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15974家建筑企业“快进”背后……

成都15974家建筑企业“快进”背后……

成都“送政策、帮企业、送服务、解难题

专项行动进行中

今日主角:成都市住建局

建筑业在成都全市经济发展中

处于怎样的重要地位?

当前

成都的建筑业复工复产情况如何?

↓↓↓

一周前,成都东安湖体育公园项目建设传来捷报:成都东安湖体育公园游泳跳水馆屋面钢结构封顶,多功能体育馆金属屋面封闭断水。项目不仅没有因为疫情耽误进度,反而较原定计划提前完成了建设目标。

东安湖体育公园项目作为2021年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的主场馆,工期紧、任务重,其中体育场总工期只有23个月。“这么大体量的建设任务加上这么短的时间,如果再因疫情耽误,产生的影响就太大了”,这一项目由华润置地配建代运营,华润集团驻四川区域工委书记、首席代表、华润置地高级副总裁吴秉琪提到项目复工复产的过程时坦言,“这确实是很大的考验”。

当前,成都正在集中开展“送政策、帮企业、送服务、解难题”专项行动,聚焦企业和行业共性问题和痛点、难点,成立专班扎根基层,帮助企业纾危解困。

成都15974家建筑企业“快进”背后……

↑《新天府会客厅》现场

日前,成都市住建局党组副书记、局长张樵;成都市建筑业协会秘书长马平;华润集团驻四川区域工委书记、首席代表、华润置地高级副总裁吴秉琪做客《新天府会客厅》,解读成都“送政策、帮企业、送服务、解难题”专项行动中,建筑专班工作进驻企业的重点工作,同时也“解码”了成都建筑业复工复产的新机遇与新动能

建筑材料供应不足咋解决

迅速上线供需对接平台

东安湖体育公园项目作为2021年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的主场馆,包括体育场、多功能体育馆、游泳跳水馆、小球馆和东安湖木棉花酒店5个大型单体项目。

“受春节和疫情的双重影响,项目在施工原材料供应、劳务建设者人数等方面都曾出现短缺”,吴秉琪说,如何既确保项目疫情防控工作不出问题,又确保项目顺利施工、完成预计节点,“这对我们是很大的考验”。

成都15974家建筑企业“快进”背后……

↑华润集团驻四川区域工委书记、首席代表、华润置地高级副总裁吴秉琪

当然,这也是成都建筑业普遍面临的考验。为促进建筑业全面复工复产、稳产满产,成都市住建局班子成员组成了11个工作服务组分片包干对口服务区(市)县

“我们选派了23名处级服务专员蹲点重点企业项目,形成23个服务团队,成立5个行业协会服务中心企业专班和2个综合保障、问题集中研判专班,将问题解决在第一时间”,张樵告诉记者,

截至3月17日,全市建筑业专班共收集发现问题1300余个,90%问题已解决

这些问题中,很大一部分就来自于建筑材料的供应。据张樵介绍,成都全市工程建设项目全年水泥需求量约3500万吨,本地企业年产量约1300万吨,仅能满足37%的需求;全年钢材需求量约900万吨,本地企业年产量约300万吨,仅能满足33%需求,对外依赖度较大。

而针对这一问题,成都市住建局在疫情期间紧急开通上线了“成都市建材与劳务信息供需对接平台”,协调周边地区保障砂石、水泥等建材供应。“目前雅安、德阳、乐山等地砂石供应渠道已打通,每天向成都提供砂石近6.5万吨”。

成都15974家建筑企业“快进”背后……

↑成都市住建局党组副书记、局长张樵

项目用工不足也是当前的常见问题。部分来自疫情高风险地区的特殊工种作业人员返岗困难,影响企业和项目复产。对此,成都市住建局已统筹40个项目开展“春风行动”,组织专门客运解决农民工“返蓉难”问题。

截至3月17日

建筑业企业复工占比95.2%

重点项目建设是城市发展的桩基,虽然疫情尚未结束,但在各级政策的保驾护航下,各行业复工率接连攀升,建筑工程行业也不例外。

3月9日,成都市重大基础设施及民生社会事业项目集中开工仪式举行,77个重大基础设施及民生社会事业项目开工,包括羊西线改造工程,轨道交通,学校等。今年3月2日,成都宣布了启动全面恢复经济社会秩序的快进键,而重大项目的集中开工,正是重要举措和实践。

☞总投资1707亿元,77个重大基础设施和民生项目3月集中开工!

成都15974家建筑企业“快进”背后……

↑羊西线改造效果图

建筑业在成都全市经济发展中处于怎样的重要地位?当前,成都的建筑业复工复产情况如何?

据张樵介绍,2019年,全市完成建筑业总产值6502亿元,同比增加12%;建筑业增加值1225亿元,同比增长4.3%,占GDP的比重为7.2%。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

2607亿元,同比增加15%;完成城乡建设项目投资2585亿元。2019年一季度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289亿元,同比增加19%,占全年完成值的比重为20%。

2020年与2019年相比,“1月份正常,2月份按常规偏低”。张樵表示,2020年建筑业总产值将力争达到6754亿元,同比2019年目标任务上增加10%。

截至3月17日,成都建筑业企业16457家,复工数已达到15974家,占比95.2%,达到“应复尽复”;成都全市建筑工地5318个,复工5310个,复工达到99%以上,复产达85%以上;成都全市混凝土站点181个,复产率100%,日产量12.9万方,同比达71.7%。

挑战与机遇并存

下一步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

事实上,挑战与机遇是并存的。疫情之下,在突破困难与问题的同时,成都的建筑行业也同时看到了机遇。

据张樵表示,疫情后建筑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迫在眉睫

“建筑业科技创新还不够,传统生产模式对人力、材料等依赖度高,复工满产受传统要素影响大”,这是疫情之中显现出的问题,而机遇和方向也就随之明确了。

张樵表示,下一步,要转危为机,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一方面将指导企业优化施工组织方式,推动装配式建筑发展,推进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应用,支持企业创新施工方式,推动工程建设总承包模式,培育全过程咨询服务,推进绿色建筑发展;另一方面按项目属性分类施策,启动一批项目,加快推进政府性投资项目,稳步实施房地产开发项目,积极鼓励社会投资项目建设;同时储备一批项目,为可持续发展,分类推进城市建设打下基础,逐步消除疫情对建筑业的影响。此外,还要思考提高行政效率、转变管理方式,创新性地开展工作。

此外,受疫情不可抗力影响,项目不排除出现竣工延期、交付延期等情况,因而

房地产相关政策也一直被关注。张樵表示,“成都市坚决贯彻落实中央房住不炒的定位,我们正加紧制定出台办法、依法引导,将会同相关部门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积极推动企业复工复产,尽快恢复企业正常经营秩序。”

3月13日主角:成都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用一款新车型带动26家企业复产复工!成都专员+专班服务这样给企业解难题3月15日主角:成都商务局成都“商超保卫战”背后,藏着这些“商业秘密”3月16日主角:成都市农业农村局保障“菜篮子”守好“米袋子”,公务员变身企业服务专员3月17日主角:成都市新经济委新一轮融资、新行业风口,解码成都新经济企业如何“危”中寻“机”?3月18日主角: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成都将推10个夜间旅游景区!89家A级景区已开放73家

红星新闻记者 | 王垚 摄影记者 | 田宇

制图 | 尹艳

成都15974家建筑企业“快进”背后……

挑战与机遇并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