打工,钱都给父母补贴家用了,到了年纪,熟人给介绍嫁给隔壁村二蛋了,彩礼给了一大把,给她弟县城买了房,现在他弟要结婚,二丫承诺给买车!平时隔三差五就回家,娘家吃喝拉撒的都是闺女给买的,家里地里有啥活,每次二蛋打工回家,都来给干了。等老两口老了,闺女还能在床边服侍。村里有啥事,女婿还能过来给撑腰……


希腊雅典柏拉图


我不赞同这个观点,因为我就是一个严重的受害者,那时我家姊妹四个,我是老大,家里只有爸爸这个唯一的经济来源,那时以他一个人养活奶奶爷爷一共家有八口人很勉强,而在经济不足的情况下,父母就重男轻女,经常听母亲说:“养女儿是给别人养的,儿子才是真正的自己人”,那时我与弟弟学习不相上下,都是各自班级的前矛,很令父母觉得脸上有光,可是随着上初中后,我家姊妹四个都开始在上学,父母也觉得经济上够呛,慢慢开始往家里淘汰人,那时也正好我没考上中专,家里有十几亩地,母亲一人种着,父亲在外打公,母亲就让我务了农,而弟弟去了高中,其实要是上高中,我分也达住喽,可惜父母的重男轻女思想,让我一辈子都把失学当做了一生的遗憾,虽然我辍学后,不断增长自己知识,但是必竟能力有限,不能达到自己的要求。

一辈子读书的机会不多,就那么几年,如果那时能够保证自己进高级学府去深造,可以说是人一生的幸运,把握住那时就如把握住了春天,那时是播种的时节,如果那时种上知识,那么一辈子就有了好的开始,也就有了好的结果。错过了春播,既使补种上也是秋天不饱满的颗粒。

一辈子很短,在有限的日子里,只能尽自己的努力,尽量多学知识,只要能跟上现代年轻人的脚步就行,不求多完美,只求过去由于重男轻女的思想影响下的我,有一个不服输的性格,做我自己,活出自己的样子给自已看。

大家好,我是沃土芳华,一个喜欢用自己真实情感来表达的女子,希望大家关注、转发与评论,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