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所有的留學生都是“巨嬰”或回國“投毒”,善良的人還是多數

01

這幾天網上都在熱議,海外遊子們紛紛回國的事。

有段子說,中國打上半場,其他各國打下半場。現在中國疫情已得到控制,連湖北都已安全,而國外的疫情卻日漸緊張起來,留學生紛紛回國。

因為回國的人中出現了幾個不講究的人,大家都紛紛指責那些留學生,回來還挑三撿四,不守規矩,回來的人都是來投毒之類的過激之言。

我們不能忘記,疫情期間,一些在國外的留學生,他們四處奔波,都忙著向國內援助物資,他們也是出了大力的。現在回國,也是實情,但他們也有他們的難處。

不是所有的留學生都是“巨嬰”或回國“投毒”,善良的人還是多數

回家是散落在世界各地的留學生和打工人員的共同心聲。

他們這些人,成了被全世界不待見的群體。

要知道他們在國外,受盡歧視,一提中國人幾乎成為病毒代名詞。口罩不敢戴,戴了等於默認自己有病。不戴,又不甘心坐等被感染。

前幾天,張柏芝在泰國就因為戴口罩,被空姐翻白眼而爆發了激烈爭吵,最後被趕下飛機。這個特殊時期,不管你是誰,只要戴口罩,就會被看作病毒攜帶者。

02

誠然,海外同胞擔心在國外被感染,覺得國內現在更安全,醫療環境更好,想要回國我們能理解。

可你不能瞞報,吃著退燒藥,不登記,不隔離就悄悄的溜回來啊!

比如從美國回來的超級毒王黎女士。

黎女士,37歲,長期居住在美國馬薩諸塞州,已經在美國結婚生子。

3月1日出現咳嗽,噁心,肌肉痠痛等一系列類似新冠肺炎的症狀,高燒甚至到39度。

3月12日黎女士一家三口,在洛杉磯機場乘坐直達北京的航班,她事先吃了退燒藥上飛機,自私的讓一飛機的人和她共處一個密閉空間,自己還特意把位置選在了離兒子丈夫很遠,坐在了其他人的旁邊,加大他人被感染的風險!

不是所有的留學生都是“巨嬰”或回國“投毒”,善良的人還是多數

飛機起飛一小時,她對空姐說懷疑自己低血糖,明明都已經有過發燒39°的情況,而且還是吃了退燒藥上的飛機,卻說自己是低血糖,她這是存心為了能夠矇混過關而已。

等快到北京的時候,黎女士又立馬改口說自己發燒,咳嗽······於是,機場都沒出,一家三口立馬無縫對接拉到醫院治療。

黎女士是很聰明,知道一到中國,就算她被確診,國家不會不管她的,只是她冒著全飛機人被傳染的風險,寧可不要良心。可她千算萬算沒算到的是,她丈夫也在16號確診了,而她本人也已被立案調查。

一名意大利歸國的華人在機場等待防疫檢測的時候,嫌棄檢測室環境不好,竟然聲色俱厲質問檢測人員:“我歐洲回來的就這待遇?”

不是所有的留學生都是“巨嬰”或回國“投毒”,善良的人還是多數

你怎麼不動腦想想,一個人檢測時只呆幾分鐘,而檢疫人員一呆就是一天呢。

真不知道他哪來的優越感,覺得自己國外回來就高人一等。

一歸國女子在隔離期間試圖走出隔離區,被工作人員阻止,原因是沒有礦泉水喝,自己喝不了用開水壺燒的自來水,可大家都這麼喝水!

不是所有的留學生都是“巨嬰”或回國“投毒”,善良的人還是多數

還有最近一在京隔離的澳籍華人在隔離期,沒有戴口罩就要外出跑步,被人阻止之後竟大喊:“救命啊,有人騷擾!”

這位女子作的最終結果是被公司辭退。

不是所有的留學生都是“巨嬰”或回國“投毒”,善良的人還是多數

正是這些有優越感的“巨嬰”,口口聲聲要特權,但自身的行為卻是對規則肆無忌憚的踐踏,激起了很多國人的強烈反感。

千里迢迢逃難回來的,別太把自己當回事,都是凡人好不好。

世界這麼亂,裝逼給誰看?

以上也只是少部分的巨嬰,他們代表不了全體歸國人員特別是留學生群體的。

有在機場工作的朋友說,他所接觸的大部分留學生素質都挺高的,有禮貌,也配合工作,防護意識也很強。

他們也只是想奔條活路。

03

將心比心,這個時期,如果你有孩子在海外,你肯定也會希望他能回來。我們都是普通人,不是人人都可以當英雄的。他們往國內跑,說明在他們心裡,自己的國家是可以依賴的,這正是他們的信任和愛國心而已。

抗戰時期,日本人來了,很多老百姓都在逃命,沒有人會指責他們,為什麼不留下來打鬼子。

求生,是一個人的本能。有人留下來抗日,是英雄。逃命出去的,只不過不是英雄罷了,這沒什麼可指責的。

海外還有十幾萬人要回來,祖國的心胸是開闊的,孩子領回家就是。有病的看病,沒病的,回家隔離,僅此而已。

只是回國之後,人人必須遵守規則,不僅是保護自己,也不能傷害他人,這是基本常識。

對巨嬰,亂世之下用重典,法律和社會會幫助他們成長。

對於那些規矩良善之人,面對疫情彷徨無助,只是想要回國尋一份安全感的海外華人,包容一點吧。

不是所有的留學生都是“巨嬰”或回國“投毒”,善良的人還是多數

還記得戰狼2結尾出現的中國護照上寫的嗎: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當你在海外遭遇危險,不要放棄!請記住,在你身後,有一個強大的祖國。

狼真的來了,我們不能把同胞拒之門外,你說是吧?


我是 ,看人生百態,品人情冷暖。用文字和你一起感受人生,你的關注我都當作喜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