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闖關東】:什麼是女人的情商和智慧?

2008年,一部《闖關東》贏得無數觀眾的好評,而劇中的朱家堪稱滿門英豪。

父親朱開山參加過義和團,一生經歷無數劫難,卻都能全身而退;

朱開山老婆雖然是個沒有姓名的婦道人家,卻有韌勁又識大體;

朱家的三個兒子,雖然性格迥異,卻都能發揮自己的特長,有的創辦家業,有的為家爭光。

和朱家滿門相比,有這樣一位女子,似乎沒有大作為,她貴為格格,自幼精通琴棋書畫,幾乎是十指不沾陽春水,若生在太平盛世,她的一生必定是幸福而安逸的。

【闖關東】:什麼是女人的情商和智慧?


無奈,生不逢時,待她長大成人,大清朝氣數已盡,她和眾多的王公貴族之女一樣,從高貴的格格,淪為平民百姓。

那個年代,大多貴族後裔,無法接受命運的轉變,人生多半以悲劇為收場,

但這位女子,卻能認清現狀,她活得清醒又明白。

所以,在別人整日自怨自艾時,她卻憑藉自己的智慧,贏得了幸福的人生。

她就是朱家的大兒媳婦——那文。

【闖關東】:什麼是女人的情商和智慧?


樂觀的女人最好命

在朱家的三個兒媳婦裡,那文的出身最為高貴,她是位養尊處優、備受寵溺的滿清格格。

在世人眼裡,王府裡的格格,都是溫室裡的花朵,她們經受不起世事風雨的打擊,稍微遇到點挫折,或怨天尤人,或悲觀度日。

但那文不同,她骨子裡就很樂觀,雖然王府遇難,自己從格格淪落為平民百姓,但她從未對生活抱怨過,更沒有對未來喪失信心。

正如瞿秋白所說:“如果人是樂觀的,一切都有抵抗,一切都能抵抗,一切都會增強抵抗力”。

所以,即便命運發生了巨大的轉變,那文依舊過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她和傳文的婚姻,看似門不當戶不對,她滿腹才華,傳文卻大字不識幾個,如若是旁人,大概會覺得滿腹委屈。

【闖關東】:什麼是女人的情商和智慧?


然而那文卻沒有絲毫的怨言,她遇事懂得看陽光的一面,她覺得傳文為人忠厚老實,而且肯吃苦,這樣的男人,或許不會說花言巧語,但他能給你現世安穩。

婚後的那文,也是將樂觀的心態發揮到了極致,大家庭生活難免會有磕磕碰碰,但那文全然不在乎,她知道:“人這輩子,沒什麼過去不去的坎兒,生活中那些小事,都不叫事兒。”

在整部電視劇中,無論遇到什麼大風大浪,都很少見到那文有愁眉苦臉的時候,她永遠都是笑盈盈的樣子。

當元寶鎮的房子被燒,全家要搬去齊齊哈爾時,大家都很傷感,唯有她樂呵呵地說:“好啊,好啊,那地兒可繁華了。”

當全家人和燒燬的房子合影留念時,別人都哭喪著臉,唯有那文開心地擺出一個漂亮的姿勢。

【闖關東】:什麼是女人的情商和智慧?


和其他人相比,那文的經歷頗為坎坷,但她卻是活得最舒心的一個,這一切都源於她有一個樂觀的心態。

汪國真曾說過:“悲觀的人,先被自己打敗,然後才被生活打敗;樂觀的人,先戰勝自己,然後才戰勝生活”。

真正有智慧的女人,都懂得樂觀地生活,在面對人生的得與失時,不過分傷感,不傷春悲秋,唯有這樣,才能擁有真正的幸福和快樂。

【闖關東】:什麼是女人的情商和智慧?


心胸寬廣,遇事不鑽牛角尖

在《闖關東》裡,那文的身份轉變最大,出場時,她是在王府裡彈琴吟唱的格格,住著豪華的王府,身邊有疼愛自己的阿瑪,還有貼身丫鬟服侍。

但這樣的好日子,轉瞬即逝。不久後,她就告別了北京城,告別了王府,踏上了充滿艱辛的逃往之路。

【闖關東】:什麼是女人的情商和智慧?


這一路,山高水遠並不順利。起初,那文哭過,也鬧過,但很快就擺正了心態,不再悲天憫人,而是積極地面對生活。

試想一下,若是那文心胸狹窄,在命運面前,無法釋懷,又怎會有後來的幸福生活呢?

而在成為朱家媳婦後,那文更是顯現出大氣的一面。

其實,在朱家的三個媳婦裡,那文和婆婆最遠,二兒媳秀兒因為傳武的原因,婆婆一直把她當親閨女,三兒媳玉書,是婆婆看著長大的,關係自然親近,唯有那文,在嫁到朱家前,和婆婆沒有絲毫的關係。

雖然她精通琴棋書畫,但在婆婆眼裡,她著實不是一個“好媳婦”,她不會做飯、不會幹農活,婆婆時不時地就說她幾句。

若是一般小氣女子,定會氣不過,要麼和婆婆對著吵,要麼自己生悶氣,最後一家人弄得極不愉快。

那文則不然,雖然活幹的不漂亮,但也搶著幹,婆婆數落她時,她裝聾作啞,巧於周旋,從不往心裡去,依然一口一個“娘”的叫著,反而弄得婆婆不好意思了。

【闖關東】:什麼是女人的情商和智慧?


雖然那文是最後一個和朱家建立關係的,但她日子過得如魚得水,好不愜意,而這一切,都源於她心胸寬廣,不管遇到什麼事,都不鑽牛角尖。

人生髮生一百八十度大轉彎時,她選擇坦然接受,婚後的大家庭生活,雖然偶有磕磕碰碰,她也不往心裡去,這樣性情的女子,一定不會過得太差。

曾看過這樣一句話:“心胸寬廣的女人,註定一生順遂,享盡福氣。”

確實如此,古往今來,心胸狹窄的女人,要麼紅顏命薄,要麼一生鬱鬱寡歡,反觀那些終得圓滿的女人,大多具備“心胸寬廣”的品質。

【闖關東】:什麼是女人的情商和智慧?


遇事沉穩,大是大非面前,從不糊塗

那文心胸寬廣,但絕不是沒心沒肺,相反,她腦子靈活,遇事從不慌張。

在放牛溝時,朱家和韓老海結下了恩怨,韓老海就設計報復朱家,讓朱家僱不到零工,眼看成熟的莊稼就要被霜打了,一家人急的焦頭爛額,卻又無計可施。

就在這時,平日裡看似“百無一用”的那文最為冷靜,最後,是她靠著自己的智慧,救一家於水火中。

那文從家裡拿了十塊大洋,到鎮上和韓老海等人打牌賭錢,牌藝精湛的她,為朱家贏回了“半個家當”。

那些輸錢的人,跑到朱家求饒,朱開山順水推舟賣個人情,條件只有一個,幫朱家扛霜,若果沒有那文的靈活應變,朱家很難跨過那次難關,連朱開山都說:“是我們小瞧孩子了。”

後來,朱家搬到了哈爾濱,生意越來越紅火,無論大事小情,朱傳文都喜歡跟那文商量,雖然她只是一介女子,但她頭腦清醒,遇事冷靜,她有生存智慧,也有小聰明。

當老三帶著朋友吃喝時,那文一針見血地說:“現在那些朋友是有求於你,等你沒了本事,失去了地位,他們就會躲開你,甚至一腳踹開你。”

那文絕不是婦人之見,這是她從王府格格跌落到農村婦人後的深切感悟,只有經歷過大起大落的人,才會看清世間百態。

在整個朱家,那文是最注重享受生活的,但每逢家裡遇到大事,她永遠都是看得最遠、最有主意的那一個。

【闖關東】:什麼是女人的情商和智慧?


傳傑想開煤礦,但苦於資金不足,還是那文想到了辦法,提出抵押菜館,來解決資金不足的問題。

別看那文表面大大咧咧,但在大事面前她絕不糊塗,而且,她很有家國情懷和民族大義。

亂世之年,朱傳文沒能經住誘惑,投靠了日本人時,被父親趕出家門時,那文非但沒有求情,還打電話破口大罵。

後來,她更是和兒子聯合設計,將傳文騙回家附近,用刀去砍,儘管一刀沒砍中,但那一刻,那文的骨氣和魄力,絲毫不遜色於在戰場上拼殺的鮮兒和傳武。

和其他兩位妯娌相比,那文其實是孤獨的,從她走出王府那刻起,她就沒有了依靠,

但她硬是靠著自己,把日子過得圓滿,有丈夫的寵愛,有公婆的庇護。

歸根結底,是那文有駕馭人生的能力,她不像秀兒那麼卑微,也不像鮮兒那麼要強,她小事不計較,大事不糊塗,所以,才會把生活過得風生水起。

【闖關東】:什麼是女人的情商和智慧?


回望那文的一生,驀然發現,她才是《闖關東》裡最幸福的女人,但那文的幸福沒有絲毫幸運的成分,全是靠她自己一步一步走出來的。

當年逃難,身上的盤纏被偷光,她也熬著和鮮兒一起走到了元寶鎮;當知道傳文和鮮兒有過婚約時,她沒有選擇退出,而是狠狠地抓住了這根救命草,最後成為朱家的大兒媳。

當婆婆向她發難,她不氣不惱,依然禮數週全,孝順長輩;當朱家歷經種種坎坷時,她沒有坐視不管,而是想盡一切辦法幫家裡度過難關。

【闖關東】:什麼是女人的情商和智慧?


那文的可貴之處就是,無論身處何種境遇,她從不悲天憫人,而是動用自己的智慧,努力跨越那些障礙,讓人生越變越好。

生活原本就不易,沒有誰的一生,會波瀾不驚,順風順水,但若想把日子過成自己想要的模樣,就要學習那文:

在大風大浪面前,要學會樂觀面對,在生活瑣事面前,要學會放下和不計較,在大是大非面前,頭腦清醒,堅定立場。

如此,才能安穩順遂地走過餘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