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足球的差距到底是怎么造成的?

黑曼巴乱谈球


日本足球是1993年开始职业化的进程,而中国足球是1994年开始职业化的进程,两国的起点几乎是一样的,但我们在现在回过头看,两国的差距却越来越大,这究竟是因为什么呢?

两国足球人口差距巨大

我们知道两国都对自己的国家队有所规划,中国的计划非常严密,最终目标是在2050年成为世界杯冠军,日本的计划是2015年要成为世界前10的足协,足球人口500万人(球员及其家庭、足球工作者、注册的球迷),球队进入世界前十;2050年足球人口1000万,占日本总人口10%,再举办一次世界杯并获得冠军。

在这里我们看得出,两国都想2050年拿世界杯,当时日本看到中国的计划,心生忧虑,因为他们认为中国有更多的人口和更多的土地资源。然而两国走的实施的过程却不同,2010年日本足球总人口为480万,其中在日本足协注册的球员有104万。18岁以下球员的人数达到63万。可想而知在2015年,早已突破500万,虽然没有成为世界前10,但已然是前30。两国差就差在足球人口,就像曾经被人嘲讽中国13亿人找不出11个踢球。

两国关注人数和青少年的培养

从上座率来看,倒是中超看得人多,那也的确,因为中超水平在亚洲和国足在亚洲差距不小,但也只有中超看的人多,像往下的中甲就少了非常多人,再往下尤其是半职业和业余级别的基本是空场,记得我在上大学的时候,我们市的中乙球队踢足协杯送球票去现场的都寥寥无几,还要省长杯,大学生们的比赛,看的人也就几十人,估计还没篮球场围的人多,篮球场那是因为就那么大点地,站不下,足球场不是,关注人数太低,日本大学生比赛关注度不低。

说这点就不得不提到日本的青训体系,5岁开始让小孩儿先热爱户外体育运动;10岁开始主要注重培养学生对足球的兴趣,以玩足球为主;13-15岁,才真正学习足球技术与战术。也有与之对应的联赛,大概是初中的时候就有系统的联赛和训练,并且周期和职业联赛没差别,一周双赛。再往下年龄的强度没那么大。

成熟的风格

华夏幸福队的日本主教练刚来中国时就感到很头疼,因为中国的教练从小让球员练体能和力量而不是基本功,我觉得10岁以下的孩子踢球就是单纯为了快乐,如果只是为了满足教练和学校的成就,我觉得是误人子弟,抹杀了孩子对足球的热情。而且中国教练不注重分析和回顾比赛,输了开导孩子,不敢多骂怕家长找麻烦,赢了自然乐呵呵的,啥也不管。

日本则不同向来注重管理的他们,孩子送进去怎样都要听老师和教练的,10岁以前都是练技术和基本功,发现自己的长处,以西班牙的拉玛西亚为例,不是只要长得高就得去打中锋,中国经常这么想。凡事扬长避短。日本现在打法非常完善,学习了西班牙的风格,传控,不断磨练脚下技术,现在打中国派国奥队都占优,事实如此美洲杯上场面踢得非常好。中国现在也没找到适合自己的风格,一直在根据教练变,不断的起伏与失去耐心的高层如何能平衡?


名侦探侃球


中日足球的差距说到底就是体-制差异造成的。

先简单回顾一下中日足球拉开差距的过程:

日本是1993年走足球职业化道路,中国是1994年开始职业化进程的,两国基本同时起步;

1990-1995年期间,国足踢日本,赢球机会还比较大;

1996-2005年,国足踢日本能打平已经谢天谢地了,其中日本成功打入1998年世界杯决赛圈;2005年到现在,日本男足可以轻松把国足按在地上摩擦;

经过26年的职业化进程,日本男足已经是亚洲顶级强队、世界二流强队,踢苏格兰、爱尔兰、希腊、丹麦等世界二流强队完全可以一争高下;踢荷兰、比利时、法国等世界一流强队也得有一拼;日本男足可以连续六届入围世界杯决赛阶段,并有2次挺进16强!日本男足证明了,黄种人一样可以踢好足球!

而中国男足呢,经过25年的“职业化”进程,踢世界二流的威尔士0:6,碰到东南亚传统弱旅泰国、菲律宾都没有优势,还可能输球,想进世界杯决赛圈完全是奢望!所谓的“职业化25年”,没看出中国足球有一点进步,退化倒是显而易见!

中国足球体-制落后导致发展方向错误,最终中日足球差距越拉越大:

学过历史的人都知道,落后就会挨打,而落后往往是因为体-制落后形成的全方位落后。其实、中国足球也是因为体-制落后才与日本足球差距越来越大。

日本足球的职业化进程是向着正确的方向稳步前进,中国的“职业化进程”是朝错误的方向一路狂奔,所以中日足球之间的差距越拉越大。

前面说了1994年我们开始职业化进程,但是相比日本,中国足球的这个职业化非常“不职业”:

日本足协是民间机构,符合国际足联规章,由专业人员主导,包括专业的企业管理人才、足球人才、市场运营人才等等,他们建立了良好的发展体制和市场环境。日本足协通过踏踏实实地开展校园足球运动、普及青训、提升职业联赛质量等措施,把足球发展为日本的全民运动,日本足球人才从90年代的5万人提升到今天的50万人,现今更有多达30位球员在欧洲踢球。

而以前的中国足协只是一个“马甲”,实权掌握在体育总局下属的官方足球运动管理中心手上,以往的中国足协主席只是一个“吉祥物”,掌握实权的是足球运动管理中心主任兼足协专职副主席,而这位专职副主席是一位官员。因此,以前的中国足协其实是一个官方机构,有着官方机构的通病——急功近利、只顾追求眼前成绩、腐败、专业度不足(外行领导内行)、不尊重客观规律等;毕竟专职副主席是一个官员,任期只有4-8年,他等不及客观发展规律,他必须在自己的任期内出成绩,也就是出政绩,将来才好换一个岗位继续高升。在这个体-制领导下的25年,中国足球土壤发展得很不健康、乱象丛生——匪夷所思的急功近利政策、几乎废弃的青训体系、莫名其妙的选材标准,运动员全员年龄造假,假球黑哨等等,不胜枚举,至今我们的足球人才只有84000人,只有小国日本足球人才的1/6。

中日足球二十多年的年职业化进程与中日历史上的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何其相似!

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都是起步于1860年左右,各自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最终两个东亚强国爆发了一场战争——甲午战争,结果中国惨败,日本大胜,胜利后的日本进一步挑战欧洲大国俄罗斯,再次取胜!日本一跃成为世界强国,而中国还是那个东亚病夫!


洋务运动的失败和明治维新的成功,说到底就是体-制差异,一个是妆模作样的革新,换汤不换药;一个是彻彻底底的改革,成就了新的体-制。最终结局自然天差地别!

新一届足协换届是一次质的改变,将带领中国足球走向正确道路:

好在我们国家也意识到了问题的所在,决心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2019年8月22日,中国足协召开第十一届会员大会,陈戌源当选新一届足协主席,杜兆才、高洪波、孙雯当选足协副主席,会议还选举产生35位足协执委。

这次新足协换届选举,不仅仅是一次换届,更是一次重大的体制变革,是一次质变!

第一、体制不同。中国足协从马甲到实体,新足协主席真正掌权

这一届足协主席是选举上任的民间人士,而且掌握实权,符合国际足联规定。

根据国际足联规定,足协是民间机构,足协主席必须是民间人士,不能是官方任命的国家公务员。陈戌源已从上港集团董事长职位上退位,解除行政职务,是民间人士,符合国际足联规定。

陈戌源是选举上任,不是官方任命。尽管候选人就他一个人,但也必须获得2/3以上选票才行。这就比以前由足球管理中心任命的政府官员实际操控足协大有进步。

更重要的是陈戌源是有实权的专职足协主席,不是花架子,更不是摆设。他拥有重大事务决策权、人事任免权、财务权。

第二、足协专业度高。这一届足协汇聚各方面专业人才,不仅有足球领域的,更有企业管理、商业运营、市场开拓的专业人才,真正做到专业人做专业事。

足协主席陈戌源曾经是世界第一大港上海港的董事长,更成功管理了上海上港俱乐部,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和商业经验,对足球也足够了解;

副主席杜兆才长期管理足协,近期刚刚当选FIFA亚洲区理事,足球管理能力毋庸置业;

副主席高洪波和孙雯都是足球专业人士,充分体现了新一届足协是内行管理。

足协秘书长刘奕是前IMG中国的副总裁,熟知体育文化领域的商业运作。

35个执委分别是来自各家中超中甲俱乐部的掌门人、体育媒体人、地方足协掌门人、各省市的政府官员等,既有专业度,又有执行力,也能代表各方意见。

总的来说,这一届足协要员们要么是足球专业领域出生、要么一直参与足球和俱乐部管理,同时精通大型组织机构的管理和商业运营,远比过去足协要员都是清一色政府官员靠谱得多。

足协更像一个公司,既需要懂足球的专业人士,更需要会管理、会经营的专业人士。相信这批人只要各司其职,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能力,一定能给中国足球带来起色。

三、这届足协更清醒更务实,目标更清晰

新的足协主席上任后第一时间公开承认中国足球的落后,并提出明确目标:重点抓青训和联赛,让中超水平稳定在亚洲前三水平。

新的足协主席陈戌源曾经反对归化,但认识到中国足球的现状后,果断做出让步,表示为了实现冲击世界杯的短期目标,可以接受一定程度的归化。

由此可见,新一届足协有够务实、有够清醒,不止有短期目标,更有清晰科学的远期目标,并有决心戒除一切急功近利,脚踏实地把远期目标完成。

相信新一届足协会把中国足球带向正确的发展方向,逐步追赶日本足球,缩小两国的足球差距。


综上所述,中日足球的差距说到底就是体-制差异造成的。不过,在新一届足协的带领下,假以时日,中日足球的差距一定会逐步缩小。


Byron体育


中日足球的差距是由两国的足球人口差距造成的。足球人才就像一座金字塔,越到高级别人才越少,基数大则高级别人才就多!相比中国,日本的足球人口多的不是一星半点,他的高级别足球人才当然就比中国多,足球水平自然就高。


据国际足联相关数据显示,日本的足球人口超过了500万,其中在日本足协注册的球员有100多万,18岁以下的大约有7、80万。而我国的足球人口注册的也就几万人,差距不是一般的大!

之所以造成这样的差距,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我国目前还是发展中国家,绝大多数家庭的经济状况和孩子的就业问题严重制约着孩子们的踢球意愿,这在短时间内是解决不了的。


日本小孩子自幼儿园开始就开始接受足球培训,放学后一般由老师带孩子踢足球。有数据显示,日本小孩子开始踢球的平均年龄是4.4岁,而我国的平均年龄为8.28岁,差别非常明显。

我国的孩子不仅接受足球培训的时间偏晚,每年的比赛密度也偏低,造成球员的体能普遍不足。有日本川崎前锋的小球员调查问卷显示,接受调查的大部分小球员每年参加的比赛达到了100场,这在我国是不可能的。
我国的足球水平低,不仅仅是一个体育范畴内的问题,还是一个社会问题。要想提高我国的足球水平,路还很漫长!


中超快评


中日足球差距不仅反映在成绩上,还体现在青训体系,联赛健康度等等诸多方面,但归根结底,差距是我们对于足球规律的认识、理解和把握上。

国足问题是个世纪难题,你说是人种问题,看看隔壁日本和韩国队;你说是人才匮乏问题,看看中国在田径领域的进步;你说是团队精神的问题,看看中国女排;你说是教练的问题,世界顶级教练换多少个了;你说是球员文化素质差的问题,非洲球队的队员受教育程度会比我们高?你说是我们对待足球功利化,但哪个球队不追求成绩呢?

对于足球这门学科,我们还是没能掌握内在规律,没有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联赛建设、青训体制、选材体系都存在问题,但现在仍然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我们眼巴巴的看着日本足球大步流星的甩开我们,直到一骑绝尘而去,现在更是连其项背都望不见啦。

日本足球发展到今天,是因为他们在正确认识和理解足球规律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实际制定出一整套至上而下的足球发展归化,而且坚持不懈的全方位执行和落实。足球发展方面我们不缺计划,但计划是否符合足球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否经过详细的调研,是否结合我们实际?是否坚决贯彻执行到位?这个答案不言自明,所以如果不搞一次彻头彻尾的足球革命,中日足球差距还会继续拉大。





浪速2020


作为我们的邻国,日本足球的起步和中国其实差不多,他们的J联赛始于1993年,而我们的职业化的甲A联赛是94年创办的,只差一年。

日本队在98年也才第一次闯入世界杯,而中国队02年第一次进军世界杯决赛圈,这么一看中日足球的差距最多也就4年。但经过职业化这些年的发展,中日足球之间的差距不客气的说至少20年吧。

这些年的中国足球,从93年施拉普纳时候的学德国,在到后来的健力宝学巴西,又是再后来学习西班牙。各种学习可没有一次是长久的,都是看谁踢得好就学谁。有点病急乱投医的感觉,反观日本队,从他们大力发展足球的那天开始,他们的学习目标直到今天都没有改变,只有一个——足球王国巴西。

经历了20多年,几代日本足球人的不懈努力,现在的日本队已经在技术上学的有模有样了,实力上要说是巴西二队有点牵强了,但要说是巴西三队估计还是靠谱的。

根据国际足联的调查目前日本足球人口480万,其中在日本足协注册了的也有104万。这使得日本有着非常好的足球环境和氛围,加之日本国内目前非常健全的各级青少年联赛和青训体系,才会让日本近年来井喷式的冒出来这么多能效力欧洲顶级联赛的球星。

日本一场高中联赛的比赛,到场观众通常可以超过4万人,而且有电视台的专业转播和解说。(比中超的上座率高出太了)试想一下在中国,高中孩子们的足球比赛,还道场4万多人?还专业转播?估计老师要骂娘了,要高考了不知道么?整天就tm知道踢球!踢球能tm考上好大学么?

高中的孩子踢得好了可以选择在大学里继续的踢,日本队好多国脚踢职业之前都是大学校队的,长友佑都、本田圭佑、久保龙彦。这些日本国脚都是大学校园足球的精华。

而我们现阶段不要说校园联赛了,一所高中能不能找出11个可以踢90分钟的孩子都不知道。很多高中可能都没有一个标准的足球场。而大学生现在又整天的被游戏,女朋友,网贷所困扰,哪还来的时间去踢球?

在说职业素养,本届世界杯上日本队的本田圭佑,为了保持更好的状态参加世界杯,宁愿降薪也要留在欧洲参加更高水平的训练和比赛来维持自己的状态。这tm简直和国内的白斩鸡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国内是国家队保存实力,留着俱乐部,为了高收入出不出国都无所谓。

总结,如果说20多年前国足还能和日本五五开的话,现在就算是日本2队,国足是不是人家的对手都难说了。

总是好高骛远的学这学那的,最后样样通,样样松,一样没学会。抛开民族和历史上的偏见,我是真心觉得日本足球现在的模式和环境真的是够我们再学20年的,中超那么多的老板那么多的投入,为什么除了恒大没人好好的搞青训呢?我们那么多的学校,难道就不能多给孩子一点踢球的空间和时间么?难道天天死读书才是唯一的出路么?

中国人和日本人,身材特点差不多,可能我们的身高、身体对抗还要强一点,放着这么好的一个模板我们还需要学别人么?学学人家的青训和校园足球,10年或者20年,我们也是有希望的。




钢筋水泥123456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其实很多人会把中国足球和日本足球看做是同时起步,比如我们的甲A职业联赛和日本的J1职业联赛也都是在90年代初期开始,但20多年过去了,中国足球和日本足球完全向着两个完全不同的方向在发展。

以前在意识形态中还是有刻意矮化日本人的地方,但慢慢长大之后,才知道有些民族的强大确实有值得肯定的地方。

就像他们对待事情的投入程度以及对细节的把控,这可以是他们傲视整个世界的优点。

当然,那种所谓的谦虚倒让我觉得有些怪怪的,毕竟过分的谦虚也不是什么好事,凡是还是讲究一个平衡吧,而且他们也是崇拜强者的根本属性。

日本人虽然个子不高,可是他们看待一些事物还是很有远见。

就像他们很早就清楚日本人该如何更好的成为足坛佼佼者,本身在身材矮小的不利条件下,他们似乎剩下唯一的选择就是技术。

技术也成为了他们唯一看到希望的地方,所以,当这种定位确定之后,日本全国都往这个方向努力,所以现在可以说日本是亚洲技术最好的国家,甚至比一些欧洲国家还要细腻。

而我们呢?说的好听是现实主义,以现实的结果为导向,当日本足球的教练在拼命抓孩子基本功时,我们却在选材上偏爱大个子球员,像极了选篮球队。

当日本球员在升级到职业联赛时,停球这种基本功绝不会出现问题,而我们的决策者却制定了头球算两分的奇葩规则,不仅荒谬还游离在世界足坛的规则之外。

当日本足球到处在建造足球场时,哪怕是见缝插针,我们却打造了新一代的房地产市场红利。

这就是差距,随着时间的积累,差距也越来越大。

造成现在的这种局面绝不会怪到某个人身上,就像姚明回答记者应该由他来负责,可是整个国家的足球生态打造绝非一人就可以完成,篮球同样如此。

还是要更多的决策者明白,足球到底是属于什么?体制和技术是不是也不会太冲突?

更多的要不要追求足球运动本身,而不是一而再的违背客观的发展规律,让足球运动回归到正常的轨道上。

甚至不去管都比瞎管要来的更好。


思威特体育


造成中日足球巨大差距的原因我认为主要是两个方面:长远的规划和整体足球环境!

长远规划,持之以恒地耐心

日本足球在六七十年代的时候也经历过世界足坛谁强就学谁的时期,学习过德国、荷兰,但最终都无疾而终。直到巴西三次拿到世界杯冠军,彻底震撼了日本足坛,精湛的脚下技术,默契的配合让日本人看到了日本足球未来发展的方向。

由于历史原因,日本和巴西在民间交流频繁,从而为足球提供了便利,但此时的日本足球只能说是形似巴西。日本足球真正意义上的进步是从九十年代开始,1993年创立日本足球职业联赛,进一步确立了足球发展的目标和方向,日本足球大纲里有这样一条规定:

日本人受身材限制,所以必须从脚下入手,从启蒙训练时就必须强调传球和控球。

随后日本打入98年法国世界杯,为日本足球大发展开了一个好头,02本土世界杯上日本队历史性地进入世界杯十六强,此时的日本足球已经从形似巴西到神似巴西!



05年时日本足协提出日本足球百年梦想计划,大致内容就是2015年足球人口达到500万,2050年足球人口达到1000万,占日本人口的10%,再举办一次世界杯并获得冠军。到2019年日本足球已基本实现足球人口达到500万的目标,各项计划依然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

日本足球的长远规划很好的指明了日本足球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加之日本足球人十年如一日的持之以恒地努力造就了现在日本足球的强大。



社会整体足球环境

现在日本足球的整体发展环境已经相当成熟,以日本高中足球联赛为代表的基础赛事已经深入人心。已经举办了97届的日本高中联赛每年决赛的上座率达到四五万人,比赛场地是日韩世界杯的场地,对于十几岁的高中生来说在这样的氛围下进行比赛,对他们的一生都有重要的影响!

日本高中足球联赛每年有四千多支球队参赛,以每个球员为单位,代表一个家庭,整个的社会影响力是空前的,荣誉感、参与感让每一个人心中都无比骄傲。

有着这样完备的赛事体系,庞大的群众基础,造就了日本足球整体环境的无比的繁荣!



中国足球与日本足球的差距是全方位的,与其学德国、学意大利、学巴西不如静下心来踏踏实实学日本,找到适合中国足球的发展道路!


微足球


恒大已经年迈

尽管国足输球巳经是一种常态,但就是经不住大伙对足球的喜欢,必竞它是世界最受关注的第一运动。于是靠着许家印本来要打广告的必须开支,精明的他转身投向了的足球,不惜重金买最好最贵的外援和内援,这些年来恒大获得了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屹立于亚洲俱乐部的足球之巅。

岁月静好,时光流失。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外援已经换过了几茬,内援几乎还是国足的那几位大伽。应了哲学上的那句话: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援再好只能上三,而他们的好能否发挥,更多要靠内援的配合、支持、侧应、打援!但是无论那种运动要想有好的发挥,体能是基础的基础。从昨天内援表现看,他们的确巳经年迈到了有心杀敌,无力回天!包括外援保里尼澳、艾尔克森。

昨天的恒大遇到的浦和是这些年碰到亚洲俱乐部中最弱的对手。日本媒体《日刊体育》撰文称:“浦和红钻在11场正式比赛不胜后,终于在广州恒大身上尝到胜利的滋味,继7月6日战胜仙台之后,时隔三个月的时间,这是浦和第一次获得胜利。

然而就是这样的球队,在国人喜迎国庆的假期期间,浦和干净利落的两球世界波,取得了压倒性胜利,其实恰恰预示着中日足球的巨大差距,被添堵的国人愤怒了,于是像新官上任的陈主席“震怒”了,接下来的流程就是:个个都是事后诸葛亮,找替罪羊,找背锅峡,圈定几个罪人,杀鸡儆猴,以泄国愤。

但是就是不用脑想想,恒大的高光时刻已经过去,日本联赛保级的球队,干净利落地打败中超联赛第一的球队,该是告别当前巳经年迈的内援。要幺重复过去,继续花重金买进国内年轻好使的内援,这样可能立杆见影;要幺着眼长远发展,从娃娃抓起,建立层层年龄段的递队。作为俱乐部显然要采取前一种手段,以保证利益的短平快。


商振保


中日足球的差距很大很大,当日本队在世界杯上与欧洲豪强比利时死磕时,我们还在纠结12强赛上的失误;当日本的球员能够轻而易举地去欧洲联赛效力时,我们在疯传中国球员即将留洋的绯闻。最新一期的国家队名单中,在欧洲联赛效力的日本球员已经达到了19人,而我们只有武磊一个独苗。今年夏天,日本两位小将安部裕葵和久保健英分别加盟了巴萨和皇马。如今的日本队完全可以和欧美强队较量,而我们却开始“恐泰”。

那么中日足球的差距是怎么造成的呢? 不少人认为日本足球是90年代末期以后才崛起,但足球都是从娃娃抓起的,日本足球也不例外。他们在上世纪60年代就开始了现代足球之路。1964年奥运会第一次在日本举办,日本作为东道主必然想获得好成绩,于是他们聘请德国人克拉默担任国家队主帅,克拉默平日就非常注重基层教练员的培养和训练。奥运会结束后,日本足协开始组织全国足球联赛,首届冠军即是现在大名鼎鼎的广岛三箭。此后,全国性足球精英的挑选开展,在1968年,日本夺得了奥运会的铜牌。上世纪90年代,J联赛正式启动,同时校园足球体系也逐步建立起来。自1996年起,日本从未缺席世界杯。就这样,日本从远东弱旅成为亚洲一流球队。除了切实有效的政策外,日本足球始终坚持着朝一个方向发展,经历失败之后日本足球没有茫然失措。



而反观我们,直到现在全国完整的青训体系还没有成型,14亿人口的中国只有区区八千人是足球运动员。更不用说校园足球了,就我自身经历而言,我上高中时,学校只有周日早上的40多分钟是允许踢球的。而各地区的校园足球联赛也缺乏考核机制,我曾经调查过一个地区校园联赛的情况,可以用“乱”形容,就连小学生的比赛也有黑哨和默契球。长此以往,我们踢球的人会越来越少,会踢球的人也越来越少,我们的成绩也就越来越差。而对比日本,我们发现中国足球始终没有一个明确的方向,时而学英国,时而学德国,时而学意大利。而我们也不能正确对待失利,在成绩面前我们急功近利,想要短时间把成绩提上去。

于是,各类奇葩政策就陆续出台,从“头球进一个算两个”到挂牌转会制度再到奥运会前几个月的集训。出发点是好的,是希望出成绩的。但是我们似乎违背了足球本身的发展规律,它需要行动而非空想,需要培养而非干预。如果我们还是像往常那样输一场换一个教练,输一场改变一个思路的话。我想,即使我们有规划球员,也不能取得好成绩。近日,原上港足球俱乐部董事长陈戌源、前国脚高洪波、孙雯成为足协领导,希望在专业人士的带领下,我们能够踏上正轨。


足球小撕鸡


足球作为世界第一运动,在全世界有着广泛的球迷群体,在这些球迷群体中,中国的足球迷占了很重的分量,但是中国足球却差强人意。长久以来,很多方面都喜欢“中日韩”相互串联去讨论。但是世界杯或者说世界性的足球赛场上,只有日韩,没有中,确实一时半会让人难以接受。

日本队是一个充满血性和侵略性的国家,虽然人口少,但是对于足球同样敢拼敢抢,拥有足够的自信。国足全队23人,只有8人在国内踢球,15个均在海外踢球,哪怕就是坐在饮水机旁,他们也希望去足球强国历练。在日本队里面,有大量在欧洲踢球的球员。日本足球在基本组建上,就已经有比较完善的青训系统,新鲜血液源源不断。更重要的还是态度,他们希望去他国学习更先进优秀的技术。反观中国,哪里钱多去哪里,千万过亿合同漫天飞,在中超混的风生水起。在中国踢球是为了生存,豪车美女成群,膘肉缠身。

日本青训专家川岛和彦在一次表达了他眼中的中日足球的差距。目前,中日两国足球人口差距巨大。根据国际足联2010发布的统计数据,日本足协注册球员为104万,中国注册球员还不足一万人。据一份调查问卷显示,在青少年足球方面,日本小球员一年平均可以打100场左右的比赛。这在中国是不太现实的。

除此之外,在日本足球教练的人口数也很庞大。据2011年的相关资料显示,日本当时有将近六万持证的青少年教练员。然而,在中国这一数据只有1.05万名。日本成熟的青训体系,培养了日本一批批的球员。除了青训本身,川岛和彦还指出中国家长对孩子太溺爱,这也让中国青少年在足球方面的训练比较差。另外,中国孩子在训练中控球训练相对较少,教练也经常对孩子发脾气,种种因素造成了中国球员缺乏创造性和主动性。

有媒体也指出,中国足球一直没有发展起来的最主要原因还是对待足球太急功近利了!随着以恒大为代表的知名企业进入足球产业,大手笔的资金也涌进了中超联赛,对于中超大部分球队来说,其背后的金主都不差钱,这才有了之后以特维斯、胡尔克等大牌球星为代表的球员进入中超,但这些球员的薪水却可以排到世界足坛前10名,这与中国足球水平来匹配显现是非常不合理的,所以也导致国内转会市场产生很大虚高,甚至一些国脚级球员的身价都要高过一些欧美强援,日媒指出这样的发展畸形也是J联赛曾经走过的老路,所以中国足应该转向了。

实话讲,日本媒体的见解一针见血,他们并没有提到中国足协出台的一些政策,而是单单提到中国足球人更多的想走捷径,这显然对足球的发展非常不利,而且中国一直在强调抓好青训,但是抓青训的根本点是要有大量的青训教练作为支撑,中国的青训机构不比日本少,但是我们可以用到的青训教练却与日本相差十几倍,这是比较可怕的事情,所以足协的刀还是要用到刀刃上,还需要踏踏实实从基础开始做,才可以扭转目前的困境。

路要一步一步的走,饭要一口一口的吃,中国足球要想进步,就得从基础做起。基础打牢实了,上层建筑才能有发展。让我们再给中国足球一点信心,相信他们不会让广大球迷一次一次失望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