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如何看待他人,如何影响他人,又如何互相关联的?


很久以前有一个人,他的第二个妻子非常爱慕虚荣而且还很自私。这个女人有两个同样爱慕虚荣且自私的女儿。但这个男人的亲生女儿却是个可爱又善良的姑娘。我们都知道,她就是灰姑娘。而灰姑娘从一开始就知道,她最好是照着吩咐做,默默忍受责骂,少去招惹她那两个虚荣自负的姐姐。到后来,多亏仙女的帮助,灰姑娘才得以脱离困境,前去参加一个隆重的舞会,恰恰是在舞会上,灰姑娘引起了英俊王子的注意。再后来,那个坠入爱河的王子在灰姑娘破破烂烂的房间里见到了这个非常不起眼的心上人时,竟然未能马上认出她。不可思议吧?这个童话故事让我们不得不承认情境所具有的魔力。当盛气凌人的继母在场时,温顺而不起眼的灰姑娘在这个情境中扮演的角色,与王子在舞会上遇到的美丽出众的灰姑娘可谓判若两人。家里的灰姑娘战战兢兢,而舞会上的灰姑娘神采奕奕,举手投足、一颦一笑自然大方。

什么是社会心理学?

让法国哲学家兼小说家萨特( Jean-Paul Sartre,1946)接受灰姑娘故事中的这个假定应该不成问题。他相信,我们人类“首先是情境中的生物”,“因为情境塑造了我们,决定我们未来的诸多可能性,我们便不可能独立于它而存在。”(PD.59-60,转述)社会是一门研究我们周围情境的力量的科学,尤其关注我们是如何心理学( social psychology)看待他人,如何影响他人的。更确切地说,社会心理学是一门就人们如何看待他人,如何影响他人,又如何互相关联的种种问题进行科学研究的学科。它通过提出那些激起我社会心理学中的重要问题我们的社交生活在多大程度上存在于我们的头脑之中?就像在后面的章节中会看到的那样,我们的社会行为并不仅仅取决于客观情境,还取决于我们如何对其进行主观建构。婚姻幸福的伴侣会把对方刻薄的言辞(“你就不能把它放回原来的地方吗?”)归结于某些外部因素(“他今天一定过得不怎么样!”)。婚姻不幸的伴侣则会把同样的言辞归咎于对方的品性问题(“他总是那么恶狠狠的!”),这样一来就不免以牙还牙,以眼还眼。不仅如此,由于一方预期可能会听到对方充满挑衅的言语,他们很可能自己也变得暴躁起来,这样便激起了他们所预期的对方的愤怒。就像我们还会看到的那样,人们总是预期教授的孩子肯定很聪明;富有魅力的人总是很热情;竞争对手总是不断制造麻烦,这些预期十有八九就会变成现实。社交信念同样也可以变成自我实现的预言。别人对我们的偏见或许也会反过来影响我们的行为。举例来说,或许有人把你的腼腆错认为不友善,故而怠慢冷落了你;这样的举动又惹得你对此人横加指摘;这样一来,你的言行便最终成为证实你确实“怀有敌意”的证据。如果要求你听命行事,你会以残忍的方式行动吗?纳粹德国究竟是如何构想并最终实施了那场对600万犹太人不可思议的大屠杀?这些恶行可以部分归咎于只是千万人奉命行事所致。他们把囚徒塞上火车,赶至拥挤的淋溶室,再用毒气毒死。人们怎么会采取这样可怖的行径?这些人还正常吗?

斯坦利米尔格拉姆( Stanley Milgram,1974)想一探究竟。因此,他创设了这样一种情境,在该情境中,要求实验者对一个学习一系列词语有困难的人不断施加高压电击。就像我们将在第6章中看到的那样,实验结果令人颇为不安:将近2/3的实验者完全服从了指令。

助人?还是助己?

在俄亥俄州哥伦布的一条街上,袋袋现钞从运钞车上滚下来,沿路撒下了200万美元。有些车主停下来帮着捡回了10万美元。从没有返还的数额来看,更多的人停下来帮了自己一把。随后当在旧金和多伦多发生了类似的意外时,结局是类似的:大多数钱进了路人的腰包( Bowen,1988)。在其他的事件中同样发现在1969年蒙特利人们把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占为己有尔的警察罢工期间;在1992年洛杉矶警察袖手旁观的骚乱中;在2003年的巴格达,在那段介于萨达姆·侯赛因绽治的终结与进驻、部署新军警之间的无警状态中。每一次,数以的“强盗们”都会进驻大大小小的建筑物,高高兴兴地把钱财物品洗劫一空。处么情境会让人们变得乐于助人或贪?是否某文化背景—一或许是小城镇和小村落一能更好地培养。

人类乐于助人的品质?

这些问题被一条共同的细线串连起来:它们都是关于人们如何看待彼此,如何影响彼此的。而这同样也是社会心理学关注的问题。社会心理学家所研究的便是态度与信念,从众与独立,爱与恨。社会心理学仍旧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我们不断提醒人们这一点,部分也是为自己对这门学科的一些问题还无法给予完整的回答寻找托词。但它的确是一门新兴的学科。第一个社会心理学实验不过是在80年前才被公之于众(1924)。直到20世纪30年代,社会心理学才有了现在的雏形。而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由于心理学家在研究说服与士兵士气之间关系方面的卓越贡献,社会心理学才开始成为像现在这样一门生机勃勃的学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