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的那些事儿一四气

我国医药的发生和发展,是祖先在与大自然做斗争中创造了原始的医药。最初人们在寻找食物中,并不知道哪些食物是可吃的,哪些东西足有毒的,只是在许多人反复尝试各种动物、植物、矿物之后,才发现有些食物吃后,发生头晕、麻木、昏迷、呕吐、腹泻,甚至死亡等现象。同时,又发现有某种创伤病痛的人,吃了某种植物或动物以后,痛感减轻,甚至消除,人们逐渐有了识别某种植物和动物,能否食用和治疗某种疾病的经验。经过长期的积累,认识了大量有治病作用的植物和动物,这就是中药的起源,是劳动人民在与大自然和疾病的长期斗争中,经过许多曲折和反复,付出很大代价甚至牺牲许多生命才总结出来的。

今天介绍中药的四气。

四气又称四性,是寒、热、温、凉四种药性,由于疾病分寒症和热症。所以一般来说,能治疗热症的药物,大多属于寒性或寒凉性药,如寒性的黄连、黄柏都可以清热解毒;能治疗寒症的药物,大多属于温性或者热性药,如热性的附子、干姜都能温中散寒;对于寒热夹杂的病症,则应寒热并用。温与热,凉与寒,只是有程度上的差异。温次于热,凉次于寒。寒凉药多具有清热、泻火解毒作用,常用于阳证热证;温热药多具有回阳、救逆、散寒等作用,常用于阴证寒证。

此外,还有平性药,是指药性比较平和的药物,其中也有偏凉或偏温印,基本上也属四气之内范围。

总之,四气根据药物作用于人体后,所发生的不同反应和治疗效果,而作出的概括性总结,在临床应用中,辩证论治,讨症下药,达到治未病和治病目的。

中医药的那些事儿一四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