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約旦到黎巴嫩,以色列如何追擊巴勒斯坦人?

1964年,巴勒斯坦解放組織(以下簡稱巴解組織)在耶路撒冷成立,這個組織是阿拉伯國家聯盟正式成員,代表巴勒斯坦官方。

第三次中東戰爭後,約旦軍隊撤出約旦河以西巴勒斯坦的領土,巴解組織跟著撤到約旦,將總部設在約旦首都安曼。

巴解組織旗下有多支游擊隊,也控制著難民營。巴解組織的游擊隊經常跨境襲擊以色列,往往遭到以軍加倍還擊。以色列炮火可不會區分巴勒斯坦人或約旦人,火力無差別覆蓋,這讓約旦苦不堪言。

巴解組織鳩佔鵲巢,他們開著裝有重機槍的皮卡在安曼街頭招搖過市,就像佔領軍一樣,騷擾、強迫本地居民為其捐款。約旦國王侯賽因陷入兩難境地,巴解組織對約旦穩定構成巨大威脅,但如果武力驅逐,勢必疏遠約旦的巴勒斯坦人和整個阿拉伯世界。

從約旦到黎巴嫩,以色列如何追擊巴勒斯坦人?

1970年,巴解組織要求約旦建立國民議會,代表中必須有巴解組織的人,這讓侯賽因國王忍無可忍,雙方在安曼爆發軍事衝突。

這一年巴解旗下的“人民陣線”,在同一天的不同地點,先後劫持5架國際民航班機。其中三架:環球航空741號、瑞士航空100號、英國海外航空775號,劫持到約旦的道森機場。巴解組織這下捅了馬蜂窩,美國和以色列強勢介入,美軍連空降師都枕戈待旦。約旦軍隊獲得強大後援,將巴解組織趕出約旦。

1971年,巴解組織殘餘與大批巴勒斯坦難民湧進黎巴嫩南部,在這裡又重演在約旦的那一幕。巴解組織為何選擇黎巴嫩,因為這裡軍閥割據,籠罩在戰爭的陰雲下,很適合巴解組織的發展。黎巴嫩各方勢力錯綜複雜,以軍事力量而論,最大的有四家,分別是基督教馬龍派的長槍黨,伊斯蘭教遜尼派的未來陣線,伊斯蘭教什葉派的真主黨,敘利亞軍隊。

長槍黨背後是西方基督教的力量,未來陣線背後是沙特,真主黨背後是伊朗。敘利亞軍隊進入黎巴嫩,這是有歷史淵源的。一戰後敘利亞是法國的殖民地,當敘利亞獨立時,法國從敘利亞挖出黎巴嫩這塊自留地。後來黎巴嫩獨立,敘利亞時刻不忘收復故土。敘利亞軍隊越過前黎巴嫩山脈,佔據貝卡谷地,控制黎巴嫩最大的農業區。

從約旦到黎巴嫩,以色列如何追擊巴勒斯坦人?

自巴解組織進入黎巴嫩南部,這個地區就有五方大的勢力,各佔地盤,各有軍隊。但是巴解組織把以色列招惹過來,情況更加錯綜複雜。

1975年,黎巴嫩爆發內戰,各方勢力混戰15年之久。以色列一開始就想趁亂介入戰爭,剷除對以色列不利的勢力,但有兩個方面的壓力。第一是以色列還佔著埃及的西奈半島和敘利亞的戈蘭高地,如果以色列參戰,這兩個國家很有可能背後捅一刀。不過黎巴嫩的敘利亞軍隊本來就是以色列的攻擊目標,只有埃及才是以色列最忌憚的。於是以色列決定用西奈半島,換取埃及承認。

1979年,伊拉克與伊朗的兩伊戰爭爆發。在美國總統卡特的撮合下,以色列與埃及在美國首都華盛頓白宮簽訂合約,以色列同意歸還西奈半島。埃及付出的代價有三條:以色列船隻可自由通過蘇伊士運河;蒂朗海峽和亞喀巴灣為國際航道,以色列可自由進出;埃及承認以色列是正式國家。

卡特總統很有意思,一邊蠱惑伊拉克向伊朗開戰,一邊調解以色列與埃及的矛盾。卡特執政只有四年,期間做了不少大事,和我國建交,將巴拿馬運河移交給巴拿馬,蠱惑兩伊戰爭開戰,調解以色列與埃及的矛盾,他也在2002年如願獲得諾貝爾和平獎。

從約旦到黎巴嫩,以色列如何追擊巴勒斯坦人?

埃及是第一個承認以色列的阿拉伯國家,這對以色列來說極為重要,埃及也因此被阿拉伯國家認為是背叛者。

1982年,以色列終於從西奈半島撤軍,但他們卻佔著亞喀巴灣的港口塔巴。以色列在亞喀巴灣的海岸線很短,只有埃拉特一個港口,如果佔據塔巴,就有兩個港口互為犄角。

1989年,埃及再讓一步,與以色列簽訂協議。以色列撤出塔巴,埃及又付出兩個代價:以色列公民不要簽證可自由進出塔巴;埃及向塔巴的旅館和度假村的以色列老闆支付賠償費。

至於巴勒斯坦的1.12萬平方公里領土,以色列至今仍不同程度控制著。還有敘利亞的戈蘭高地,因為威脅到以色列在胡拉谷地和太巴列湖的安危,以色列至今未歸還。

從約旦到黎巴嫩,以色列如何追擊巴勒斯坦人?

1982年這個時間點,以色列從西奈半島撤軍,埃及忙於接管故土,無暇理會以色列出兵黎巴嫩。同一年,足球世界盃在西班牙舉行,意大利奪冠,首次參加世界盃的馬拉多納被紅牌罰下。在南大西洋,鐵娘子撒切爾夫人揮師南下,英國與阿根廷的馬島戰爭打響。在波斯灣,伊拉克與伊朗的兩伊戰爭如火如荼。這年世界的焦點不在黎巴嫩,以色列乘機發難。

以色列出兵的藉口,是英國倫敦的以色列大使遇刺,是巴解組織所為。以色列主要目標是巴解組織,次要目標是敘利亞軍和其他有威脅的勢力。戰爭總共進行約三個多月,邊打邊談。以色列早期大獲全勝,佔據貝魯特等大片黎巴嫩領土,但後來城市遭遇戰損失也不小。以色列傷亡約2千,巴解組織和敘利亞傷亡約7千。巴解組織的游擊隊總部遷到非洲突尼斯,龐大人群被迫分散至約旦、敘利亞、伊拉克、突尼斯、蘇丹、阿爾及利亞、也門等阿拉伯國家;貝魯特的敘利亞軍隊也撤回貝卡谷地,仍然佔據黎巴嫩東半部分疆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