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面对疫情提出群体免疫,这不是相当于让他们自生自灭吗?英国人民会有什么反应呢?

云山砍柴


这个概念的提出是由英国政府首席科学家帕特里克·瓦伦斯(Patrick Vallence)在3月13日,接受BBC Radio 4采访时提出的。他说:

“要想达成群体免疫,英国需要约60%甚至70%的民众染病且痊愈后获得免疫力。”

对此概念的解释,伦敦大学卫生和热带医学院的马丁·希伯德教授说:

越来越多人被新冠病毒感染,也会有越来越多人患病后痊愈,不少证据已显示他们会对病毒产生免疫力。获得免疫力的人越多,病毒越不容易传播。当人口中约70%的人被感染并康复,疾病暴发的几率就会大大降低,这就是所谓的“群体免疫”。

此言论一出引起世界哗然。

李兰娟院士对此评价说:这是对老百姓不负责任的做法!

饶毅发表看法说,在没有疫苗请情况下不遏制病毒传播,把全体人民暴露在病毒面前,是不可能出现群体免疫现象的,会出现的是,凡是感染了会死的就死去,感染了不会死的就获得免疫,继续活下去,这种现象是达尔文提出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英国人口大约6650万。如果60%感染,即便死亡率只有1%,也意味着该国40万人将因患上新冠肺炎丧生!

而且我们也看到了,尤其是最近几天,英国的新增确诊数量急速上升,所以主动防控是非常有必要的。

当然,对于“群体免疫”理论我们也看到了个别人提出其合理性。

比如他们会从政治、经济等诸多领域分析这样做的可行性。

但是说真的,就我个人而言我对认为其合理的人是非常不满的。

原因很简单,防控疫情不是玩数字游戏,生命的失去是永恒的,“群体免疫”无论你如何包装,那么在没有疫苗的情况下,想要达成那就必须得有一定量的“感染率”。

而感染后要么死,要么成为具有免疫力的人——但是谁能确保这些人不会反复?尤其是当下病毒好存在变异的问题,即便是在一定时间内能够免疫曾经得过的,又如何能够确保不会染上变异的?

而这最关键的问题是得了之后是会死人的!

不过我们也看到了,英国政府并不是一味只是采取“群体免疫”的方式来对抗疫情。

3月18日电 英国首相约翰逊18日宣布,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英格兰所有中小学校将从20日起关闭。苏格兰和威尔士地方当局同日宣布20日关闭学校,北爱尔兰的中小学则从18日开始停课。

而在17日约翰逊在当天举行的发布会上宣布了多项公众防疫举措,包括

人们应尽量避免不必要的社交接触以及不必要的出行,避免去酒吧、餐厅等人多场所;

如果居民本人或家中任何人出现发烧或持续咳嗽等症状,应在家隔离14天;

人们应尽可能在家工作等。预计接下来数天内,政府还将进一步要求包括70岁以上老人及孕妇等高风险人群在未来约12周里最大程度避免与外界接触。

所以很显然,英国并不会向瑞典一样“放弃抵抗”,也在积极对抗疫情,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群体免疫”更像是一种平复民众紧张情绪的宣传……


随便看看微笑不语


英国政府既然放出“群体防疫”的口风,说明了这已经是它的选择项。

既然它有这个打算,肯定也考虑好了如何向本国民众交待:——中国传出了这个病毒,英国政府根据国家现实情况采取了最合理的处理方式,但是“武汉病毒”太具有致命性了,全世界对此无能为力。

不单单是英国,现在那些西方国家不都已经这样做了吗?

讲两个小故事:

1.二战初期敦刻尔克大撤退时,丘吉尔下令伤兵最后撤离,因为一个伤员要在宝贵的甲板上占两个健康人的位置,而大英帝国那时刻最需要的是有用处的人。

2.马岛战争中,英国特混舰队出发时,码头上仅仅只有千把民众送行,这里面大部分还是家属;原因在于当时英国老百姓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煤矿工人大罢工上。

这就是现代英国上层建筑与普通民众的实际关系,英国人讲求实惠。

大家听过一句话"世上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英伦政治家原创。

不空谈理想,不虚抱情怀,只要有利可图就是世间第一真理。

好体面的英国人,早就开始了审时度势、缩短战线的历程,改跨国企业为小本经营,从带头大哥到小跟班儿,能屈能伸,方为丈夫。

岂止英国,资本主义本质上就是以“资”来决定人类的命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