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首次開行“集並運輸”中歐班列,運行時間縮短3-5天

三湘都市報3月19日訊(見習記者 周可 通訊員 黎磊 彭棠)3月18日12時34分,三列編組分別為41、41、42個40英尺集裝箱的中歐班列從長沙北貨場依次啟程,一路向白俄羅斯駛去。3天后,這三列班列將在滿洲里口岸換裝,合併為兩列各62個40英尺集裝箱的班列,繼續發往白俄羅斯。這是湖南地區首次開行“集並運輸”中歐班列,全程可縮短3-5天時間。

湖南首次开行“集并运输”中欧班列,运行时间缩短3-5天

長沙發送中歐班列增長130.4%

因疫情影響,很多企業其他物流方式遭受重創,物流成本提高3-5倍,物流時間大幅延長,導致原料運不進、產品出不去,面臨違約和產業轉移風險。作為鏈接“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特別是歐亞經貿往來的重要物流通道,疫情期間,中歐班列(長沙)基本不受影響,進入2月份後基本實現每天發送1列。

自2020年1月1日以來,截至3月18日,長沙北貨場共發送中歐班列55列,較去年同比增130.4%。回程班列6列,較去年同比增長50%。

湖南首次开行“集并运输”中欧班列,运行时间缩短3-5天

“集並運輸”提高中歐班列運能

為滿足企業復工復產和“湘貨”出口的迫切需求,3月起,廣鐵集團與中鐵集裝箱公司啟動了湖南地區“集並運輸”中歐班列的開行工作。

據廣鐵集團貨運部門相關負責人介紹,因中俄和中哈鐵路間的軌距、運輸工況和編組長度存在差異,各地發往口岸的中歐班列需在國境站根據終到站不同重新換裝和編組。如貨主張先生介紹:“以前我發到明斯克的貨物,國內裝車標準是41-50個集裝箱一列車組,和境外60-80個集裝箱一列車組標準不同,到達口岸後,最少要湊齊60個到達明斯克的集裝箱後,才能繼續開行,在口岸作業環節多,停留時間長。”

所謂“集並運輸”即一種新型運輸組織模式,對於新開行的“集並運輸”中歐班列,廣鐵集團按同一到站提前組織貨源,同一日期統一組織發車,同一條件沿途優先放行,口岸提前準備車輛直接換裝,避免因終到站不同造成換裝作業效率下降。如此一來可壓縮3-5天的口岸作業時間,提高中歐班列運能。

廣鐵集團表示,下一步,湖南地區的“集並運輸”中歐班列將保持常態化組織,每週穩定組織開行1到2個批次,為湖南地區企業復工復產及貨物出口的提供充足運力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