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唐家河:時隔28天,大熊貓又“出鏡”了

播放器加載失敗: 未檢測到Flash Player,請到安裝

四川在線消息(陳詩穎 記者 寇敏芳)3月19日,唐家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傳來好消息。兩天前,保護區摩天嶺保護站工作人員在進行紅外相機網格監測時,再次發現大熊貓活動畫面,據上次發現大熊貓畫面時間僅隔28天,且兩次發現位置不同。同日,在保護區白熊坪保護站,工作人員還發現了大熊貓糞便及腳印。

四川唐家河:时隔28天,大熊猫又“出镜”了

此次大熊貓拍攝畫面位於保護區內的摩天嶺老虎溝,海拔2103米,經工作人員鑑定,畫面中大熊貓為成年雄性個體。

四川唐家河:时隔28天,大熊猫又“出镜”了

白熊坪發現熊貓足跡

四川唐家河:时隔28天,大熊猫又“出镜”了

白熊坪大熊貓糞便

視頻中,大熊貓體型圓潤,拖著身上的“肉肉”在鏡頭面前來回走動,不時發出“哼哼”的聲音,據工作人員推測,可能是大熊貓在宣誓自己的領地,又或者是在嗅同伴和其他動物留下的氣味痕跡。

四川唐家河:时隔28天,大熊猫又“出镜”了

保護區工作人員在白熊坪收集熊貓糞便

該區域低海拔段以落葉闊葉林為主,高海拔段以針闊混交林為主,生長著青川箭竹、糙花箭竹、缺苞箭竹等竹類,為大熊貓生存提供了豐富的食物資源。同時,該區域還分佈有扭角羚、川金絲猴、紅腹角雉、黑熊、金貓等珍稀野生動物。老虎溝自2019年至今共拍攝到大熊貓視頻4次。

同日,白熊坪保護站工作人員在進行野外大熊貓網格調查作業中時,在海拔2700米處發現了新鮮大熊貓糞便,並在沿途行進中發現了多處大熊貓腳印。

兩次發現大熊貓蹤跡距離較遠,橫跨半個保護區之多,充分證明唐家河保護區適宜大熊貓生存的環境優越。

唐家河保護區地處我國野生大熊貓種群數量最多的岷山山系,是連接岷山山系北部大熊貓種群至關重要的走廊地帶,是大熊貓國家公園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2011-2014年全國第4次大熊貓調查結果顯示區內有野生大熊貓39只。自2016年自主開展大熊貓DNA檔案建立調查工作以來,共收集大熊貓糞便170餘份。

本網所有內容,凡註明“來源:四川日報或四川在線(頻道)”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四川日報網絡傳媒發展有限公司所有或獨家授權發表,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佈/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註明“稿件來源:四川日報或四川在線”,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