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兴珉: 登太阳山金顶

乐途 || 钟兴珉:     登太阳山金顶


钟兴珉: 登太阳山金顶

·

我很少有机会游山玩水,但我从心底喜爱醉人的青山可人的绿水。因此只要一有机会,我就会全身心地投入,这样好让灵魂得到释放,好让思绪的野马撤蹄狂奔。

十月下旬的一天,我有幸来到太阳山文化建设工地采访,下午便和老同学山梅等人一起攀登太阳山的金顶。

顺着壁画长廊后面的游道向北走十来分钟后就上了通金顶的山阴道。 上金顶的山道,是一阶高一阶的青石板铺成的台阶,若从最底下算起共有四百多级。那一级高过一级的石板台阶,虽是用人工砌成的,但只见青石不见混泥土的印痕,我们攀登时如同踩踏一级级千年之久的石梯。

宁静阶台两旁的植被都保护得很好,树木枝叶曼披,遮天蔽日。从树叶间偶尔筛下来的花花达达的光点,跳跳跃跃地撤落在我们的身上和花草上。高处丛生的树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影子……林中的光色极不均匀,但光与影始终交织的是和谐的旋律。一些不知名的虫儿在草丛中低吟浅唱。

·

“这是真正的天籁之音。”山梅说。我点头。四周都有那种唧唧、嘶嘶的虫鸣声。这是一种多声部自然和声,和谐,优美的旋律,在这静美的绿色空间里袅袅不断。我屏气凝神听了一会却不知这声音到底发自何处。尽管是秋的脚步早已来临,然而树上的蝉儿似乎才从酣梦中刚刚醒来时一样,发出的清吟如同醉人的呓语。

草丛中夹着一些长短不齐的蓝的紫的白的还有鹅黄色的和粉红色的野花。刚刚下过一场不大不小的雨,台阶有些湿滑,树木则越发郁郁葱葱。经过雨水沐浴,草,更绿;花,更鲜。满眼充实的绿显得水灵灵的,没有半点秋的寥寂,我们好像是踩着春天的脚步,恬静而愜意。

我们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往上登攀,“一级,两级……”山梅认真地数着。我见了笑道:“你这样数,是没有用的。”山梅一愣,果然把刚才数的全忘了。攀登了一程大家都有些气喘吁吁。一个同伴停下脚步大声说:“喂——我给大伙儿出一则谜语猜。好不好?”

猜谜语?大家都饶有兴趣地停下来。同伴看了看众人字正腔圆地说:“大姐脸儿美,二姐一肚水,三姐露着牙,四姐歪着嘴。”我们一听都忍俊不禁。“你这可不是一则谜语,而是一句一则一共四则谜语呀!”山梅摇头笑着说。同伴一本正经地道:“我知道,我主要是怕说多了,吓着你们不敢猜。”大家为他的诡辩都笑弯了腰。

·

原来同伴看到了游道前面不远处的一棵桃树。走近了我们才知这是一棵毛桃树,树长在游道的正中央,显然这是修路者手下留情特意将它留下来的。桃树叶,依然浓密且绿得发亮。

我们站在桃树下歇息。“要是这条路,两旁有扶栏就好了。”同伴中有人略显遗憾。“我看扶栏就没有必要修,因为这一条山路虽然有些陡峭但两边的地势几乎都是一样平坦,若是加上了扶栏反而会给人以一种束缚的感觉。”老同学山梅想了想接着说,“倒不如在这儿建一个亭子为好。”

这倒是一个很好的建议,大家一致认可。在此修建一座玲珑小巧的亭子,黄瓦红柱、挑檐飞角,那也可以说是万绿丛中一点红,其韵味就大大不同了。

众人七嘴八舌地谈论开了,我则想到了唐宋八大散文家之一的欧阳修写的《醉翁亭记》。

位于与南京隔江而望的安徽滁州的琅琊山,本来只是一个“山不通车,水不载舟”的偏僻之所在。它既没有独秀的奇峰,也没有峻峭的险壑,然而自唐代以来,它却享誉了“蓬莱之后无别称”的美誉,每年来这里游玩观光的人总是络绎不绝。其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要亲眼目睹那座小小的“醉翁亭”的芳容。

其实“醉翁亭”,也就是那么一个极其普通而又普通的小亭子,那里除了“万峰浮翠,林壑优美”之外也没有什么独特之处,恰如姑苏城外的那一座小小的寒山寺一样。本就凄清破败的寒山寺,只因唐代诗人张继的一滴墨香洒在京杭运河里洇染成一首千古绝唱《枫桥夜泊》便名闻遐迩;而“醉翁亭”,也正是因为当年三十多岁的欧阳修被贬之后在此写下的《醉翁亭记》一文后方名声鹤起。岁序更替千百年的风风雨雨洗礼后,今日这座小小的极其普通而又普通的小亭子依然令人悠悠神往。

·

“劝君更进一杯酒”,“与尔同消万古愁。”与其说千百年来流传不衰的是“醉翁亭”这座小小的亭子,倒不如说是《醉翁亭记》这一篇仅仅只有497个字的短文更为确切。

这就是精神文化的光点。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乎山水之乐也。中国的传统文化人,总是喜欢忘情于山水。南来北往的游客,来此漫步消遣、登山游玩,若累了就在路边亭子里一边休闲品茗一边观赏风景,或者更浪漫一点邀上三五知己在小亭中把酒吟风向天地宇宙纵情豪歌然后醉卧于青山绿水的怀抱中,岂不是百事尽除去,唯余酒与诗?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登山本身就是一项极好的健身运动,大家说说笑笑指指点点拾级而上。

“看啊,到金顶了!”同伴中有人发出了欢呼。

我们加快脚步登上了金顶,呈现在眼前的则是一片葱绿掩映的楼台殿宇。雄伟壮观的普光寺、如来殿、观音殿,使我们零距离地感受到了宗教文化正在太阳山地区日益昌盛;与之遥相呼应的是耸立在太阳山玄天峰的雷达气象站和电视调频转播台。

这时,我方读懂了开发太阳山“宗教文化与生态文化相结合”的理念。太阳山,不仅要开发建设成优秀的旅游风景区,而且也要发展成常德地区科普教育的理想基地。

山梅指着气势恢宏的寺庙说:“别的地方是‘山里著寺’,而太阳山金顶则是‘顶上著寺’。”

乐途 || 钟兴珉:     登太阳山金顶


众人点头:这可以说是太阳山金顶的独到之处吧——

我们站在金顶之上向南俯瞰,看到了波光潋滟的柳叶湖。

柳叶应该是极美极美的,要不然白居易怎会拿它来赞美中国古代的四大美人之一的杨玉环呢?“芙蓉如面柳如眉”,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赞美集三千恩宠于一身的杨贵妃的著名诗句,令我们深切地感悟到了柳叶的妩媚。

如柳叶的眉,是美的;如柳叶的湖呢,同样是美的。

俊俏的太阳山和美丽的柳叶湖,山水相连,唇齿相依。

·

站在金鼎之上,放眼含翠的太阳山、如镜的柳叶湖,我不禁想起了刘禹锡被贬朗州司马后写的《秋词》中的第二首: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知春色嗾人狂。

刘郎只知“春色嗾人狂”,殊不知太阳山的秋色,一样“嗾人狂”。

倘若刘宾客还健在的话,今天登上太阳山金顶后,又会写下怎样脍炙人口的诗句呢?

注:登太阳山顶,我们一般都是从北面即盘古广场那儿直接上;大多数人还不知从南坡即壁画长廊“飞龙在天”背后的林荫道再左拐攀登而上。林荫覆盖,边登山边观风景,那则是别有一番情趣。


乐途 || 钟兴珉:     登太阳山金顶

在看,在转

向真,向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