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捡到金牌,要鉴别时却要上交,他却熔成手镯把专家气坏

引言

仔细研究中国长达2000多年的封建王朝,可以发现各朝各代,能工巧匠们都会铸造大量的黄金和玉器,来让皇亲国戚进行使用。这些皇亲国戚在去世的时候,还会用大量的黄金来为自己进行陪葬,所以到了现在有盗墓贼去光顾这些陵墓的时候,会发现有大量的黄金器具出土。

为了保护这些文物,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先后派出多支考古队到全国各地进行抢救性挖掘,土耳其博物馆收藏了很多的珍品。与此同时,文物局也派出很多人下放到各地走街串巷,展开了文物普查,一些有偿收获一些较为珍贵并且散落于民间的文物。

村民捡到金牌,要鉴别时却要上交,他却熔成手镯把专家气坏

在文物部门的大力努力之下,还有在大力宣传之下,很多珍贵文物得以得到了很好的保护,人们的文物保护观念也越来越高。不过在1998年的一天,在内蒙古赤峰市市郊一个小山村当中,年轻的村民陈某,在河边钓鱼的时候,无意之间从淤泥当中摸出了一块金光闪闪的金属。

刚开始他并不知道这究竟是什么?

刚开始他或许以为这只是一块破铜烂铁而已,结果当用河水洗净之后竟然发现,这是一块金灿灿的黄金。见到这里,陈某心里顿时之间觉得十分惊喜,但是他又害怕被别人发现,于是赶紧拿着这一块黄金回到了家里。

在向家里人表明之后,家里人完全不相信他说的,因为很多人并没有见过黄金打造了金牌,很多人认为这只是一块黄铜制作的方牌。看到家里人纷纷提出了怀疑,而且就算陈某用牙咬了很多次,用火也烧了很久,可是也一直得不到家里人的肯定,于是陈某决定拿着这一块黄金牌到市里面鉴定一下。

当他来到文物部门的时候,找到文物鉴定专家,专家给他的肯定就是,这是一块儿黄金打造的金牌,上面的文字是用契丹古文来书写的,所以说这一块金牌是千年前辽国时期的文物。尽管有一定的价值,但是文物专家给陈某的答复就是,这一块黄金金牌的含金量并不高,制作工艺也比较简单。

村民捡到金牌,要鉴别时却要上交,他却熔成手镯把专家气坏

得到这样的答复,陈某心里想必也应该也凉了半截儿,但是好在这是古代契丹人所铸的金牌,所以也算是一块有收藏价值的文物。因此专家要求陈某能够将这块金牌上交到博物馆进行收藏。陈某在听了专家的回答之后,心里想必是不愿意的,他给对方的答复是好好回到家里考虑一下。

当时的文物部门考虑到这块金牌并不是特别的贵重,所以对于陈某的要求也就同意了,并且也没有强制的进行收缴。所以想必考务部门也有可能会忘却了这一块古气丹的黄金金牌。结果陈某在回到家里之后,既然拿着这块金牌到了打造首饰的地方,将这块黄金金牌融化,给自己打了一对儿黄金手镯,带在了自己的手上。

村民捡到金牌,要鉴别时却要上交,他却熔成手镯把专家气坏

当过了几个月之后,文物部门或许想到了这块黄金金牌。于是赶紧派出专家来到陈某的家里,希望能够劝说他把金牌交出来,结果当专家看到陈某打造的黄金手镯之后,心里特别的生气,于是将其大骂了一顿。不过这时应该也是于事无补的吧,毕竟事实已经成就了这样,要想再追究责任的话,也不好再追究。

村民捡到金牌,要鉴别时却要上交,他却熔成手镯把专家气坏

农民将一块金牌捡到,要鉴别时却要求上交,结果最后他将其融化,并且打造了手镯,专家知道之后顿时生气了。

这样的事情,如果要放在今天来看的话,这或许应该责怪文物部门,毕竟文物部门知道这件黄金金牌的价值,依然还能够让发现人再带回家里去,这是不是说明文物部门的工作人员是有巨大的失误呢?

毕竟文物都是属于国家的,任何个人或公司不得擅自进行收藏,陈某的行为也触犯了法律,毕竟文物是不能随意进行破坏的。

村民捡到金牌,要鉴别时却要上交,他却熔成手镯把专家气坏

而且陈某的行为也向我们说明,就算发现的文物不是特别重要,但是你一定要向文物部门进行报告,这样才不会有可能触犯法律,而且也可以保护我们的文物不受到损害。

如果人人都像陈某这样,觉得自己捡到的东西就是自己的,那么盗墓贼肯定就会更加的猖獗,失去的文物也会数以千计,甚至数以万计。所以文物部门在宣传文物保护的时候,还是要多多的加大力度,这样才可以保护更多的文物不受损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