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岁小娃误吞纽扣电池,得知后果,妈妈吓得当场晕倒

日前,广东顺德一岁大的乐乐玩耍时趁家长不注意,将一粒纽扣电池放进嘴巴,卡在了食道里,超过6个小时没有取出。当地医生紧急手术,为乐乐实行了全麻后进行胃镜下取出异物。但是电池严重伤害到乐乐的身体,医生说,“孩子未来三个月都需要严密观察,等到食管疤痕完全修复后才能正常吃东西。”


一岁小娃误吞纽扣电池,得知后果,妈妈吓得当场晕倒


主治医生介绍,纽扣电池卡在喉咙里,如果超过6个小时不取出,电池的正负极在粘膜上就会被相连,导致短路、发热,热量会进一步聚集,并在短短数小时内严重灼伤食道粘膜。


一岁小娃误吞纽扣电池,得知后果,妈妈吓得当场晕倒

从身体里取出的纽扣电池。


乐乐妈妈听完医生的介绍,当场就晕倒了。“都是自己太大意了!”乐乐妈妈十分后悔。

为什么这么说呢?原来当时家长看到孩子把纽扣电池送入口中,立即为他抠喉,乐乐也吐了一些奶,没哭没闹,精神也好。巧合的是,家长在地上发现一颗纽扣电池,就以为乐乐把嘴里的电池吐出来了,其实没有,地上的是遥控器里面的替换电池。

看看,家长的疏忽大意让孩子遭受痛苦。

孩子发生意外,家长的及时处置太有必要了。还有一个例子可作对比:四岁的西西吃饼干,看到里面的白色小包装干燥剂像白糖一样,就往嘴巴里面倒了一点儿,西西妈妈看见打开的干燥剂包以及西西嘴边残留的白色粉末,立马惊到了,确认事实后,打开饮水机让西西赶紧喝水,直到孩子喝不下去,立马抱起西西打车去了医院。到医院后,在检查过程中医生发现西西的肚子鼓鼓的,询问过后医生对于西西妈妈的“神速急救反应”给予肯定,这让西西妈妈不好意思。

生石灰干燥剂遇水之后产生强碱,会对胃黏膜造成很严重的损伤,严重者有可能诱发消化道穿孔。给孩子大量饮水起到稀释作用,降低了损伤。

两个妈妈行为的对比明确地提醒我们,照顾孩子特别是低龄幼童,一定要细心,再有就是学一些急救知识是多么有必要。

幼时的孩子,对世界多是充满好奇的,最开始感知事物,就是放进嘴里。现在家家都有电器,纽扣电池自然是常备物品。不幸误吞了纽扣电池,我们该怎么做呢?


一岁小娃误吞纽扣电池,得知后果,妈妈吓得当场晕倒


儿童误吞异物可分为气道异物、食道异物。首先需要排除气道异物卡在喉管或支气管处的危险。如果孩子突发梗噎、呛咳或呼吸困难、紫绀,说明纽扣电池卡在气道,影响呼吸;上气道完全阻塞时,孩子无法呼吸,会出现烦躁,挣扎着呼吸,还可能出现无声作呕或咳嗽,以试图清除气道异物。如果阻塞未解除,病情将迅速恶化,出现意识丧失,此时立即进行海姆立克急救法排出异物。

如果纽扣电池卡在食管狭窄处,孩子会咽不下去、呕吐、流口水,以及咽喉、脖子、胸部或腹部疼痛;也可能会咳嗽、呼吸困难、拒食、哭闹或烦躁、痰中带血。出现发热、反复呼吸道感染或肺炎,说明异物造成穿孔或病情进一步发展。

如果纽扣电池已吞咽下去,最好立即去医院检查,做胸腹部X线片检查以明确纽扣电池位置、大小、形态、数量以及电池周围组织损伤情况,并由医生取出。如果因为疫情不方便前往医院,可以给小孩吃一点乳果糖口服液等通便的药,或者吃点熟韭菜段,尽快排出,同时密切观察孩子的状况,出现不适症状和长时间哭闹,立即送往医院。

避免孩子误食东西,建议家长或照顾者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儿童可以伸手触碰的地方,都必须确保安全,像是有抽屉的柜子,都必须有安全扣锁。

2、所有的药物或保健食品,都应置于儿童不易开启的安全瓶中。

3、定期检查家中小物件。

希望年轻的妈妈们多一份细心,多一份常识,护佑孩子健康成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