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車站 舊時光

渭南日報 記者 李歡 見習記者 周鈺捷 呂潔

火車站,是一個承載著悲歡離合,見證著人間萬象的地方。我相信,每一個火車站,都有難捨難分的情侶,都有行色匆匆的過客,都有風霜滿身的旅人,都有歸心似箭的遊子……人們會漸漸老去,記憶會漸漸模糊,那些老舊的車站,大概也會隨著時代的更迭逐漸淹沒在歷史的洪流裡了吧?渭南解放路上那個老火車站,有多少人知道,又有多少人還記得?

1933年,渭南車站建成。時任鐵道部長的顧孟餘大筆一揮,題寫“渭南車站”四個大字,漢白玉為底,雕以陰文,鑲嵌在風雨棚上端票房牆體上。它是隴海鐵路通車時就使用著的老火車站,它是西北地區少見的法式風格建築,它是比新中國還要年長的老大哥……

1934年10月12日,蔣介石偕夫人宋美齡由洛陽乘坐專列沿隴海鐵路行進,於10時30分抵渭南站,由此轉乘汽車經臨潼前往西安。時任陝西省國民政府主席的邵力子和西安行營主任楊虎城等人前來渭南站迎接。專列抵達後,陪同蔣介石此行的時任隴海鐵路局局長錢宗則便前往新豐、臨潼築路工程現場,視察築路進展情況,督促工程加快速度,早抵西安。

潼西隴海鐵路是陝西第一條鐵路。以前,陝西幾乎沒有現代工業企業,只是一些分散在各地的傳統手工業。隴海鐵路入陝,東部諸省的機械、建築器材、日用工業品等被運入陝西,為陝西現代工業企業的產生和發展創造了條件,渭南縣城日漸成為關中東部的物資集散地。

渭南車站在秦東鐵路前20年間貨運量佔據著首要地位。抗戰期間,已是東西要道之樞紐,南北通衢之匯點的渭南車站,承擔了戰爭物資的輸運和物資搬運,負責四個戰區物資的裝卸。物資主要來自制造地四川,通過汽車運達寶雞,再通過火車運抵渭南,然後分送各個戰區及抗戰前線戰場。

1947年、1949年,秦東鐵路各主要站年發貨量渭南均居第一位,三年經濟困難時期,渭南車站出現了貨場堵塞,貨物卸不下裝不上,貨場貨壓貨,搬不出,下不了站等情況,因短途(人力架子車)運輸能力落後,渭南縣搬運公司100多人,不足100輛人力架子車根本滿足不了形勢發展需要。為此,1966年10月轉入複線時,渭南車站作為運貨場保留繼續使用。

1967年元旦,隴海線複線貫通的時候新建渭南站,渭南車站改為貨場,在貨場與新渭南站之間修建一條聯絡線,辦理貨運業務。

2009年9月25日,新渭南站貨場已正式通車,為平穩移交,老火車站直到2009年12月20日才停止運營。

停止運營後的老火車站,像一個解甲歸田的老將軍一樣,帶著滿臉歲月滄桑的印記,過著退休後有些寂寥的生活。紅瓦黃牆已在風雨中褪去顏色,昔日熱鬧繁盛終於不再——作為渭南最早的火車站,它停運後荒廢破落的景象彷彿是跟世人開了一個玩笑。

2010年2月23日,市政部門開始拆除渭南鐵路北貨場的專線鐵路,從此市區道路的13個交叉路口消失了,渭南徹底告別了城區被鐵路割裂的歷史。

如今,以老火車站為中心的城市文物景觀廣場正在逐步建成,以此為中心的城市新區也在逐步完善——一個集商貿、娛樂、飲食、居住為一體,周邊有學校、醫院、步行街、大型廣場,基礎設施齊全,交通便利、商業發達的城市新區。

然而,老火車站曾經的經歷和它見證過的歷史,卻成為了寶貴的財富,在新時期的城市化進程中,它以舊貌換新顏,化身為一個路標、一個符號,重新擔任起新的文化使命來。過往已去,未來可期。如此這般,再好不過。


老車站 舊時光


老車站 舊時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