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的最終結局是什麼?或許,就隱藏在她自己的寫的那首詩裡面

導語:《紅樓夢》中,林黛玉與薛寶釵用了同一首判詞:“可嘆停機德,堪憐詠絮才。玉帶林中掛,金簪雪裡埋。”其中的“玉帶林中掛”前三個字倒過來唸就是“林黛玉”。

黛玉的最終結局是什麼?或許,就隱藏在她自己的寫的那首詩裡面

但紅樓夢作者擅長用“雙關暗合”的手法,所以,其中的“玉帶”也可以理解為“權貴”。畢竟,“腰橫玉帶”的都不是平常人,均應是王侯將相、皇親貴胄之流。所以,要說林黛玉嫁給了某位王爺因此產生“牽掛聯繫”也未可知。

最重要的一條線索是黛玉自己寫的一組詩《題帕三絕》,在這組首詩裡,隱約透露出黛玉的命運歸宿並非是未婚夭亡,而是遠嫁他鄉了。

黛玉的最終結局是什麼?或許,就隱藏在她自己的寫的那首詩裡面

1、題帕三絕藏玄機,命歸黃泉存嫌疑,倘若未婚身先喪,哪來回顧憶往昔?

寶玉協助蔣玉菡出逃忠順王府被找上門,後又有金釧兒“因寶玉強姦未遂”而投井、賈政盛怒之下把寶玉打個半死。寶玉養傷期間,不能日日到黛玉這裡探望,黛玉也不便探望過頻引人非議。因此暗暗憂心牽掛不已。

寶玉深知黛玉的心思,便打發晴雯贈給黛玉兩方手帕,安撫其心,表白心跡。黛玉心領神會、神往不已。感慨之餘,在手帕上寫下了《題帕三絕》。

黛玉的最終結局是什麼?或許,就隱藏在她自己的寫的那首詩裡面

第一首:眼空蓄淚淚空垂,暗灑閒拋卻為誰?尺幅鮫綃勞解贈,叫人焉得不傷悲!

第二首:拋珠滾玉只偷潸,鎮日無心鎮日閒。枕上袖邊難拂拭,任他點點與斑斑。

第三首:綵線難收面上珠,湘江舊跡已模糊。窗前亦有千竿竹,不識香痕漬也無?

個人認為,這三首詩是在不同的環境和不同的時間段寫的,絕非是黛玉一氣呵成。因為這三首詩的意境和語境完全不同。尤其是最後一首詩,明顯地表達了一種對“前塵往事的思念和追憶之情。”

黛玉的最終結局是什麼?或許,就隱藏在她自己的寫的那首詩裡面

2、時過境遷不堪追,偷灑珠淚卻為誰?

黛玉的第一首詩,表達的心境是感激與感慨,她既欣慰又欣喜,這是剛收到寶玉手帕時的心情,寶玉的心思黛玉心領神會、欣慰不已。原來,自己的心思寶玉全知道,寶玉的心思也跟自己是一樣的。總算沒白辜負自己對他的一片痴心。

黛玉的最終結局是什麼?或許,就隱藏在她自己的寫的那首詩裡面

於是才寫下了第一首:“眼空蓄淚淚空垂,暗灑閒拋卻為誰?”前兩句意思是:自己平日裡總因他流淚,總不放心他,如今看來,竟是多慮了,這淚也是白流了。早知他是這份心思,自己又何苦白白流那麼多眼淚?

後兩句:“尺幅鮫綃勞解贈,叫人焉得不傷悲。”這兩句充分表達了黛玉當時喜極而泣的心情,原來他與我想到了一處,我的痴心他總算懂了。黛玉被感動得熱淚滾滾,所以才有了後兩句。

黛玉的最終結局是什麼?或許,就隱藏在她自己的寫的那首詩裡面

第二首:很明顯是黛玉確定了寶玉心意後,自己複雜而微妙的感情變化,患得患失,憂心不已,雖已確定了彼此的心意,怎奈卻沒有一個肯出來為兩人做主的人。這件事終究會怎麼樣呢?還依然是個懸念。

因這種事難以啟齒、無法抒懷,令黛玉寢食難安,只能夜裡偷著哭。此時的黛玉,應該依然住在榮國府裡,這個階段既幸福又煎熬。

3、終是姻緣天註定,回憶往昔徒傷悲

第三首:該詩的環境與語境明顯變了,且看“綵線難收面上珠。”這裡的“綵線”我的理解是:用彩絲織成的手帕,“難收面上珠”是說這手帕擦不盡臉上的眼淚、吸收不完。

黛玉的最終結局是什麼?或許,就隱藏在她自己的寫的那首詩裡面

第二句更是直指自己當初在榮國府、大觀園裡作為“瀟湘妃子時”的那一段美好時光。但“已模糊”,很顯然是“往事已矣,時過境遷。”於是才有了這句“湘江舊跡已模糊”。

後面兩句更是畫龍點睛、直指主題:“窗前亦有千竿竹,不識香痕漬也無?”意思是,雖然現在我的窗前“也有”千竿竹,但它們卻已不是“湘妃竹”,連湘妃竹的“眼淚痕跡”都找不到。所以,它們並不懂我,亦不知道我是為誰而哭。同樣的竹子,此竹非彼竹,行同意不同。

黛玉的最終結局是什麼?或許,就隱藏在她自己的寫的那首詩裡面

這首詩,表達了非常強烈的思鄉之情,懷念過去,回憶往昔。可惜,白駒過隙滄海桑田,現在一切都不一樣了,再也回不到過去。

根據這首詩,可以推斷出黛玉的結局並沒有婚前夭亡,而是迫於壓力嫁給了某位權貴。最大的可能是北靜王,畢竟北靜王曾兩次通過寶玉之手轉贈黛玉“信物”。唯一與黛玉有“掛牽”的人就是“腰橫玉帶”的北靜王。也合乎黛玉的“玉帶林中掛。”

黛玉的最終結局是什麼?或許,就隱藏在她自己的寫的那首詩裡面

而且,寶玉在與黛玉一起看《西廂記》時,曾因一句“淫詞豔曲”惹得黛玉生氣要“告訴舅舅去”,嚇得寶玉連連作揖說:“好妹妹,就饒過我這一次,我再也不敢了,若再這樣,就讓我掉進河裡,被癩頭黿吞了去,變個大王八,等你做了一品夫人、病老歸西的時候,我給你馱一輩子碑去。”

黛玉的最終結局是什麼?或許,就隱藏在她自己的寫的那首詩裡面

這番話也暗示了黛玉“結婚”,而且新郎不是寶玉。寶玉被“癩頭黿吞去”,暗示將來會被癩頭和尚度化出家。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黛玉在榮國府葬花的行為,就寓意了“埋葬自己的初戀與情感”,是相對於“衣冠冢”的“靈魂冢”。雖後來被迫另嫁他人,但卻如行屍走肉一般,因為她如花一般的美好戀情,早已埋葬在了榮國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