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男子不想上班谎称接触患者”:长假后复工的你,还好吗?

01

近日,一则“江苏男子不想上班谎称接触确诊患者”的新闻,上了热搜。

江苏常州接到一企业报告,员工朱某自称与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有密切接触。刚复工的企业被叫停,有47名员工被隔离。最后经警方核查,朱某系P图谎称自己当天在确诊病例去过的超市购物。


“江苏男子不想上班谎称接触患者”:长假后复工的你,还好吗?


日前,因为涉嫌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朱某被警方采取了刑事强制措施,案件正进一步审理之中。


“江苏男子不想上班谎称接触患者”:长假后复工的你,还好吗?


朱某的自私行为令人不齿,但是换个角度想,他对复工的恐惧,都大过了谎言揭穿后的种种不堪了。

随着肺炎疫情的好转,全国各地也开始纷纷复工。

之前在家“云办公”,就算要是不是进入到工作状态,但毕竟是宽松的居家环境。可是正式上班就不一样了,按时上下班的约束,应接不暇的新任务,随叫随到的会议,都让人一个头有两个大。

所以有很多人,在重新回到工作岗位时,也出现了心慌、焦虑、抑郁的负面情绪。

其实这些身心不适的症状,和我们的自我防御机制有关。

1900年,精神分析大师弗洛伊德出版了自己的经典著作《梦的解析》。在书中,他用精神分析的方法,对人类的行为的解释,提供了和以往心理学完全不同的视角。


“江苏男子不想上班谎称接触患者”:长假后复工的你,还好吗?


在书中,他提出了一个重要理论,就是人格结构。

也就是我们经常听到的,本我、自我、超我。

本我,像是热烈燃烧的大火堆,里面充满了各种需求和愿望,没有任何条件约束。它只会按照“快乐至上”的原则行事。

自我,则是人格中相对比较理性的一面。

超我,是对自我进行约束、觉察的部分,遵循道德原则。

最初我们降生人世时,只拥有“天上地下,唯我独尊”的本我。随着心灵和理智的不断发育,我们慢慢拥有了自我,它可以约束无法无天的本我,按照社会约定俗成的习惯、风俗做事。

随着我们不断长大,超我出现了。它凌驾于自我之上,借用内疚感、羞耻感来管理自我。“超我,其实是被内化的道德”。

总体说来,本我、超我都是非理性的,缺乏对真实世界的感知。它们需要自我来从中协调,我们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


“江苏男子不想上班谎称接触患者”:长假后复工的你,还好吗?


02

心理学经典著作《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中,举过这样的例子。

晚上10点钟,一个16岁的男孩正在回家途中,突然感觉饿了。这时候,他发现路边有一个已经打样的杂货店,橱窗后陈列着食物。


“江苏男子不想上班谎称接触患者”:长假后复工的你,还好吗?


本我这时候跳了出来,对男孩说:

“看,是食物!你不是饿了吗,跳进去拿一些吧!”

自我察觉到了本我的蠢蠢欲动,就回答说:

“不,这多么危险啊!让我们从后门进去,拿些吃的吧!”

这时候,道德的化身,超我出现了,它十分愤怒:

“你不能这样做!太不道德了!如果你这样做,我就惩罚你!”

请注意,这些都是潜意识下的活动,男孩可能根本察觉不到。但是男孩的自我,根据现在的情况,调整了建议:

“往下走4个路口,有一个通宵快餐店,我们去那里买点吃的吧!”

如果男孩的心理健康,他总会有一个既满足自己,又不破坏社会规则的行为出现。

从上述例子中可以看出,超我、本我经常发生矛盾,需要自我从中调解。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要拥有一个强大自我的原因。


“江苏男子不想上班谎称接触患者”:长假后复工的你,还好吗?


按照弗洛伊德的说法,本我就是潜意识,而自我、超我,有时会被我们的意识察觉。

如果自我弱小,那么我们可能会陷入精神分裂的困局之中。

另外一种可能,如果本我过于强大,那么我们会感觉到“游离性焦虑”。自我为了对抗这种事情的发生,就会运用自己的终极武器-“自我防御机制”


03

什么是自我防御机制?

“其实就是人类为了避免精神上的痛苦、烦躁、焦虑等负面情绪,从而进行的自我的心理调节,达到保护自己的作用”。

这种防御机制也是潜意识里的,大多数情况下不会被我们所觉知。

弗洛伊德虽然最早提出了将自我防御机制的理论,他的女儿安娜·弗洛伊德继承并对理论进行了发展,将防御机制分为10种。


“江苏男子不想上班谎称接触患者”:长假后复工的你,还好吗?


为了便于大家理解,我们只关注介绍最普遍的如下几种:压抑、退行、投射、合理化、反向形成、升华作用。

压抑:当你被上司无缘无故穿小鞋,你肯定会感到愤怒,但是又不能发火。因为怕得罪老板,被开除。所以只能在心中压制住自己的愤怒。

退行:家中的老大,突然因为父母要了二胎,而变得“弱小单脆弱、无助”,用小宝宝的语言表达,甚至重新喝上奶瓶,这都属于退行。成年人的退行也很常见,比如很多男人的中年危机。

因为惧怕衰老,他们似乎重回青春时代,不负责任地约会,这也属于退行的表现。

投射:你暗恋的女神,无意中看了你一眼。你就认定她的眼神中,充满了浓浓的爱意,并认为对方也喜欢自己。你是把自己内心的情感,“投射”到了他人的身上。

合理化:狐狸想吃葡萄,但是葡萄长得太高了,它没办法吃到。所以狐狸安慰自己,这葡萄肯定是酸的!这就是“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的由来,也是合理化的防御机制。

反向形成:在我们的小学记忆里,经常有小男孩欺负小女孩的场景出现,揪辫子、乱扔书本。其实小男孩未必讨厌小女孩,而是喜欢她。

喜欢一个人,又说不出口,有些人则会选择用相反的行为来表现,这就是反向形成。

升华:当人们使用升华机制时,它们找到了社会认可的方式,来转化意识种被禁止的欲望,所产生的能量”。很多文学作品,都是升华而来。

虽然自我防御机制,有的时候会帮助我们应对生活中不愿面对的情况。但它们毕竟不是长久之计,因为只是暂时减少了焦虑,属于自我麻痹。

时间长了,我们只能丧失生活的动力和进取心,变得得过且过。


“江苏男子不想上班谎称接触患者”:长假后复工的你,还好吗?


写在最后:

生命不总是美好的,当遇到某些问题暂时无法消解时,确实需要自我防御机制进行安慰。但是,自我防御机制的安慰法,只是短暂地缓解坏情绪,不能解决任何问题。

不爱上班也好,不想上学也罢,可能需要的一个轻推,你就会有勇气面对。

愿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在失意和痛苦时“放得下”,在平静时“拿得起”。


“江苏男子不想上班谎称接触患者”:长假后复工的你,还好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