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过后那些将死的企业何去何从?这一技术或将救他们于水火

疫情之后百废待兴,国内的各行各业都开始逐渐恢复运转,但是疫情期间给很多行业带来的伤害很难在短期内得到恢复。为了应对疫情带来的后续经济影响,近来中央与地方不只是纷纷出台政策推进经济发展,许多技术落地也在纷纷跟上。

为了扶持一些受到重创的企业,3月1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发布《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方案》。方案指出,为助推中小企业通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赋能实现复工复产,重点任务之一是,要夯实数字化平台功能,打造工业APP测试评估平台和可信区块链创新协同平台,为中小服务商和中小企业提供测试认证服务。

区块链技术的使用在此次疫情中尽管并不算突出,但是区块链本身的特质对于企业,尤其对中小企业是有非常大的益处的。

此次疫情对于中小企业最大的影响就反映在资金问题上,中小企业的资金主要来源于股东出资或者银行贷款,对于银行来说,企业的业务能力与资金流转情况是需要重点考察的,但是中小企业本身受到大环境的影响就比较大,比如在此次疫情中,很多实体企业完全无法运作,又缺乏资产作为担保,企业的偿债能力自然也就相对较弱,银行方面能够给予的贷款救会受到较大限制,那么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帮助中小企业提升在银行方面的“信用等级”呢?

区块链技术就可以,如果采用区块链技术,核心企业“上链”后,买方的真实交易背景连同付款承诺生成一笔笔应收凭证,由卖方认领后,成为可流转、可融资的资产,这就无形中为企业“上征信”,使得银行在向企业借出贷款时,能够得到更有效更真实的记录,方便银行知道企业真实的偿还能力,降低银行贷款风险,也使得一些有实力的企业更容易获得资金。

中国社科院经济所副研究员林盼撰文指出,特殊时期,可鼓励国企或知名民企发挥龙头作用,积极采用区块链技术,解决信息共享过程中的隐私保护、数据确权问题,为关联中小企业增信,协助融资。政府也应进一步加强与企业、行业组织、产业园区之间的协同合作,构建政府、企业、银行和保险公司共同应对疫情、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生态系统,谋求多方共赢,携手度过难关。

当然,区块链的适用场景不只限制于此,从此次防疫抗疫的情况中,区块链的适用范围很广,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主任许英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此次疫情让劳动密集型和仍采用传统管理经营方式的制造企业进一步拥抱工业互联网,将推动5G、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应用,特别是在医疗与健康产业的应用,智能制造也将迎来发展机遇。

此前,原国家开发银行副行长高坚也在演讲中表示,区块链技术最初是为比特币量身订做的,但是这个底层技术其实更适合金融,所以区块链技术可以与大数据、云计算、5G通信等各个领域结合起来,推动金融科技和金融革命的发展。

有一句话叫“万物皆可区块链”,这并不是说区块链真的无所不能,它本身还是需要很多其他技术的配合,但是在很多行业,区块链的加入将彻底改变整个行业的现有样貌,打破行业间的“信息孤岛”。

也许你不信比特币一定是好东西,但你应该相信区块链是好东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