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四才子之一,文征明书法怎么样?

女神缔造者


文徵明是明朝时期“江南四大才子”之一,诗、书、画、文俱精,造诣高超,其书法影响更是史列高位,以行书为最。



传文徵明年轻时的书法甚差,后来书艺大进,更由于他高寿,书法活动时间超过一般书家,在更充足的时间熬炙下,文徵明自身个体的书法潜能更可充分激活,达到了自己可以到达的高度。文徵明行书有自己的一套风格语言,这是自家书写手法在功深力厚不断提炼中得以加强稳固,形成了“文氏书风”,深得书法爱好者的喜爱甚至崇拜。
文徵明的用笔紧致,积聚中宫,伸展有范,磊落英明,干净精炼,牵丝弹跳,力接适济,引动微环,走势合流,顺为去向,四两轻拔,久书无倦,始终如一。但文徵明自家烂熟的用笔,并没有在更高层面加以利用,不假思索的惯手书写,易于滑向单调平薄,久之,形成了一套显然易见的范式,风格语言因此固化。


文徵明书法是很多书法爱好者的心爱,但他的书法看似简单其实并不容易深入,用笔中有不易觉察的调调,如不理解,就不能执行出“文式”的那种潇洒了!


书法传密


文徵明,初名壁,徵明是他的字,自号衡山居士,人称文衡山,斋名停云馆。长洲(今苏州)人,官至翰林待诏。文征明早期考取功名仕途不太顺利。文征明在生员岁考时,一直考到嘉靖元年,五十三岁 ,一直未能考取。五十四岁时受李充嗣的推荐到了京城朝廷,被授职低俸微的翰林院待诏的职位,故称“文待诏”。这时他的书画已负盛名,求其书画的很多,由此受到翰林院同僚的嫉妒和排挤,自到京第二年起上书请求辞职回家,五十七岁辞归出京,放舟南下,回苏州定居,自此致力于诗文书画,不再求仕进,以戏墨弄翰自遣。晚年声誉卓著,号称“文笔遍天下”,购求他的书画者踏破门坎,说他“海宇钦慕,缣素山积”。

文征明的书法温润秀劲,稳重老成,法度谨严而意态生动。虽无雄浑的气势,却具晋唐书法的风致。他的书风较少具有火气,在尽兴的书写中,往往流露出温文的儒雅之气。也许仕途坎坷的遭际消磨了他的英年锐气,而大器晚成却使他的风格日趋稳健。







徐梦建


文徵明,初名壁,字徵明,号衡山居士,是明代吴门书派的代表人物。

年幼时跟随李应祯学习书法,多体兼擅。初学苏轼,因其临古不远,后临习王羲之、欧阳询诸家。文征明的小行书,基本上出于《圣教》、智永、苏、米,用硬毫笔书写,笔法娴熟,《书法会要》形容其为“凤舞琼花,泉鸣竹涧”。故行书有“玉版圣教”之称。他所书《赤壁赋》从头至尾无一懈笔,非常流畅。

他的大字行书,尤其是晚年的作品,多学习黄山谷体势,融以篆隶,一变姿媚为磊落,遒劲飘逸,境界全出,他的老师沈周亦退避三舍。如《游天池诗卷》等作品,醒目异常了,真所谓“苍劲摆宕,骨韵兼擅”。

文征明小楷独具一格,文嘉所撰《先君行略》如此评价说:其小楷虽自《黄庭经》《乐毅论》中来,而温纯精绝,虞褚而下弗论也。《归去来兮辞》是文徵明82岁时所书小楷,字体舒展自如,很有密不通风、疏能走马之势,且笔笔到家,遒劲飘逸,表现出高超的书法技艺,代表了其小楷作品的一种风貌。

他一生不懈的追求艺术。据说,他90岁时,为人书写墓志铭,还没有完成就“置笔端坐而逝”。


大国传承


文征明的书法温润秀劲,稳重老成,法度谨严而意态生动。虽无雄浑的气势,却具晋唐书法的风致。他的书风较少具有火气,在尽兴的书写中,往往流露出温文的儒雅之气。也许仕途坎坷的遭际消磨了他的英年锐气,而大器晚成却使他的风格日趋稳健。




陕西艺宣书画研究院蒲


诗、文、书、画样样精通的全才,弘治四年辛亥,跟从南京太仆寺少卿李应祯学书。

在书法史上,文徵明以兼善诸体闻名,其中尤以小楷造诣最高,正可谓愈老愈精、愈造愈淡。清代朱和羹甚至言:“明楷以文衡山为第一”。



如一7239


文征明诗、书、画、文无一不精,堪称全才,他可以书写各种书体而闻名,文征明广泛学习历代名迹,楷、篆、隶、草、行、各有造诣。尤擅长行书和小楷,温润秀劲,清秀典雅,楷书又不失法度严谨而意态又很生动。具晋唐时期书法的风范,形成了文征明福特的风貌。小楷笔划婉转、清秀,节奏缓和、秀美,与他的绘画风格配合起来,可以说发挥的淋漓尽致,堪称“明朝第一”之称。现将和他一起称为明代四大才子的祝枝山写的《唐寅画山水歌》拓片附上,供大家欣赏!




捡漏淘宝


文征明(1470-1559),原名壁,字征明。今江苏苏州人,擅长诗文书画。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与沈周、唐寅、仇英合成”吴门四家”。

文征明的小楷造诣很高。主要师法王羲之、钟繇、王献之,又能融入唐人小楷笔法于一炉,不仅精细工整、法度严谨成熟,且笔锋俊秀、风格俊雅,形成”温纯精绝”的自家风貌。

文征明在小楷书法上的造诣为明代中后期的书法”中兴”开启了先河,并有推波助澜之功,一改”台阁体”束缚的时代积习,在痴守法度的前提下,于绳墨中寻求书法的逸趣,以此追寻小楷书法至真至纯的神化的境界。

谢谢关注沈乾坤居士


画者沈乾坤


文征明在书法上下功夫,是有故事的,相传他年少的时候参加考试,因为自己的字写得丑而被拒绝,从此他下决心练书法,长期苦练,才有了行书小楷上的造诣,这是意志的要求啊。柳公权有著名的笔谏,说“心正则笔正”,书法要保持良好的心态,这对书法的提高是非常重要的。再说,虽然说文征明的书法之所以越老越精妙,但是人到了一定的年龄,身体衰弱形体衰退,特别是精神上的衰退,对书法是非常不利的。人的字之所以有神,是因为人在练习的过程中把自己的神表现在书法上,所以说,自己形体欠佳,是写不出好字的,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就是王羲之酒醉后写的,酒醉后意气风发,冲动了,有精神了,才写出那么好的字,所以后来他酒醒后再也写不出这么好的字的原因了。总之,文征明的书法之所以越老越妙,一是自己长期下的基本功,二是自己的心态好。三是意志坚。四是精神棒,五是休养高。最后愿天下书法爱好者倾心交流,共同进步!


SUjun00111


文征明(1470年——1559年)是南直隶苏州府人士,跟苏州本地的沈周、唐伯虎、仇英四人,在明朝中期组成了一个有名的画派,史称“吴门画派”,他们四人被称作“吴门四家”或“明四家”。

这四人继承了传统的文人画风格,尤其是文征明,是江南吴派文人画的代表人物,在青绿山水和水墨山水上都留下了经典的传世之作。

文征明由于艺术造诣非常全面,除过绘画,在书法、文学等领域都有可圈可点的成就。

如果从整个中国美术史来看,文征明算不上开宗立派的书法大师,他只是一名优秀的书法传承者。

如果从整个明朝的书法成就来审视,文征明算得上是一名书法大家,他的书法领域的主要成就在小楷上。

因为整个明朝的书法成就,比起之前的两晋、唐朝和宋朝,在创新上有许多不足之处,这是导致明代书法家在整体影响力上,不如前辈的根本原因。

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态,如果从这个角度去理解文征明的书法,就更容易一些。

元明尚态是指,书法发展到元朝和明朝之际,经历过唐宋的创新高峰后,开始走下坡路,在创新层面,凡是前人能想到的方法,几乎都用上了,元明书法家面对这些壁垒,为了保持书法的活力,延续书法的生命力,只能掀起复古之风,沿着古人的足迹,在现有的字体形态上,通过改变用笔方式和间架结构,来寻求一些突破,如果能突破成功,也算是一种创新,给书法史做出了应有贡献。

文征明走上书法之路的时间并不早,他是在18岁时才接触书法的。当时,他参加科举考试时,由于试卷上的字迹潦草,被老师严厉批评了一番,之后,文征明发誓要学习书法,写出好字,让别人对他刮目相看。

毕竟,文征明天资聪慧,在书法上的进步很快。他首先从三国时期的书法大家钟繇学起,大量临习其小楷作品《宣示表》,之后又广泛临摹东晋书法大师王羲之的《黄庭经》和《乐毅论》等小楷书帖,后来,又对唐代的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等楷书大师的作品产生浓厚兴趣。

每当临摹一种字帖,文征明都能做到脱贴书写,完全依靠自己的记忆和理解写出临摹作品,这种学习方式,本身就是一种不断领悟、厚积薄发的过程。

到后来,当文征明对历史上所有楷书名家的作品都能模仿得惟妙惟肖时,他反而不以为荣反以为耻。

在他看来,别人写得再好毕竟是别人的成就,与自己无关,要想学有所成,必须创新,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书法风格。

在这种创新意识的驱动下,他开始从前人的书法风格里一点点提取自认为优秀的元素,通过此种方式熔古铸今。

钟繇小楷的质朴自然,雍容古朴,王羲之小楷的秀美劲健,笔法多变,唐代楷书的结构森严,端庄大气,这些突出的美学特征,都被文征明吸收到自己的小楷作品里,最终,他形成了温润、精微、峻峭的小楷风貌,在整个明朝书法圈,重新铸造出了别具一格的书法形态,是一名出类拔萃的书法家。


鸿鹄迎罡


每个人喜欢的特点不一样,对于书法大家来说没有好坏,只有你喜欢什么风格。对于书法大家文征明,有一些自己的看法,文征明笔法,温润秀劲,稳重老成,法度谨严而意态生动。虽然雄浑的气势不足,但却具晋唐书法的风致。他的书风火气少,往往流露出温文的儒雅之气。原因也许是文征明,仕途坎坷的遭遇消磨了他许多锐气,经历许多磨难,造成文征明大器晚成,却造就了他的笔峰稳健持重。最为一个40岁的人,我很喜欢,所以对于大家的书法没有好坏,只有个人喜欢什么风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