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隔离的你胖了吗?谈谈肥胖与神经科疾病的关系

肥胖”是当前时代的核心关键词之一,什么高脂血症呀、血管动脉硬化呀、脑梗呀,等等。不仅给形体健美事业造成阻碍,一系列随之而来的瀑布效应给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想问问小伙伴们,居家隔离的你胖了吗?本文谈谈肥胖与神经科疾病的关系,肥胖的你神经系统有什么变化?

“肥胖”是一种全球范围内高发病率的慢性疾病,是造成死亡率升高的重要因素之一。NIH和WHO重新将亚洲人超重范围定义BMI在23~24.9 kg/m2,肥胖定义为BMI >25 kg/m2。(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M)2,)。全球范围内约有21亿肥胖或超重人群,预计至2025年全球约有18%的成年人肥胖。肥胖的病因多样,包括遗传、环境因素、生活习惯等,事心血管疾病、肿瘤等危险因素。

肥胖与神经系统之间存在复杂联系。循环中FFA以及脂肪炎性因子等可破坏血脑屏障、造成神经毒性作用,使中枢神经系统(CNS)、自主神经系统(ANS)和周围神经系统(PNS)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包括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和阿尔茨海默病(AD)、自主神经和周围神经病变等。

肥胖可增加认知功能障碍的风险,肥胖人群AD的风险是正常体重人群的一倍。可能与大脑结构改变(海马、额颞叶等负责学习记忆的结构萎缩)与大脑完整性降低(FFA和炎性脂肪因子影响下丘脑完整性)有关。

肥胖患者容易累及四肢远端、以感觉受累为主的多发性周围神经病。ANS(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和感觉神经节为无髓纤维,在肥胖引起的炎性反应中容易受累。ANS负责代谢合成和分解过程,与下丘脑功能密切相关,且其脂肪代谢十分敏感,交感神经激活可促进脂肪分解,但同时可导致心率、血压和微血管张力增加,长期作用下反而引起循环灌注下降,加重PNS功能障碍

肥胖对神经系统的影响涉及多个方面,包括对结构、心理、行为以及生理方面,其对于认知、情绪、自主神经及感觉神经等方面的影响较为突出。值得注意的是,肥胖是一个全身代谢性疾病,单纯改善认知或情绪等处理很难得对病情实现良好控制。生活方式包括饮食和运动改变等对于控制体重十分关键。


居家隔离的你胖了吗?谈谈肥胖与神经科疾病的关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