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不要愛上不獨立的富二代,經濟的不獨立也代表著靈魂的不自由

1、

《大宅門》裡的七爺白景琦,之所以能娶濟南府的頭牌名妓楊九紅,在於他和黃春被二奶奶趕出家門後,人家在濟南不多時就自立門戶闖出了一番事業。

也甭管人家是靠著濟南有親戚的照顧和幫襯,能起得來終歸是自己有兩把刷子,因為扶不起的阿斗有的是。二奶奶雖然一輩子沒有給過窯姐出身的楊九紅一個正眼,但終究七爺還是娶了她,做了姨太太,怎麼也比在窯子裡終老一生要強多了。

當年夏之時之所以能娶董竹君,不只因為董竹君眼光好,更因為夏之時二十三歲就當了四川副都督,少年得志,說一不二。四川老家的一家老小吃穿用度全靠他一個人的俸祿供養,父母和大哥對他娶青樓賣唱女子董竹君雖有不滿,但也無可奈何,只能隨他去。

以致於老母親本有意讓夏之時一子雙挑再娶一房太太,但卻被夏之時大手一揮當面拒絕了。等夏之時再娶第三位太太那已是在跟董竹君離婚五年之後了。

女人不要愛上不獨立的富二代,經濟的不獨立也代表著靈魂的不自由

2、

明朝馮夢龍所寫傳奇小說《杜十娘怒沉百寶箱》中,杜十娘之所以百般籌謀設計剛出狼窩卻又被李甲賣給鹽商孫富,跟紈絝子弟李甲經濟不獨立大有干係。

雖說李甲拋棄杜十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杜十孃的悲劇根源也是多方面的,但如果李甲那時已有活土匪白景琦那樣獨當一面、自立門戶的能力,他就算再忌憚家裡的老爺子李佈政大人,但他總還可以在外面為十娘買下一座房產養活一二僕人學漢武帝金屋藏嬌。

《胭脂扣》中如花之所以最後走投無路選擇殉情,不也是因為陳振邦的不獨立,如花親自上陳府拜見十二少母親,結果只是自取其辱。陳振邦於是選擇跟如花在外租房,但十二少跟那李甲一樣,家裡斷了他的銀錢他便玩不大轉。

陳振邦想學戲養家,拜師費是如花自己掏的腰包,學戲辛苦成名又遙遙不可及,十二少陳振邦於是整日沉迷於鴉片以解心中苦悶。最後在家裡父母的施壓下選擇和如花分手,但如花的愛已入痴狂,不成功便只願成仁,不得已攜十二少一起吞食鴉片自盡。

女人不要愛上不獨立的富二代,經濟的不獨立也代表著靈魂的不自由

3、

很多棒打鴛鴦的故事裡,也多半是男人女人還不能真正獨立謀生, 經濟困窘,父母之所以能棒打鴛鴦控制你,就說明你的“翅膀還不夠硬”。當然這裡的本意可不是鼓勵要跟父母對著幹,父母說得對的還是要學會虛心聽取接受。

但現實就是隻有真正能夠獨立生存的鳥兒,才能讓父母漸漸放下心來願意放手讓你展翅高飛。你不展示出自己的獨立性和謀生力,那就別怪父母把你繼續當孩子。女人當自強,選夫婿與其看婆家家境,更要看男人本身是否懂得自強自立。

很多女人選擇男人時,聽從家親勸告多會看重男人父母家裡的條件,其實並不完全正確,第一誰有都不如自己有,第二女人不僅要首先自己有,更要選擇一個同樣自己有的男人,因為一個男人自己有沒有,不僅一定程度上決定了男人的獨立程度,更說明了一個男人在家庭中的話語權。

一個不獨立的媽寶,就算你本身有杜十孃的經濟條件,也很難過上想過的日子,最好的結局多半隻能一邊兩寬各自安好,畢竟媽寶不僅經濟還是靈魂都是“不自由的”,而經濟不獨立是首當其衝的,難以自給自足的兩個人,有情飲水飽恐怕終難敵貧賤夫妻百事哀。謝謝關注

女人不要愛上不獨立的富二代,經濟的不獨立也代表著靈魂的不自由


(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