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起重擔,從春天出發山東發起九大改革攻堅行動

風雪擋不住春天的腳步。泰山腳下、黃河兩岸,已是春潮湧動。

  疫情撼動不了高質量發展的決心。17日,山東省舉行“重點工作攻堅年”動員大會,發起公共衛生應急管理改革、流程再造等九大改革攻堅行動,在全省激起強烈反響。

  在這個被疫情耽誤了行程的春天,在這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山東新舊動能轉換實現“初見成效”目標之年的春天,億萬山東人民聚力改革這個“關鍵一招”,如“挑山工”般肩負起更重“擔子”,邁著更快步子,向著高質量發展再次出發。


補短板築牢“防波堤”


  長江黃河,守望相助。在疫情防控阻擊戰中,作為人口大省、經濟大省的山東嚴防嚴控,全力保障醫療和生活物資供應,“搬家式”支援湖北,疫情防控形勢持續積極向好。

  心無備慮,不可以應卒。在這場“大考”中,山東也在自我檢視短板和弱項。

  “傳染病診療床位夠不夠?”“公共衛生現代化信息體系是否健全?”“應急物資儲備足不足?”針對尚存的問題和不足,山東發起公共衛生應急管理改革攻堅行動。“著力構建平戰結合、科學高效、功能完善的公共衛生和重大疫情防控體系。”山東省委主要領導在動員大會上提出。

  山東省發改委副主任關兆泉說,聚焦公共服務、社會治理、產業生態、基礎設施等4個重點領域,突出公共衛生、公共安全、應急體系、應急物資儲備、網絡安全保障、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應急供水保障、疫苗研發生產、醫療物資產業鏈建設和基礎設施保障,山東已謀劃提出了補短板、強弱項、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重點項目274個。

  線上問診、身份證無接觸識別、無人駕駛蔬菜配送車……在山東抗疫過程中,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作用凸顯。為進一步加快新技術應用,發揮大數據作用,山東提出一系列信息化、智能化建設舉措。其中,將積極推進國家醫療健康大數據北方中心建設,並在相關雲平臺上搭建公共衛生大數據運用平臺,實現醫療機構和疾控機構之間數據共享,有效提升監測分析和預警能力。

  “數字化技術的‘無接觸’效應,大大提升了防控的全流程、多角色、多場景協同效率。加快雲計算、大數據等‘科技新基建’對補短板、培育新經濟增長點意義明顯。”浪潮集團董事長孫丕恕說。

  吃一塹長一智,舉一還要反三。為提升群眾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進一步築牢各類風險“防波堤”,山東省提出,要把公共衛生應急管理的制度成果,及時推廣應用到防災減災、防汛抗旱、安全生產、能源安全、信息網絡等領域。


優環境打造“金招牌”


  在2020年這個特殊、關鍵年份,全國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實現“十三五”規劃目標圓滿收官,同時山東新舊動能轉換要實現既定的“三年初見成效”目標。

  肩扛重擔,又遭遇突如其來的疫情,損失和耽誤的“行程”如何補回?唯有擼起袖子幹起來、邁開步子趕上去。

  山東以更大勇氣和毅力改革攻堅,把流程再造作為衝鋒口,為企業發展成長打造更優營商環境,提供充足“陽光雨露”。

  “上午提交材料,雖然有些材料不全,但下午還是拿到了臨時衛生許可證。”說起政府部門的審批效率,山東博克化學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宋義伸出大拇指點贊。

  近日,博克公司申請生產84消毒液,雖然尚欠缺部分材料,但淄博市行政審批服務局通過“容缺”辦理、全程“幫辦代辦”等措施,當天就給企業頒發了臨時衛生許可證,待公司在規定時間內補齊材料後就可獲得正式許可證。

  幹部崗位的“存在感”,絕不是權力的“掌控感”;群眾的“獲得感”有多強,幹部的“存在感”才有多大……山東省發起的流程再造攻堅行動,要求放權更徹底、手續更精簡、政策更集成,數據更開放。其中,辦事環節、提交材料、辦理時限今年均要再減少一半。

  鍥而不捨,金石可鏤。據瞭解,為優化營商環境,近年來山東已累計削減省級行政權力事項4000多項,辦理時限、申報材料、流程環節均壓減30%以上,實現省級1209項事項全程網辦,1797項“最多跑一次”,去年全國工商聯開展的萬家民企評價營商環境中,山東省進入前6強。

  除了流程再造,山東還提出以開放倒逼改革、優化法治環境兩項攻堅行動,推動形成更高效政務體系,打造更優營商環境。

  如在法治方面,山東相關部門將在4月底前列出清單,明確“首次不罰”“首次輕罰”適用範圍,給予企業容錯改正機會;健全“接訴即辦”機制,設立應訴平臺,對企業訴求1個工作日內啟動核實程序,3個工作日內答覆。

  在開放方面,整體通關時間要再壓縮50%以上;自貿區全面展開112項試點任務,年內濟南、青島、煙臺等各片區都要形成3項以上在全國可複製推廣的創新成果;上合示範區要在國際物流、現代貿易、海洋合作等多領域形成制度亮點。

  激流險灘奮楫爭先,金盔鐵甲誓破樓蘭。山東省宏觀經濟研究院戰略規劃研究所所長劉德軍說,山東咬定優化營商環境目標不放鬆,持續改革、久久為功,務實高效、開放、法治的政府服務體系和營商環境正加速形成,為山東高質量發展起到有力的保障和助推作用。


活機制形成“新生態”


  春天總是給人希望。在這個季節裡,萬物復甦,自由競放。  

  高質量發展同樣需要各類生產要素物盡其用、各盡其能。山東提出發起人才制度改革、科教改革、財稅金融改革、資源環境領域改革、企業改革等攻堅行動,推動資金、土地、勞動者、科技等要素加速聚集、活力競相迸發。

  融資難融資貴頑疾如何緩解?山東發動一場全省金融機構“大動員”——實施企業金融輔導員制度,在全省金融機構優選3000餘名專業幹部,每3人組成1個輔導隊,每個輔導隊對口聯繫輔導若干企業。

  在科技領域,山東提出全面推行科技攻關“揭榜制”,面向全國全球徵集最優研發團隊、最佳解決方案。今年計劃實施的100項科技創新工程和科研攻關項目,除特殊項目外都要“張榜打擂”“比武招親”;同步推行首席專家“組閣制”、項目經費“包乾制”,讓科研人員集中精力攻主業。

  讓人才創業有保障,山東組建“山東人才集團”,提供全鏈條、全要素的人才創業支持;科研經費、支持企業創新等資金實行“一個口子”投入,變“雨露均霑”為“精準滴灌”;建設用地等資源要素方面,深化“畝產效益”評價改革,實行“要素跟著項目走”機制,新增建設用地指標一律不再“切塊”下達,“讓好馬吃上好料”;推動國有資本加快向“十強”產業、優勢企業、核心企業“集結”,用3年時間通過整合重組等方式將省屬國企數量壓減三成以上、資產效益提高三成以上……

  “高質量發展闖新路,最‘硬核’的還是要用足用好‘關鍵一招’。”山東社會科學院院長張述存說,山東針對高質量發展面臨的堵點痛點、短板弱項,以改革“藥方”推動“活血化淤”、強身健體,方向明確,效果可期。

  滄海橫流顯本色,烈火淬鍊始成鋼。齊魯“挑山工”,不畏山高路險,越是艱難越向前。隨著今春邁出的一系列改革步子逐步到位,山東經濟社會全面高質量發展定將“春山可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