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的焦虑:何去何从

前一段时间,由于连续写过几篇关于银行变革的文章,业界一些朋友戏称我在唱衰银行。其实,作为银行从业者,我始终是最乐观的银行看好者,作为国民经济的命脉,银行有着百劫不亡的理由,但身在其中,对变革的压力笔者也有着更深切的感受。

银行确实风光过

银行是经济的晴雨表。经济上行时期,所有银行的日子都红红火火,以至于一些银行“利润多的都不好意思说”。经济增速减缓回落,水落石出,一些裸泳者免不了面临尴尬。经济的周期就是银行的周期,这些并不意外。由于有着以丰补歉的机制,大多数的银行都可以扛过经济的寒冬。

中国银行业的资产利润率多维持在百分之一点左右的水平,这一水平与过去的利率管制有一定关系,存贷款的利差基本可以保证银行的盈利能力。所以,很长一段时期,只要有一张银行牌照,并保有一定的业务规模,银行都可以稳赚不赔。

银行的焦虑:何去何从

以前,银行基本上也没有关张的压力,即便经营不善,最后还会有政府兜底的机制,存款人的利益最后由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托底,坏账也会被专门机构收购,所以,客户对银行也不甚挑剔,就近、方便、能满足业务基本需求就行,客户对银行的选择性并不强。

最重要的一点,是银行的业务是垄断的,具有排他性,很长一段时期,存款、贷款、支付结算都只有银行能够办理,其他机构和个人不得涉足,否则就是违法犯罪。

银行的焦虑:何去何从

过去,银行还是国家财政经济链条的重要一环,经济政策调整,政府有时也会投鼠忌器,顾虑银行坏账率的变化影响到财政收益和GDP增长率,反过来,商业银行在经济政策的制定中有着一定的话语权。

更致命的是,过去社会融资长期依靠银行这一间接融资渠道,银行在资金的分配上拥有实际决定权,所以,一定程度上说,银行是经济运行的超级关联者。

确切的说,彼时银行不是企业,是一个经济机关,银行不会死,也不能死,所以一些人常说,银行哪来的生存之忧?

银行真的有些不好过

这几年,一切都在悄然改变。

被称为“互联网金融元年”的2013年最先打开了缺口,对破冰搅局的“宝宝”一族,政府给予了默许放行,低门槛的大众理财热情被唤醒,传统的金融业务不再是银行的专属地盘,理财、众筹、P2P、还有互联网支付,都举起榔头挖向银行的墙角。

利率市场化、大额存单制度的出台,给遇到挑战的银行又浇了一盆冷水,竞争的加剧直接增加资金成本。市场化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演变成价格战,存款利率高、贷款利率低就有价格优势,拼的是成本控制和盈利空间,这方面,银行和新生金融机构的差距是明显的。

作为银行改变收入结构突破点的中间业务,其收费也面临越来越严格的监管和整顿。正如总理要求电信企业提速降费一样,银行收费也在总理要求“能降尽可能降”之列,利差收窄,改善收入结构和盈利模式的转型受阻,收费的严控,对银行来说无疑于雪上加霜。

银行的焦虑:何去何从

银行自身的业态也在发生变化,传统银行业也降低了门槛,从村镇银行、小额信贷公司、互助合作金融机构、消费信贷公司到民营银行的完全放开,银行业自身也面临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城商行和农商行的快速发展已经打破了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等少数几家银行“左右天下”的格局。

银行业的脱媒也更加严重,不仅证券市场融资规模越来越大,债券市场、新三板都在不断扩容,民间借贷浮出水面,间接融资的市场挑战空前。

银行的焦虑:何去何从

最具象征意义的是存款保险政策的出台,国家信用和银行信用切割之后,银行业已经不仅仅是“机遇与挑战同在”了,对一些经营不善的银行来说,存款保险政策的出台就是一张“准死证”,银行生死存亡只能靠自己去市场上扑腾了。

银行的日子确实不如过去好过,经济转型的压力,已经使一些银行初显疲态。

银行还能不能任性

银行的强势地位改变的太快。几年的时间,银行已经由资金供给者和资源分配者的“大佬”地位逐渐回归到中介的定位。银行似乎注定要走下坡路了。

如果支付结算牌照完全放开的话一定是这样的。银行一旦失去支付强势地位,资金就会在其他机构沉淀,就会在银行“体外循环”,银行的既有优势就会彻底丧失。

但事情很快发生了变化。近年火热的互联网金融开始刹车。不仅非银行支付被定位为“小额、快捷”,处于辅助地位, P2P等平台资金也要回到银行“存管”,第三方支付都必须回归银行账户体系,加之银行独享的“存款业务”专利,银行在变革和竞争中赢得了喘息之机。

银行的焦虑:何去何从

“鲇鱼”的使命已经完成。“辅助”的机构事实上又回到了给银行打工的境地。

保护银行的利益也许是经济转型的需要,银行经历剧变显然对经济没有好处,但是变革已经不可逆转,银行任性的日子不会再有了。

银行的焦虑:何去何从

就连一向竞争不太充分的农村金融市场也被逼到了家门口,电商的下乡和网贷的进村,使农村金融机构也面临着市场分流压力,好在他们是主场作战,有人缘、地缘和价格优势。从农民目前可以得到资金支持的渠道来分析,无论民间借贷,还是网贷,成本都要比传统金融机构高出很多。与外来的金融机构角逐,传统的农村金融机构还有时间备战。

问题是,连农村这个过去一直被认为“风险大、成本高、收益低”、许多金融机构不愿问津的市场都开始风生水起,银行,还能有轻松的日子吗?

银行,想说爱你不容易

互联网金融对银行的冲击虽然暂时被限定在一定的范围和幅度之内,但其对银行的改变却是巨大的。

存款的流失,市场的蚕食,对银行来说,都不是最大的问题,真正刺痛银行的是面子和理念,银行不得不放下身价,按照市场和客户的需要行事。

许多人说,银行业的变化,要感谢马云。不管对银行爱与不爱,是马云让客户有了更多的选择。

对银行人来说,失去的不仅仅是优越感,也有对前途的自信。

银行的焦虑:何去何从

限薪、跳槽,巨大的业绩压力,任性的傲慢和频出的存款丢失事件,还有银行招聘赤裸裸的“拼爹”,社会的关注和苛责,印证的是银行变革的不易。

其实任何事物都一样,有新生事物的崛起,就必然有传统事物的衰微,如果一切都因势而变,必然是和谐的共生。何况,中国最悠久的银行也不过几十年的历史,比起“百年老店”,他们依然是初升的朝阳。

对传统银行来说,新生的力量很有挑战力,活力十足,因为他们年轻富有朝气。不过,谁没有年轻过呢,传统银行应该放大自己的优势,以十足的“年轻态”自豪地问一句:你不就是年轻吗,我也年轻过,可是,你老过吗?

传统理论正在颠覆

过去,有一种说法叫做分流,银行资金被分流,银行存款被分流,在一些银行人的眼里,钱存在银行是天经地义,资金流出银行,就是分流,这是何等的豪气。

马克思都讲,对银行来说,最有意义的始终是存款。存款,是银行的命根。今天的情况则是,继续死盯存款的银行将没有未来。

因为形势已经异常严峻,不变革的只会被淘汰。《货币银行学》里银行的四大职能(信用中介、支付中介、信用创造、金融服务)都是基于垄断前提的间接融资理论,随着“脱媒”变为现实,银行的固有职能已是昨天信息不对称的产物,今天的互联网时代,银行的先天优势已经不复存在。

银行的焦虑:何去何从

现在的银行,在资源配置上、资金投放的上的作用在弱化。银行信贷投放已经不是资金融通的唯一主渠道,过去单纯依靠银行的调节实现货币的净投放净回笼的计划时代已经本过去。

作为金融从业者,我的同事已经基本与存款无缘,银行账户除了发薪和极少的资金往来外,已经基本失去了使用价值,即便有临时周转资金,也会借道银行转到各类“宝宝”。年轻的网络一族也基本如此,银行的储蓄主要吸引的是中老年人和一些信息相对闭塞的保守人群,个人存款和个人财富增长越来越变现为负相关,越有钱的人越不在银行存款。

受体制影响,机构存款仍将是银行可以长期分食的蛋糕,对公资金在相当长的时间仍会在银行“体内循环”。但是存款的创利能力将越来越弱。如果银行仍然固守单一的存贷市场,竞争力将难以提升。

对银行最大的挑战是,互联网作为新的金融形态,他们对业务的基本判断是基于客户的信用,是把信用成为融资的主要元素,而多数银行还是以抵押物和担保作为主要判断标准的当铺式经营;互联网金融是以手机、电脑在和客户交互,而银行还在痴迷于传统网点和社区便利店建设,老实说,二者的竞争已经不在一个层次。

再说利率市场化,通俗一点,就是放开资金定价权,市场化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理解为价格战,存款利率高、贷款利率低就有价格优势,拼的是成本控制和盈利空间,这方面,银行也不乐观。单从资金的运用上看,银行的放贷机制落后不说,光是庞大的肌体带来的高运转成本就会在价格上处于劣势。

银行的焦虑:何去何从

值得注意的还有一些银行打着变革的旗帜已经越来越远离初心。资金“脱实向虚”,热衷于投行业务和虚拟市场的“钱生钱”,热衷于在同业市场空转。一旦出现经济波动,一些银行就抽贷限贷,只为独善其身。

另一个可怕的苗头是一些金融企业的“脱内向外”,自己的地都没有种好,却热衷于国际化,热衷于去国际市场投机,执迷于国际业务。

大家都幻想做一单吃半年,挣大钱、快钱是金融追逐的主要目标。银行业热衷于加杠杆的创新和去信用的中介,老想着挣大钱、挣快钱,最终吹大的是金融的泡沫。

好在今天的银行已经摒弃了规模崇拜,高速度的规模增长已经成为过往,热衷于赚吆喝的银行已经在减少。

今天的银行也要摒弃杠杆崇拜。银行要回归主业,资金要回到实体经济。银行作为金主,面临着严格的资金投向监管,信马由缰的日子逐步被强监管所取代。如今,实体贷、小微贷、民营贷、普惠业务都有明确的监管指导比例,矫枉力度空前。

从规模崇拜,到杆杆崇拜,到缩表,到穿透的强监管时代,再到强令回归实体经济的监管新规,中国银行业正在经历新一轮的博弈与蜕变。

银行的焦虑:何去何从

银行,过去一直有一层神秘的面纱,很长一段时间,银行业用高高的台阶和富丽堂皇的装饰拉开了和客户的距离。现在的银行,经历太多的喧闹之后,是回归本源的时候了。

原重庆市长黄奇帆说过一句话,把金融复杂化的都是骗子,意思是搞金融故弄玄虚者多不安好心。其实,中国现在缺的是脚踏实地的金融家,需要真正以推动中国经济发展为使命的金融家。单是中国刚刚开放试点的农村宅基地和林权、土地承包权市场,就将是一个不可估量的蓝海市场,可是中国金融机构的积极性并不是很高。这折射出中国还缺少振兴底层经济的金融基因。

中国的金融机构,并不是个个都需要胸怀拯救世界的壮志,缺的是融入本国经济、深耕民族经济沃土的务实情怀。

银行深度改革,已经使我们看到了传统金融业生存的“寒意”了。

创新必然能找到出路,可悲的是看不到危机,感受不到疼痛。

少数继续陶醉的“银行家”,将在安逸中死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