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的慰藉》:如何處理生活中的難題?聽聽高人怎麼說

《哲學的慰藉》是英倫作家阿蘭·德波頓的一本著作。

《哲學的慰藉》:如何處理生活中的難題?聽聽高人怎麼說

作者就6個人生問題:與世不合、缺少錢財、遭遇挫折、傷心難過、遇到困難、自身缺陷,向6位哲學家取經,從不同角度講述遇到這些問題時,該如何應對。

這6位哲學家是:蘇格拉底、伊壁鳩魯、塞內加、蒙田、叔本華、尼采。

為什麼是這6位哲學家,而不是別人呢?他認為,這6位雖然是偉大的哲人,但他們卻能把那些高深枯燥的哲學道理,用普通的語言說清楚。

在本書裡,作者的觀點很明確:哲學最大的功能就是用智慧慰藉人生的痛苦。

他認為,人生的痛苦兩種:有自找的、有外界強加的。

他要通過這些哲學家的口告訴人們,思想很重要。人在生活中遇到問題時,不假思索做出反應,與思考後理性對待,結果大不相同。

我的理解,在他看來,人的思想好比一顆筍,你要把外面的硬殼一層一層剝掉,才會露出鮮活的本質。

作者阿蘭·德波頓,1969年出生於瑞士,8歲上倫敦寄宿學校,後全家移居倫敦。

《哲學的慰藉》:如何處理生活中的難題?聽聽高人怎麼說

他18歲進入英國劍橋大學,就讀歷史系。

大學期間,他對學校的課程並不感興趣,大部分時間在圖書館泡著,讀了大量的文學、藝術、哲學、心理等方面的書籍,還在附近的書店買了許多書,以至於把父母給的生活費全花在購書上。

他認為,上大學不是為求學位,而是為有個讀書的氛圍;讀書不是為了日後謀生,而是為了找到生命的意義。

最後,他找到了。

他生命的意義,就是創作。通過創作的作品,再讓他人從中找到生命的意義。

德波頓在22歲時就出版了第一部小說,寫這本書《哲學的慰藉》時,他剛30出頭,這本書出版後,好多人讀完,認為作者年齡肯定是中年以上,沒想到他這麼年輕就有大海般開闊的視野。

其實,一個人的文化底蘊就應該奠基在20歲左右,甚至更早。

現在,我們身處在互聯網時代,手機裡每天充斥著大量信息,好像獲取”知識“很方便。但是”知識“不等於智慧,這些”知識“裡,又有多少是能提供智慧的呢?

如果遇到這篇文章開始說的那些問題,我們又該如何應對呢?

讀書,是和作者深入的對話,瞭解他的思想,學習他的智慧。

學到智慧會後,用來處理生活中遇到的問題,這就是讀書的意義。

《哲學的慰藉》:如何處理生活中的難題?聽聽高人怎麼說

除了西方哲人,再看看我們中國古代那些偉大的哲人,那時候他們沒有手機,沒有互聯網,只能仰望星空,思考人生。所以他們總結出那麼多的智慧,以至於眾多後人拿來化解生活中的難題。

《哲學的慰藉》是典型的英倫散文風格,簡潔優雅,睿智又不失嚴肅。像是介紹幾位西方哲學家的思想,又像是作者的讀書筆記,讀起來醍醐灌頂、回味悠長。

《哲學的慰藉》是一本好書,推薦給你,希望在書中能找到你想要的那個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