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线医护日志」竭尽所能,在每位病人翻山越岭的路途上,帮扶他们

「前线医护日志」竭尽所能,在每位病人翻山越岭的路途上,帮扶他们

图/通讯员 魏星、黄月星、袁友芬

导语:只要翻过那道山,我们就会看到彩虹,看到希望

叙述者:刘俊 驰援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

婴儿般的睡眠,断断续续

连续2天,荆州下着中雨,空气也变得湿冷。到医院去三楼缓冲区穿防护服,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护长已经给我们准备好了擦过洗手液的护目镜和水靴,路护长个子不高,大大的眼睛,也只能看到大大的眼睛了。我穿好防护服,她递给我护目镜说:“最近一个星期总是胸闷、晚上有心悸,广东的医生,这是怎么回事儿?”

“别说你了,我这几天也是,咱俩症状相似,晚上失眠,迷迷糊糊睡着的时候,突然惊醒,感觉心跳慢了,吓的自己爬起床在房间散步,就像婴儿般的睡眠一样。”我笑着说。

「前线医护日志」竭尽所能,在每位病人翻山越岭的路途上,帮扶他们

“婴儿般的睡眠不是很好吗?”路护长一脸茫然的问。

“婴儿般的睡眠就是哭着哭着就睡着了,睡着睡着就哭醒了。我的睡眠就是做着深呼吸迷迷糊糊睡着了,睡着睡着突然觉得出不来气儿又醒了,跟婴儿睡眠差不多。”我打趣说。

旁边的护士和医生笑了笑,大家都有相同的感受。

防护装备穿戴完毕,准备进隔离病房,我对路护长说:“护长,别担心,胸闷、心悸、睡眠不好,是缺氧,N95口罩戴的时间太长了,再加上病区到处都飘着消毒水、酒精的味道,呼吸更加不畅,有空就出去换外科口罩,下班去楼顶多做做有氧运动,确实太难受,每天吸吸氧,会改善的。”

每一位患者也都是坚强的战士

今天查房,又遇到王志华和黄炎两位本院的医生,很开心,他俩从我来荆州市一第一天就搭班,算是比较熟悉了。

重症病区还有16个病人,前天转进ICU的张先生今天转回重症病房了,我走进病房,张先生马上戴上口罩,双手抱拳对我作个揖:“刘医生,谢谢这段时间对我的照顾和心理开导,在ICU监护了两天,我按照你教的呼吸运动方法,保持平静的心态,多喝水,多休息,终于又出来了。”

「前线医护日志」竭尽所能,在每位病人翻山越岭的路途上,帮扶他们

张先生51岁,是从武汉回到荆州直接来医院就诊,确诊了新冠肺炎,病情很快进展为危重型,从住院到现在半个多余,他没有告诉家人自己得了新冠肺炎,只说自己按上级要求在隔离观察。这个中年汉子我每次查房他都保持着微笑,哪怕呼吸很吃力,他也要坐起身来。作为家里的顶梁柱,他和同病房的患者相处的很好,也保持着自己一贯严肃的作风。

同病房还有3个是从洪湖转上来的重型新冠肺炎患者。王老伯病情最重,加上痛风急性发作,躺在床上好几天了。用上经鼻高流量氧疗仪(HFNC)后病情有所改善,今天不错,床边的心电监护仪显示生命体征平稳。我走到王老伯的床边,王老伯举起左手跟我打招呼,我赶紧握住王老伯的手。

“哎呦,疼!”王老伯皱着眉头,闭上眼呻吟着说。我低头看看被自己握着的王老伯的左手,食指关节有个痛风结节,赶紧松开手:“王老伯,你这里有个痛风结节,我给你调整下用药,过几天疼痛就会减轻的,放心!”

周老伯是个乐天派,也是前几天从洪湖转上来的重型患者。我走到周老伯的床边,周老伯也举起手跟我打招呼,这一次,我没敢握周老伯的手。“周老伯,今天感觉怎么样?儿子和孙子今天跟你视频没有?”我笑着说。

「前线医护日志」竭尽所能,在每位病人翻山越岭的路途上,帮扶他们

病房里的每位患者都是战士

周老伯抬起头,把枕头折起来垫高躺着说:“都视频了,今天感觉好多了,用了这个机器(经鼻高流量氧疗仪),我现在可以下地了,以前下地是78的氧(指尖血氧饱和度),今天是89,进步很大。儿子也说让我安心治病,国家现在这么强大,全国人民一条心,又派了你们广东的医生护士过来支援我们,给我们用了好药和好的机器,我们老百姓心里安心、踏实,会好的,国家也会更好!”周老伯说到最后右手用力的握拳挥了挥。

查完房回到办公室开医嘱,护目镜上已经有水珠在滴了,顺着护目镜雾气之间的缝隙,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盯着电脑,戴着三层手套敲击键盘容易按错按键,总算开完了医嘱,再检查一遍,保存提交。上午11:20出了隔离病区,外面又下雨了。

生命重于泰山。和医务人员一样,每一位患者也都是坚强的战士,每一位医护人员都是患者最坚定的守护者。新冠肺炎病情的发展,就像病人们正在集体翻越的一座高山,而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竭尽所能,在每位病人翻山越岭的路途上,帮扶着他们。爬不动了,扛着他们继续往上爬。只要翻过那道山,我们就会看到彩虹,看到希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