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克的武汉经济何时复活?

休克的武汉经济何时复活?


休克的武汉经济何时复活?


有武汉人在网上吐槽:“房贷借钱还,每天的菜价也不便宜,储蓄一天天减少,公司何时复产也不知道,这事儿到底还有没有完?”是的,虽然有少数武汉企业已经复产,但绝大多数企业还在停产状态,有些企业已经永远不可能复产了 ,它们已经在实质上破产了。


公开数据显示:2019年,武汉市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完成2912亿元,剔除减税降费缓税不可比因素,同比增长11%;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564亿元,同比增长12%。


2019年,湖北省的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388.39亿元,增长2.5%。武汉在湖北的权重可见一斑。


休克的武汉经济何时复活?


武汉的GDP能保住一万亿吗?


武汉企业将面临怎样的考验?


湖北会受到多大冲击?


武汉人的消费力会降到什么程度?


武汉经济何时重现活力


武汉目前尚无全面复工的迹象,不过,试探性的动作以及准备工作正在进行中。


3月11日下午,湖北省人民政府网站发布通告,以县域为单位,在省内划分低、中、高风险区,实施分区分级差异化防控,企业分类分时有条件复工复产,具体行业企业实行灵活动态管理。其中,武汉市涉及保障疫情防控必需、公共事业运行必需、群众生活必需、农业生产必需以及其他涉及重要国计民生的企业可以复工复产。


此外,通告提出,对全国、全球产业链配套有重大影响的企业,在防控措施到位、防控责任落实的前提下,按程序批准后可以复工复产,春节以来未停工停业的企业可以继续生产。


休克的武汉经济何时复活?


对于湖北来说,“对全国、全球产业链配套有重大影响的企业”绝大多数都在武汉,此信息可以看作在武汉抗击疫情的铁板一块开了一个口子,至少有一部分精力要转到救经济上面来了。


实际的情况是,武汉、湖北在经济层面也确实不能承受太多的复工复产拖延,因为实在是拖不起。


在3月5日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财政部副部长许宏才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提到以下重要信息:


1月份湖北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保持增长,因为1月份的收入主要是根据上月的情况缴纳税款……2月份的收入只有零星收入入库,但是2月末湖北省库款的情况还比较好,原因是除了疫情防控和基本的支出安排之外,有很多的支出实际上没有开支,所以总体到2月份为止,湖北省国库里的钱还是比较好的,库款余额有1306亿元。总体来说,跟正常的需要相比是够的。我们判断,进入3月份以后,由于国库收入仍然会保持零星入库……


2、3月份已经是零星收入入库,因为疫情“有很多的支出实际上没有开支”,湖北如此,相信武汉也如此,不过,武汉市财政局的新闻显示:截至3月12日,全市财政已安排疫情防控资金71.16亿元。


没有钱进来,但是花钱的速度却不慢,虽然说抗击疫情是刚性支出,但是武汉的财政窘境必然加深。


而且后续的重症病人治疗费用,以及支付相关人员的补助费用,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随着援助武汉的各省医疗队的陆续返回,这方面的支付压力会逐渐减少。


3月16日,李兰娟院士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武汉疫情防控现在进入了“冲刺”阶段。到3月20日左右新增确诊人数有望清零,清零之后仍要进行两周的观察。如果不再有新增确诊患者,武汉才可以逐步解封复工复产。


从现有数据看,武汉复活之日应该不会太遥远了!最迟4月初,武汉可以加快复工的步伐,前提是:这两周不能出现新增确诊人数,否则一切重来,重新计算14天隔离期。


武汉年度GDP能保住一万亿吗?


3月17日,武汉市统计局在官网的显著位置发布了《武汉市统计局 2020 年部门预算》,其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的预算数为5679.82亿,而这一数据在2019年为7260.26亿,相比去年,武汉已经压缩了1588.44亿,武汉已经做好准备要过苦日子了。


武汉2020年财政拨款收支预算总表(部分)

休克的武汉经济何时复活?


武汉2019年财政拨款收支预算总表(部分)

休克的武汉经济何时复活?


2019年一季度,武汉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357.4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4%,创2016年一季度以来13个季度新高,高于全国2个百分点。客观而言,武汉近年来的发展增速不错,不过因为疫情影响,武汉市2020年的相关数据还未发布。


武汉于1月23日封城,实际上,1月份还是有部分经济活动的,虽然说临近年关,一些公司、工厂已经放假,但是服务业尤其是超市、商场的生意应该还不错。因此,一季度的GDP不可能归零。


粗略计算,参考2019年的数据,每个月的GDP为1119.16亿,即一月为1119.16亿。因为1月23日封城,以一个月4周为基准,在1119.16亿的基础上再减去一周的GDP,剩余三周数据为839.37亿。当然这只是一个静态的初略统计,但是大概率不会超过900亿。


至于二月份、三月份,其实三月份已经有少数企业在零星复产,但抱朴财经无法查阅到统计数据,因此归零计算,算是比较严苛的计算。


这么算下来,武汉一季度就只有900亿GDP,有点惨。


问题来了,武汉能保住年度一万亿GDP吗?大概率能,而且可能还不止,当然,除非有极特殊的情况,超过去年的GDP总量17157亿,增速7.8%是没可能了。


以去年的静态数据来计算,一季度只算900亿,全年GDP仍有可能保持在13000亿—15000亿,为什么?


很简单,有些本来在一季度要开工的项目没开工,钱还在库房躺着,但这些项目中的绝大部分是肯定要开工的,“保就业”是重中之重,抱朴财经请你看看武汉市政府年初的工作报告——


2020年的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7.8%,城镇新增就业22万人,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全面完成省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


增速大概率完成不了,但是具体项目中的绝大部分应该还是会推进:


仅仅围绕产业升级,武汉就有如下动作——加快实施一批“芯屏端网”重大项目,推动光谷生物创新园二期、汉江湾科创总部基地、阿里巴巴武汉产业社区等265个投资亿元以上产业项目开工,加快建设光谷南大健康产业园、吉利路特斯、天马G6等1020个投资亿元以上续建项目。


休克的武汉经济何时复活?

光谷未来科技城首座地标建筑—新能源研究院


钱从哪儿来?“完善重大项目储备库、建设库、达效库转化机制,统筹推进230个市级重大项目建设,力争民间投资占全市投资比重52%以上,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


抱朴财经预测:最快4月初,武汉进入加速复工阶段,最晚5月底,经济满血复活。下半年,武汉一定会千方百计通过“新基建”甚至“旧基建”拉动经济大幅度增长,按中国的国情来看,武汉下半年某季度的GDP增速达到8%甚至9%都不奇怪。


而且从湖北和武汉的层面来讲,一定会想尽办法争取国家部委以及更高层级的支持,把一些可能还犹疑不决落在何地的大项目,或者是明年后年的一些项目提前放到武汉,以对冲武汉的经济风险。


从武汉的层面来讲,必须豁出去博同情,只要项目能落地武汉就是好的。从其他城市来讲,这个时候也不好意思和武汉这个“落难”的兄弟城市争。从国家层面来讲,武汉乃中部枢纽,也是国家中心城市,武汉如果能够逆袭,至少在数据上不那么难看,也算是另一战场的胜利。


甚至,这种胜利随着时间推移,比抗击疫情的胜利对国家、城市的影响力更为深远。


结论是:武汉年度GDP能保住一万亿,区间在13000亿—15000亿,但是城市排名会下滑。而且武汉下半年的经济可能会过热,你懂的。


武汉全面复工要过几道坎


武汉企业将面临怎样的考验?湖北会受到多大冲击?


武汉企业正在面临生死考验,这也是武汉人比较着急,希望尽快推动复工的动力之一。


据《中国新闻周刊》报道:综合各方信息来看,企业是否获批复工,哪些企业会被获批,决定权掌握在各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手中。从字面意思来看,大部分严重依赖现金流的服务业,在产业链中没有话语权的中小企业不在此次复工的行列,复工日期再次顺延,按不早于3月20日24时前复工复产。


武汉企业复工的困境之一在于:企业已经拿到复工通知,但是工人无法来上班,主要是不敢来。就算是上班的员工,也面临一个问题:只能乘坐指定的交通工具上下班,因为城市公交继续在停运。


困境之二在于:由于疫情的原因,物流严重不足,原料进不来,产品出不去,一切都要等。


困境之三在于:据武汉大学中国新民营经济研究中心调查,湖北70%的产业链都在省内,容易形成省内大面积的破产潮。


武汉在湖北这个经济盘子中占的比重最大,受冲击也最大。而且和其他省份在抗击疫情最紧张的阶段一样,武汉的一些外向型企业的订单正在流失,此前拿走订单的可能是东南亚国家,随着江浙沪粤逐渐复工,订单又逐渐被这些省份的企业拿走。一旦拿走,经过一年磨合,形成稳固的产业链,武汉的的企业再想拿回来,难度极大。


武汉复工要过几道坎,武汉要是不顺利,湖北堪忧。


休克的武汉经济何时复活?


如前所述,“湖北70%的产业链都在省内”,而且湖北各城市之间目前还没有互联互通,对经济生产的挑战依旧很大。武汉这个核心发动机还处于封冻状态,其他城市的经济自循环最多是解决普通人生活不便的问题,服务业会有微弱复苏,但是对湖北经济这个大盘子影响甚微。


主要原因是襄阳、宜昌这种在湖北排名第二、第三的城市,与武汉在经济总量上差距太远。武汉“封城”,以它们的体量完全无法实现“对冲”的功能。两个城市的经济总量加起来才超过武汉的一半,即使开足马力也补不上全省的经济总量“缺口”。、


而且全省的核心资源、核心企业都在武汉,武汉不解封,襄阳、宜昌的相关产业链其实是处于“停摆”状态。


宜昌的支柱产业之一是旅游,疫情下,旅游餐饮的状况到底有多惨,已经不用多说。而且旅游、餐饮可能是最后恢复元气的行业,宜昌在复工的道路上有不小的困难。


消费下滑已经难以避免


湖北会面临三重冲击:人才外流,资金外流,消费下滑。


正如我们在此前的新闻中看到的,由于种种现实的原因,武汉的部分医生已经对自己的职业产生了动摇,这其实还只是一个行业,其他行业应该也有类似情况。由于产业链和订单的变动也会导致一部分人才外流。近年来,武汉努力把大学生留在本地就业,不过由于疫情影响,短期内恐怕要承压大学生外流的巨大压力。


休克的武汉经济何时复活?


随着企业、人才走的还有资金与技术。由于疫情暴露出来的问题,对于武汉的招商引资会形成一定的困难,而且,现在城市争夺优质企业的竞争很激烈,郑州、长沙、成都都是武汉的竞争对手,而且都有房价和人力的优势,武汉当如何应对?


至于消费下滑,基本是板上钉钉的。武汉本来预计在2020年实施“消费促进工程”,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路径都想好了:打造“武汉购”品牌;推动武汉名优特产进商圈、进超市、进展会、进电商;大力发展新零售,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培育500家新型连锁便利店;振兴武汉老字号;鼓励社会资本进入社会服务领域。


疫情一来,实体经济休克,市民手中没钱,有钱也会优先还房贷和用于日常买米买菜,所以,消费难起来是肯定的。唯一的办法就是在下半年加大城市营销,呼吁外地人来武汉旅游、消费,不过,在全国经济都面临下行压力的情况下,这一措施有多大作用,恐不乐观。


武汉本来也有一定量的外籍游客,随着国外疫情的扩散,外籍游客的消费至少在半年之内不要指望,可谓雪上加霜。


武汉是2020年中国最不容易的城市,眼泪成河,悲伤不绝。


在经济复苏的道路上,在坎坷的复工道路上,祝愿武汉少些波折,多些顺畅,因为武汉人、湖北人真的再也折腾不起了。


1200多年前,诗人李白经过武昌时留下千古佳句——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那才是最美的武汉,那才是武汉本来的模样,期待这样的武汉重回我们的视野。


休克的武汉经济何时复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