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职跳槽前,要不要先找好下家?

谈食者康大王


有备无患,这句话是很有道理的,我赞同先找到下家。但是,是否一定要在离职前找好下家,还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到底要不要离职或者什么时候离职,取决于离职的原因、个人具备或者面临的条件和离职的目的。

首先,离职的原因对离职的时间和是否要提前找好下家起到基础性的决定作用。

我们都知道,离职一定是有原因的。不可能无缘无故离职。

1.主动离职

所谓主动离职,是员工个人综合所处职场及其个人的各种因素,经过慎重判断和分析之后所采取的主动与所在单位结束劳动关系的行为。

主动离职的主导权在员工个人,无论是离职时间的把握、离职方式的使用还是离职条件的选择,都有余地和空间。

这种情况下,基于对个人职业有利的原则。想要离职的话,应该做好离职之后的充分打算和准备。可以先找好下家再离职。但是注意,千万不要在还没有和原单位正式结束劳动关系之前就与下家形成劳动关系。这样是违法的。

2.被动离职

所谓被动离职,是指并非出于个人意愿和选择,由企业主动发起的,要求结束双方劳动关系的行为。

这种情况下,员工个人基本没有主导权,在时间、离职方式等方面很难改变或选择。为了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应当和单位协商,尽可能给自己争取预先找到下家的时间。

但是,如果时间仓促,没有时间或者没办法争取时间,也只能办理离职手续。之后抓紧时间找到下家。

这种情况下,员工个人尽可能以法律为手段,为自己争取预先找到下家的时间,比如“必须提前30天通知解除劳动关系”等。

观点一:总体上来说,主动的离职,是计划性离职,有相对充分的选择权和时间准备,最好先找到下家;而被动离职,则是仓促离职,基本没有选择的空间,只能尽量争取。

决定个人是否要预先找到下家的另一个因素是个人的择业条件和择业优势。

你的实力强,很容易找到下家,但是如果实力一般,很难找到下家,两种情况是不一样的。

1.如果你实力强悍,有足够的择业机会,可以马上离职。

有不少人才,个人能力突出,素质优秀,很抢手,根本不用担心将来择业的问题。这些员工即使在职期间,也有不少公司与其联系。如果想要离职,根本无需预先准备,因为只要他(她)一离职,立马就有企业来“抢”他(她)。

2.如果你能力一般,但有机会,就需要足够的时间来做好准备。

自己不是抢手人才,为了能够顺利上岗,需要在本单位离职之前就要做好充分准备。否则,一旦离职,就要划分几周甚至几个月的时间奔忙于各种面试,非常累而且非常被动。

基于这种情况,就需要在离职之前找好下家。

3.个人没有择业优势,工作能力不好,离职后面临巨大挑战。

这种情况是很严峻的,换句话说,必须要做好离职之前的择业准备,找好下家。否则一旦离职,就非常被动,甚至很长时间根本找不到下家。

观点二:如果你没有择业优势,甚至能力很弱的时候,不要轻易离职,最好的办法是在本单位坚持努力工作。

决定个人是否在离职前预先找到下家的第三个因素,是离职目的。

所谓离职目的,是指个人离职的目标指向,离职是为了什么?

1.为了有一个更好的职业前途

如果是出于个人职位、薪酬等因素,希望有一个更好的职业前途,更好的工作环境。离职之前,需要找一个合适的下家。否则,一旦离职就失去了和下家单位谈薪或者争取理想职位的条件和资本。如果你在职去谈,就不怕谈崩;如果离职去谈,就会担心谈崩。

2.想要摆脱当前工作中的一些困扰或者困境

如果你和领导或者同事不和,甚至已经对他们忍无可忍;如果你对企业管理无法认同,甚至极端排斥,无法正常开展工作,这些工作中的困境已经达到让你离职的程度。

这种情况下,尽量忍耐,为自己争取到找到下家的时间,然后离职。但是,如果你已经一天都不想在公司呆下去,已经忍受到了极限,那么就无需也没有办法提前找到下家,只能抓紧时机走人了。

3.如果离职的目的是创业或者其他非职业性原因,那也无需找到下家

一些人离职的目的,是为了自己创业,不想再上班,无需提前找到下家;

还有一些人因为家庭的原因,比如家人帮助找到了更好的单位,或者家里有特殊情况需要马上离职,也无需提前找到下家。

任何事情的决定,都需要具体的分析。但是,原则上有备无患,预先有职业的准备是没有错的。只要合理合法,最适合自己,就是最好的选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