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过疫情“寒冬”迎接“春暖花开”

<table> 熬过疫情“寒冬”迎接“春暖花开”

疫情终究会过去,人们对旅游的需求不会消失。

/<table><table> 熬过疫情“寒冬”迎接“春暖花开”

景区正趁这段时间改善环境,准备迎接回归的客流。

/<table>

惊蛰一过,汕头的大小街道上满是繁花锦绣的景色,汕头市旅游协会会长黄庆文却无暇欣赏——他更期待汕头旅游业的“春暖花开”。

1月24日以来,汕头全市旅游企业暂停经营活动,多家旅游景区(点)暂停对外开放,大型旅游度假区、A级景区暂停一切大型活动。本该是旅游业的旺季,就这样戛然而止。

但旅游“寒冬”已逐渐回暖。2月22日,丹樱生态园恢复对外开放,金寿生态园、青澳湾等景区也陆续开放接客……因疫情而“停摆”了近两个月的旅游业,正在渐渐“苏醒”,恢复“生机”。

黄庆文如是说:“面对疫情影响,旅游产业也遭受重创。相信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稳中持续向好,只要提振信心,用心耕耘,咬咬牙坚持下去,汕头旅游市场一定会迎来新的春天。”

现状▶▷

旅游行业陷入停滞

一场突发疫情打乱了很多人的出游计划,也让上满发条迎接春节旺季的旅游企业瞬间“冰封”。

汕头的黄先生原本计划在大年初四带着妻儿自驾到福建东山岛旅游,但是疫情让他打消了念头。出游变成宅在家里陪妻子“煲剧”、陪儿子读绘本。

“这次疫情恰逢春节旅游旺季,给旅游业带来了极大的打击。”从事多年旅游经营的乐观国际旅行社副总经理陈国柱告诉记者,乐观国际旅行社于2月10日暂停经营活动。“疫情让整个旅游行业陷入了停滞,影响估计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经营活动一暂停,退团、退款随之而来。陈国柱说,由于疫情,已成团的旅游团队停止发团,部分先行垫付的款项将无法收回,造成了巨大损失。春节以来,他几乎每天都要处理大量的退款订单。家里的环境让他无法安心工作,他就到公司来,努力用最佳状态应对退款、退团的巨大资金压力与集中的客户诉求压力。

尽管如此,收入消失,房租、工资等刚性支出却少不了。陈国柱认为,许多旅游企业现金流正在枯竭,甚至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口,“乐观国际旅行社管理层也正为接下来每月的房租、工资支出发愁。”

各大景区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每天早上9时,打开电脑,李瑞开始分析处理昨天的运营费用数据。作为汕头市濠江区丹樱生态园景区的运营总监,春节至今,李瑞的脚步还未停过,她几乎“长”在景区内。

“自开园后,尽管渐渐有游客前来游园,一天的营业额仍少得可怜。往年春节7天长假,景区的营业额可达300多万元,今年的可谓惨淡。”李瑞直言,近期的每一天,她时常在焦虑中度过。

“往年春节,我们都会邀请艺人来景区表演舞龙舞狮、高空杂技等绝活;春节前也会加大宣传力度,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造势,目的也是为了吸引更多客流到景区游玩消费。”李瑞坦言,因为疫情,丹樱生态园不得不闭园暂停营业,而在年前已“砸”出去的广告定金、演艺邀请定金统统打了水漂。

自救▶▷

趁这段时间打磨产品改善环境

尽管如此,旅行社和景区仍采取各种方式积极“自救”,做好迎接“春暖花开”的准备。

据陈国柱介绍,虽然旅行社暂时停工,但这段时间他们一直在加强社内员工的沟通和交流,通过召开线上会议,对员工进行业务培训,增强大家的信心;同时还对旅游产品进行打磨,希望疫情过后有更符合市民需求的旅游产品。

在疫情发生之前,李瑞已经摩拳擦掌打算让景区的营业额翻一番,不料“计划赶不上变化”。她并没有因此而消沉下去,而是随机应变,谋划扩建餐厅、增加菜品、提升服务质量、增加园区娱乐项目等,希望接下来以此吸引客流回归。

李瑞预计,疫情过后,游客将更在意旅游景区的健康、养生和娱乐功能。对此,丹樱生态园将根据游客需求举办“稻田菜园认购”等活动,届时,游客来这里可以观光,可以采摘,可以体验丰收的喜悦,还可以购买特色农产品,让久宅的心放飞到田野里。

丹樱生态园董事长翁原告诉记者,园区不仅四季有花、四季产果,接下来还准备建设特色民宿,修农产品展示厅。游客们可以在这里休闲度假、农业体验、健康养生,让市民游客在家门口就能感受“诗和远方”。

汕头市大家国际旅行社董事长黄智高则认为无须抱“悲观”心态,他依然看好旅游行业这一“朝阳产业”。一场疫情不会轻易让这个行业的属性特征彻底改变,旅游业遭受重创已是既定事实,旅游从业人员也未必要因此失去信心,应善于发现新形势、新业态的内在联系与规律。

“非常时期,旅游企业除了要调整好心态,还应在线上加强对员工职业素养的培训,多开发其他与旅游相关的产品,比如研学旅行、定制旅游及碎片化产品等。”与此同时,他本人建言汕头继续加强宣传推广自身城市形象和名片,发挥汕头“国家森林城市”新名片的优势,在疫情结束后吸引更多来汕康养、短期内居留市场的培育,做好准备迎接“报复性旅游”的到来,系统激活汕头旅游业态。

期盼▶▷

出台失业救济政策帮助困难员工

由于疫情防控形势呈现积极向好的态势,加上连续晴好的天气,许多汕头市民纷纷走到户外感受春天的美好。

汕头旅游业如何迎来新的“春天”?在汕头市旅游协会秘书长林钦亮看来,让更多旅游企业挺过寒冬,首先需要各方面对旅游业有更多的关爱支持。在税费减免缓交、支持程序简化、资金和信贷支持和人员培训等方面有更大的力度和更多样的方式,帮助旅游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熬过“寒冬期”。

“由于旅行社还未全面复工,许多员工没有收入,等同于失业。如果政府能够通过评估、出台与失业救济金有关的政策,使得因疫情失业的人能维持一定的生活水平,无疑将是雪中送炭。”林钦亮表示,疫情期间,协会也在主动发挥桥梁作用,除了及时将上级政策和指引传达给各旅企,还积极通过微信工作群向各旅企发布相关培训视频,鼓励企业和雇员共渡难关。

2月11日,汕头市文广旅体局制定《关于暂退部分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的办理流程指引》,部分旅行社可暂退现有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交纳数额的80%。陈国柱告诉记者,这项举措固然可以暂时缓解旅企燃眉之急,效果也“因企而异”。他期待政府能够积极借鉴外地城市好的经验,出台更多旅游业专项扶持政策,帮助旅游业平稳渡过难关。

冬将尽,春可期。黄庆文对疫情后的旅游业表示看好:“2003年‘非典’后,旅游业实现爆发性发展。我对疫情后旅游业的发展仍然充满信心,相信在政府和企业共同努力下,汕头旅游业一定能够迎来‘春暖花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