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秀才,举人,进士地位都如何?当地父母官敬畏吗?

嗯嗯嗯嗯80649260


“秀才”、“举人”、“进士”这些称呼虽然不都是因为科举产生的,但现在提到这些身份,一般都默认为是明清时期的科举人才称呼。

所以,如果想要了解他们的社会地位,严格来说需要从唐宋之前与明清之后两个时代来谈。

唐宋前的“秀才”、“举人”和“进士”,只是一种普通身份

“秀才”其实在汉代就有了,也称为“茂才”,是察举制的一种产物,在记录当时历史的典籍中经常会看到“举茂才”的记载,就是讲的这件事。

到了唐代进行科举制的改革,曾经设置了“秀才科”,所以参加这一科考试的人就被称为“秀才”。但是这科考试后来被取消了,只存在了很短的时间。

察举制下的“秀才”或者“茂才”在当时就是“举人”。

这是受了“举孝廉”等传统的影响,由地方推荐人才去中央考试,即乡贡,这些人就被称为“举人”。

而“进士”的称呼也比较广泛。

不同于明清时期叫做“考进士”,在唐朝,凡是参加科举“进士科”考试的考生,都被称作“进士”。

也就是说,不管你考没考中,只要是要参加这门考试的人,都叫“进士”。

所以,唐代的“秀才”、“举人”、“进士”其实没有那么值钱,实际上就是读书人的另一种称呼而已,再具体一点就是读书人中比较优秀的那一部分。

社会地位和正常读书人没有什么不同,当然考试合格的会进入官府学习,比如翰林等机构,在这样的学校里毕业了,说明具备了一定的治政能力,才会有机会被授予有实权的官职。

地方官对这些人不会很敬畏,顶多表示读书人之间的尊重罢了。

明清之后的“秀才”、“举人”、“进士”,含金量较高

今天提到“秀才”等称呼,一般默认的就是明清科举之后诞生的人才,更像是一种特殊的社会阶层,介于“官吏”与“百姓”之间。

一个读书人的真正的起点就是从考中“秀才”开始。

不要认为这个秀才很好取得,它也需要考试,并且难度还不低,不是谁都能考得上的,毕竟在古代读书本身就是不太容易的事情。

现在有些认为“秀才”就相当于今天的大学本科,这是外行人的信口胡诌,当不得真。

有人做过统计,有清一代童生,也就是考中秀才之前的读书人的称呼,数量大概在200-300万,而能取得秀才身份的不到50万,而清朝人口在一亿到四亿之间。

二百余年的时间里,人口过亿的帝国,总共才有不到50万的秀才,还认为“秀才”很容易考上吗?

当然,考上了秀才,虽然一般并不能做官,但也意味着具有了初步的治政资格。

同时,秀才也有了很多特权。

比如见官不跪,当然也得看什么官;受审不刑,自然也分等级;不服徭役,不交田税,这两条就比较实在了。

说明只要考中了秀才,其生活水平在当时是要比普通人好太多了。

如果能力够强,三等中考上了一等,朝廷每月还给米给钱,逢年过节还有特殊慰问,鼓励他们继续向上考。

因为基层官员不够,所以一些基础工作,比如文书、诉讼等等活计都外包给秀才们来做,他们也为百姓帮忙,口碑一般都不错,官府和民间都有点面子,这是其他举人等身份的人所不具备的。

所以,地方官对于秀才虽然谈不上敬畏,但一般也不会得罪,毕竟他们自己曾经也是这个出身。

而能做到地方官,最差也是一个举人出身,秀才对地方官才是应该敬畏的。

如果能从秀才中考到“举人”,那就更厉害了。

我们说秀才在有清一代不足50万人,举人就更少了,只有区区十五万人。近三百年的时间只选出了这么点人,平均下来一年也不到一千人,可想而知其中的难度了。

当然,考中了举人就以为着可以做官了,如果只是举人的话,当个县长一类的官职是最低级的,当然还有上升的空间。

这个时候的身份就已经不再是普通百姓了,而是代表着官府。

我们常常把古代民众分为“士农工商”,其实在它们上面,还有官吏,是治理这些百姓的。他们的行为会直接影响到治下百姓的生活水平,别管你是什么农民还是富商,都得老老实实听话。

所以,一旦省里下达了通知书,宣告某一处地方的秀才中举了,那可真是大事。不说之前周围人的敬畏态度,就是各路富商都得赶来巴结,提前施恩,有仇怨的最好提前赔礼消解,要不然说不定哪天就回家乡当父母官了。

而对于当地官员来说,这也是一件荣耀的事儿,趁此机会来结交一番绝对没有坏处,说不定这就是以后的同僚。尊敬有之,虽然不至于敬畏,但一定不会轻易得罪,平辈论交就可以了。

这种待遇大概就是“一步升天”,能理解范进中举之后为何发疯了吧?

到了进士阶段,那很大可能就是未来的中央大员。

不同于秀才考举人,考中举人的学子必须要去考进士,路费、学费官府报销,这叫做“公车”。近代有一个“公车上书”,那个“公车”就是这个意思。

三年一次的进士考试,录取人数大概在300左右,这个竞争多么激烈不用多说了。

好笑的是,还有人将考进士比作高考,这差得太远了。

需要注意的是,这时候的考试就不是一场两场就能考完的,往往要考很多次,可以理解为初试、复试、面试、二面、三面……最后来个殿试分出三甲,这还不算完,一甲三名除去在外,也就是状元、榜眼和探花,其余人参加朝试。

这一系列考试结束之后就能做官吗?

也对也不对,因为确实是有官职在身了,但实际上还处于学习如何做官的阶段,并没有太过重要的职权,有一些得到重视的人才往往学习过之后还要外放锻炼,这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

说到这就能知道了,进士的身份是很高贵的,并不是所有的官员都是进士出身,甚至大多数的官员都没达到这个水平。这里所说的“进士”出身还是指的所有考中的举人,没有细分等级的。如果细分的话还有“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等等差异。

那么,地方官在考中了“进士”的人眼中其实就不是一个级别的存在了,不出意外的话,他们甚至一辈子都很难再见到考中进士的人,因为这些人才几乎都是中央的预备队。即使再差劲的进士,也能当个五品官左右,最差是个省部级,厉害得话称为皇帝之外的一把手都不是没有可能。

所以就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在南方一些盛产“状元”、“进士”等地区任职的地方官往往很憋屈,不太敢得罪太多人,谁知道被得罪的人家里是不是曾经有个“进士”呢?

当地父母官或许会对自己治下出了一个进士感到自豪,但说到“敬畏”,因为也没什么太多交集了,估计这种态度也没多大意义。


未来在黑夜隐匿,于此静待晓光。我是待晓儿,专注于文化的科普与解读,欢迎关注与交流。

待晓儿


从秀才开始,算是脱离了底层阶级,成为士,受人尊敬和敬畏了。

秀才

秀才是童生通过县试,才正式转为秀才。秀才虽然是科举制度下的最低级别,但已经比一般百姓高多了。非常受人尊重,声望高的直接做师爷,差一些的教私塾,见到县令可以不用下跪,如果作礼,县令也要回礼的。

举人

举人就更不用说,在各省贡院参加乡试,通过后称为举人。一旦成为举人,基本就算是衣食无忧了,不仅有人送田送钱送房,县官见到都要主动作礼。举人意味着可以直接做官了,比如明朝的海瑞就是举人出身,所以举人地位非常高了。

进士

进士就意味着人上人了,进士可是通过了皇帝的殿试呀,光宗耀祖不过如此。进士好一些的直接进翰林院,特别优秀的进六部,差一些的都会为官一方,可谓直接进入统治阶层了。

所以说,秀才是书生的开始,进士算是到头了,对各地父母官来说,能出秀才还可以,出个举人算是学风昌盛,出个进士那绝对高人一等了。


史知今


古代秀才、举人和进士的地位,确实非常高,当地父母官,必须得善待,还得给活计,让他足够养家,我们一一来分析:

第一,从入学,到能够考上秀才的,基本上,就是一个村子,有一两个,而且都是大户人家的孩子。

考上秀才,就能够免交各种税了,差的开个私塾教学为生,好点儿的,就在当地村、乡公所和县里混各种差事,足够养家了。

第二,考上举人的,一县也就是一两个;举人,就是老爷了,一安排差事,起码是县丞,甚至是县太爷的。

对于举人,就成为一县之内,人人想要结交的对象了。

第三,考上进士,那了不得啊,一府,甚至一省,就几个,全国,也就几百个啊。进士的第一名,就是状元了。

进士一安排差事,县太爷起步,也有知府这一类的。

那真正是大官员了,一般没出几年,均能成为省部大员。

因此,一旦一家人考上进士,在古代整个省,几乎人人想结交了。

所以,古代才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董江波


古代秀才,举人,进士地位都如何?当地父母官敬畏吗?

自古有"金举人,银进士,穷秀才"之说,虽然有些过于简单,但也大致说明了他们之间的地位差异。

秀才,别称“茂才”,最初是指才能优异的人。在不同的朝代,秀才的地位相差悬殊。

汉代以来,秀才成为举荐人员的科目之一。汉文帝曾下诏“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汉武帝确立察举制,“秀才之举”与“孝廉之科”并立为两汉最重要的察举科目。东汉为避汉光武帝刘秀讳秀才改称“茂才”。“茂才”大多从现任官吏中推选,起用为县令(千石)。

隋朝开始创立科举制,唐朝正式确立和完善了科举制度。唐初秀才科是常科,而且地位最高,为六科之首,被称为是“尤异之科”。对秀才的选拔要求也最高,据《唐六典》记载:“有博识高才、强学待问、无失俊选者为秀才。”对才、学、识都提出了极高的选拔标准,考试内容上考有关治国方略的五条对策,这就要求应考者不仅要博古,还要通今,不仅长于经典诗文,还要有实际的行政能力。当然这样高标准的人才给予的待遇也高,上上第的秀才,可以授予正八品的出身品阶,比进士、明法高出四等,比明经高出三等。

唐高宗永徽二年(651年),停秀才科。开元年间曾再度开秀才科,但三十年无人登第。到宋朝时,秀才对一般读书人的泛称,但值得一提的是,宋朝的读书人并不喜欢自己被称为“秀才”,觉得那是对自己的贬低和轻慢。明太祖朱元璋曾采取荐举之法,举秀才数十人,任以知府等官职。此后,秀才则用来专指府、州、县学的生员。

明清时期,科举考试分为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4个等级。考生无论年龄大小,都要先参加入学考试,也即院试,院试录取者为秀才。秀才分三等:廪膳生、增广生、附生,只有第一等可以领少量的俸禄。秀才可免除个人的农业赋税和徭役,见到县官可以不下跪,一般案件不受刑,可以当私塾先生或者官员幕僚。因为他们在经济上并不富裕,只是在社会地位上稍高于平民,所以被称为"穷秀才",是科举金字塔下的最低一层。

举人,最初指被举荐之人。

汉代实行察举制,被举荐之人就称为“举人”。

唐朝时把不经学馆考度而由各州县举荐入京应试的士子通称为举人。

宋朝时的科举只有解试、省试和殿试三个级别,第一级别的考试——解试通过后即为举人。举人登科后可直接授官,免除丁役。

明清时举人专指乡试考中者,是一种出身资格,初步具备了入仕资格,当然,一般是中下级官吏。如清朝早期,一些举人可以在出现官缺的情况下,担任知县和教职。即使没有获得官职,也可以被一些总督、巡抚级别的封疆大吏聘为幕僚。比如晚清名臣左宗堂就是举人出身,湖南巡抚骆秉章。举人每月还有较多的俸禄,可免除差役和所有赋税,见了所有官都可以不下跪。

进士,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是科举制下的最高功名。

“进士”最早见于《礼记·王制》,意指贡举的人才。

(北京国子监的进士题名碑,共198块,记载着51624名进士的姓名、籍贯和名次)

隋唐科举考试设进士科,录取称进士。宋朝时进士科最受重视,考中进士的人多数可官至宰相,所以进士科在宋朝时被称为宰相科。

明清时的科举分4个等级:院试、乡试、会试、殿试,殿试及第的人称进士,赐出身。进士分三甲:一甲3人,赐进士及第;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一甲3名依次为状元、榜眼和探花,可以直接授予官职:状元授翰林院修撰,为从六品官。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编修,为正七品;二、三甲的进士则会被分派到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观政,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实习。明代心学大师王阳明就是在得中二甲进士后,被派往工部观政当实习生,负责督建威宁伯王越的坟墓,观政期满后才被授予刑部云南清吏司主事一职的。

所以,古代秀才,举人,进士地位相差还是比较悬殊的,但即使是最低一级的秀才,也可以见了县官不下跪,举人即使没授官,也可以和地方官平起平坐。


文史清谈


古代功名的分量大家可不要低估,哪怕是这其中最低一级的秀才,摆到现在也能相当于区县一级下辖实权部门的一把手,大公司的高级白领,大学教授。在古时候成为秀才,就已经是国家认可的统治阶级的一员了。拥有免税免徭役,见官不跪,过堂免刑等特权。每次考核名次最好的一批人,还可以享受国家补助。

说的通俗一点就是:通常秀才可以轻松的在各级学校,私塾担任讲师,也可以在县级衙门担任如收税,治安等非正式实权职务,如果能力突出或者后台过硬,还可担任一些正式官职。古人爱嘲讽穷酸秀才呢,很简单,秀才是古代的平民能直接接触的最高级“官员”。其中说到政治影响,大略等同:秀才:镇党委委员。举人:县委常委。进士:省委常委。而状元,直达中央任职领导。


南朝灬


中国古代太漫长了,秀才、举人、进士的含义也不同,不好一概而论的,但大体上以科举制定型为分野,可以将其划分为明清以前和明清时期。

先来说说秀才。

秀才这一称呼首次出现在西汉的察举制中,大概意思就是优秀人才,并非具体的功名。隋朝创办科举制选拔人才,设秀才科,唐朝最初沿用,但后来废除。宋元两朝,秀才不过是一般读书人的通称。



而在明清时期,凡能通过童子试,即县试、府试和院试者,即可获得秀才功名。秀才这一功名虽然只是读书人参与科考的起步,但也并不容易,明清时期很多读书人可能终生都无法考上秀才,只能被人称为童生,比如鲁迅小说中的人物孔乙己,他就是一个典型的老童生。一旦考上秀才,你就算是进入了士阶层,在文化落后的乡村地区也颇有面子,平时当个私塾先生、代写个书信、代写对联之类自然是不在话下,如果平民有什么要与官府交涉的事宜,秀才更是当仁不让的中介人。

一般来说,穷秀才不会有官做,经济上也难说是富裕,不过在乡村混口饭吃,或是入高官幕府糊口,仅此而已。

再说举人。

举人也是西汉出现,西汉察举制令郡国举荐贤才,故称呼被举荐之人为举人。隋、唐、宋三朝,科举制并无举人一科,而各科被推举赴京应试者被称为举人。



明清时期,科举制定型,考生考中秀才后有资格参加三年一次的全省乡试,如果考中,即为举人。考中举人,对于古代读书人来说,基本上可以说是一只脚已经踏入仕途。一方面,考中举人就有了当官的机会,更重要的是,举人有资格参加会试,而会试一旦考中,就能真正踏入仕途;另一方面,即便会试没有考中,有个举人功名,也可真正跻身士大夫阶层,一举打入省内上流社会的交际圈,并拥有司法上的豁免权和经济上的免税权等。

比如《儒林外史》里的范进就是这样,他一辈子穷困潦倒,饿得两眼发黑,还要遭受老岳父的奚落。一朝得中举人,范进立刻被众人高高捧起,不仅老岳父对他越发恭敬,还有人主动送来土地,省里的老爷们还派人看望,送来银票。不久,他又高中进士,最后升任学政,俨然是朝廷高官了。

最后说一下进士。



隋唐时期科举制初建,就设有进士科。唐朝科举制以明经科和进士科最为重要,进士科难度极大,主要考的是诗赋,考中者皆称进士。明清时期,乡试考中后就能参加次年在京城组织的会试,会试通过后再经殿试,排出名次,分出三甲,其中一甲三人,为本次殿试的一二三名,即状元、榜眼和探花。

一般来说,获得进士出身,就登上了科举制的塔尖。在明清时期,进士可直接进入翰林院供职,其中一些人会逐渐跻身内阁或南书房等机构,有机会成为天子近臣,并获得转任地方官的机会,积累政绩,最后再调回中央,担任宰辅要职。当然,大多数人也仅仅是在翰林院终老一生,或者到地方担任个知府知县,然后政绩平平,湮没无闻,仅此而已。


达摩说


古代当官者要从三考里出身。就是本题所提出的问题,古代读书人是惯称十年寒窗之辛苦,才能进行考试。首先是乡试,第一名者称秀才,虽称秀才还系白衣,如在秀才其间犯了法要被革除。

。第二考是省试,参考第一名者称举人,举人有衔称举人老爷,期间犯法亦要革去。

。第三考是京试(国家级),第一名者称状元;二名探花;三名榜眼;以下统称进士,进士有多少?是看一场考试有皇帝取才而决定的,每三年一次(称为某某年第几名进士)状元于吏部统一按排官职,再将初定奏本皇帝,经皇帝准奏,并下旨上任。不过有時皇帝需要重要人才,要进行殿试,皇帝亲自监考,合格,不通过吏部按排,有皇帝亲自任命官职,这都是重要职位,比如:监察御司,七省巡按,按察司,应天府尹等重要衙门。


老龚166916589


非常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秀才

秀才,指的是才能秀异者,最初是在汉武帝时期,汉武帝亲自出卷考试,应试成功者称为秀才,后东汉事情为避光武帝刘秀名讳,遂改成茂才 。

秀才在古代是有这一定才学的人,所以在当时地位还是不错的,比如见县令不用跪拜,家里可以免除徭役等,还可以替人写东西来赚钱,如果没有一定的好处,谁愿意苦读寒窗十年呢?(但是秀才离做官还有一定的距离)。

举人

举人,是指在秀才中通过乡试者,在唐朝时科举制度已经非常成熟,这时候的举人,已经不是白身,有了初步做官的能力,这也是为什么《儒林外史》中范进中举后,所有人都来恭喜巴结他,

当到达了举人这个地位后,在社会上便达到了士农工商的第一位,成为了一个初级士人,可以胜任县令等职务,在当时是比较受人尊敬的。

进士

进士,是指通过了殿试的举人,所以进士是比较少的,除了名列三甲的进士,是可以进入六部担任一些中层的位置,也可以选择去外放担任知州,有了政绩,还可以回到京城。

进士一般都是很有才能,要不然唐太宗也不会在进士鱼贯而出时,说出:“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而殿试中的前三甲,更是有机会成为一方封疆大吏,成为朝堂的重要朝臣,

所以进士以及其中的名列三甲,算是达到了古代科举士人的最高峰,地位自然可想而知了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很荣幸回答你的问题。


嘴痕


秀才举人,在察举时期,也有如此称谓,也可以说是科举制度沿袭了察举制度流下来的称谓。科举制度完整来讲,从低到高,是为,童生,秀才,举人,贡士,进士。

秀才举人的称谓,来源于汉朝,武帝时期一改选官制度,令地方官府考察和推举人才,是为察举制度。秀才即为优秀人才,此种制度一直延续到隋朝。隋大业年间,开始科举制,设秀才科,唐初沿用,及第者称秀才,后来废止,秀才变成一般读书人称谓。宋朝,应试者和士人统称秀才。明清时专指府州县学员。

察举时期的秀才,可以直接为官。明清时代的秀才,是士阶层的最低门槛,代表功名在身。在地方上受到一定的尊重,亦有各种特权。例如免除差徭,见知县时不用下跪、知县不可随意对其用刑、遇公事可禀见知县等等。秀才中部份人是贫穷家庭出身,但是得到秀才功名不一定可以带来财富。只有生员资格的秀才并没有俸禄,若果未能通过之后的乡试中举,亦不足以为官。

秀才也分为三等:廪膳生、增广生、附生。成绩最好的叫廪膳生,国家按月给他们发放粮食,让他们能够安心读书。成绩其次的叫增广生,增广生没有吃国家公粮的资格,但有可能作为“替补队员”,升到廪膳生的行列。附生是指刚入学的秀才。

在明清时的中国,秀才是地方士绅阶层的支柱之一。在地方乡村中,他们代表了知书识礼的读书人。因为他们在地方官吏前所有的特权,故此经常会作为一般平民与官府之间沟通的渠道。遇上地方上的争执,或者平民要与官衙打交道,经常都要经过秀才出面。而一般平民家中遇有婚丧事,或过年过节,亦有请村中秀才帮忙写对联、写祭帐等习惯。

察举时期,举人是指被荐举之人。汉代取士,无考试之法,朝廷令郡国守相荐举贤才,因以“举人”称所举之人,可以直接为官。

唐、宋时有进士科,凡应科目经有司贡举者,通谓之举人。至明、清时,则称乡试中试的人为举人,亦称为大会状、大春元。中了举人叫“发解”、“发达”。习惯上举人俗称为“老爷”,雅称则为孝廉。

考上了举人,才真正拥有了官员的身份,成为了统治阶级的一员。举人有当官的资格,但不一定能当官,但可通过"大挑"进入官场。

范进中举

举人通过会试,录取者,称之为贡士。贡士通过殿试,即为进士。殿试的通过率也很高。在正常情况下,殿试的通过率为百分之百。这就是说,所有的贡士,最后都会变成进士。区别只是名次不同。

贡士通过殿试之后,出榜分为三甲:在一,二,三甲的都泛称进士,中了进士。进士叫天子门生。

进士多入为翰林官。一甲第一名为状元,授修撰;第二、三名分别为榜眼、探花,授编修。二、三甲可选为庶吉士,或授给事中、主事、中书舍人、行人、太常博士、国子博士等官,或授地方府推官、府同知、县令、县丞等官。

综上,秀才父母官或许没有过多的敬畏,举人进士的话,就相当敬畏了。儒林外史记载的范进,一中举,父母官马上来拜会,就能看出。

以上。

部分图片文字来自网络,侵删。


酷的世界


要区分时间线。

简单说,西汉至唐代,秀才指才能优异,是察举制中州长官推荐给中央,三公考试,初授予官很重。到了明清时期,科举定型,秀才就是基础功名,国家给予钱财支持继续读书,免除本家税金徭役。见地方官不跪,口称学生,可以当私塾先生,低级幕僚。

举人,察举制时期是郡国长官推荐给中央政权的人才,是常科孝廉,基本担任郎官。明清时期是士,享有不税特权。可以被推荐出仕当官,与县令平辈交往。可以担任高级官员幕僚。属于统治阶级成员。

进士,科举功名。唐代进士非常难得,每科多不过十来人,少则三五人,甚至一个都不中,所以,号称五十少进士。进士提拔快速,运气好十来年就具备入相资格。宋代之后进士地位下降,但也是科举出仕正途,每三年不过三百进士,一甲前三名是状元榜眼探花,但官运不怎么好。第四至60名是二甲,是高级官员的主要来源。61名以后的三甲,晋升相对缓慢,到老也就五品。

显然,家中三甲以上进士,地方州府县官员都会道贺,互相交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