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首次測得木星大紅斑的深度:170公里

3月17日晚間自媒體專稿,作為太陽系行星的“老大哥”,木星以其令人驚歎的體積,恐怖而絢爛的雲層,深深折服了眾多天文愛好者和科學家的好奇心,儘管天文學科技已經如此發達,但是對於這顆太陽系最大的行星,人類對它的瞭解仍然非常有限,其中,對於木星“大紅斑”的研究,已經持續了250多年,但是迄今為止,科學家對其成因和未來的發展動向仍然知之甚少。不過,在對大紅斑的研究上,還是取得了一些了不起的成就,最近獲得的一項重要發現是:科學家對大紅斑的深度首次獲得了實驗數據。


科學家首次測得木星大紅斑的深度:170公里


大紅斑是木星南半球的一個巨大的巨型風暴,根據科學家的研究,大紅斑並不是從來就有的,而是在大約300多年前首次形成的,這場巨型的風暴,堪稱是太陽系最大的風暴。大紅斑剛剛形成時,其體積大到足以在裡面裝下3個地球。大紅斑本質上是一個巨型風暴,就像地球上的風暴一樣,大紅斑的中心風速相對比較平靜,但是其邊緣的風速可能達到430或者680公里以上,比較而言,地球上最大的颶風的速度也只有281公里每小時。


科學家首次測得木星大紅斑的深度:170公里


從1850年開始對大紅斑進行定期的觀測研究開始至今,科學家已經發現了關於大紅斑令人擔憂的現象:這個太陽系最大的風暴正在逐年變小,並且可能會分裂為幾個小的風暴團。截至2017年4月,大紅斑的直徑已經從當初可以容納下3個地球,縮小到僅有16350公里,這大約是其形成初期的三分之一。為此,科學家曾經認為,大紅斑將在未來不超過40年的時間內最終消失。


科學家首次測得木星大紅斑的深度:170公里


儘管如此,對於大紅斑的研究仍然在持續進行中。在由法國艾克斯-馬賽大學的達芙妮·勒馬奎裡耶及其同事主導的一項研究中,科學家對於大紅斑的研究取得了一項重要的進展:首次通過實驗獲得了大紅斑深度的實驗數據,並且再次證明:儘管大紅斑確實在逐年縮小,但是其厚度在過去的數十年來並沒有減小。


科學家首次測得木星大紅斑的深度:170公里


在這項由達芙妮·勒馬奎裡耶主持的研究中,科學家利用美國宇航局朱諾號木星探測器獲得的數據,結合哈勃望遠鏡的觀測數據,在實驗室中對木星的厚度進行了模擬研究,最終,他們發現:木星大紅斑的深度大約為170公里,這個數字在過去的40年中幾乎沒有任何變化。考慮到木星大氣層頂部的厚度只有70公里,170公里的深度表明:引起大紅斑的巨大風暴,其動力來自於木星雲層深處,因而可能比我們想象的要強勁得多。


科學家首次測得木星大紅斑的深度:170公里


這項研究說明的一個問題是,已經持續了數百年的大紅斑,儘管目前在持續減小,但是由於來自木星雲層深處的強勁動力,即使這個太陽系的奇蹟會在未來完全消失,但是不會是此前科學家預測的20年,或者40年,而是會在一個比較長的時期內存在,並且可能重新增大也未可知。因此,人類尚有時日繼續欣賞這個太陽系的奇蹟給我們帶來的巨大震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