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面”時光


遙想一場雪,卻等來一場疫。庚子年春節,疫情洶湧來襲,攪亂了所有人的正常生活規律。

“王哥,又吃泡麵啊?”

“是的,能有泡麵吃已經很幸福了!”


“宅面”時光

一個星期的口糧。

我半認真半調侃地答道。每到飯點,辦公室裡就會出現這個看似平常而又特殊的對話。

大年初三,全縣提前收假,我強忍著一絲不捨和不爽如期來到單位上班。

由於疫情形勢嚴峻,全縣開始採取交通管制,封城、封路、封商鋪。街上,燈火依舊,但少了人氣,不論白天黑夜,從未有過的異樣冷清,往昔車水馬龍的繁華盛景早被這場突如其來的“疫霾”所淹沒。

由於是春節放假時間,單位食堂的煮飯大姐沒來上班,幸好街上的粉店還有一兩家營業,飯點時我們都以吃米粉為主。為有效遏制疫情可能性傳播途徑,避免人群聚集扎堆,1月31日,街市商鋪也一律勸停。如此一來,原先可以通過吃粉解決吃飯問題的無奈之舉,最終也被“扼殺”了。因此,同事們要麼回家吃,要麼自己開火,而我卻鐵定與泡麵“槓上了”。

辦法總比困難多。沒有飯吃、沒有粉吃,但可以吃泡麵啊!還好辦公室的桶裝飲用水是正常供應的,每逢下班,我便餓不及待地跑到縣裡唯一營業的超市採購了一大堆桶裝泡麵,紅燒的、麻辣的、酸菜的……品種齊全,味道隨選。然後快速趕回辦公室,準備享受著便捷而美味的“大餐”。


“宅面”時光

電腦前的方便麵。

撕袋、著料、泡水、封蓋……一系列動作後再浸泡幾分鐘,一桶熱氣騰騰、美味可口的“大餐”大功告成。我二話沒說,趁著香氣狼吞虎嚥起來。

“嗯,真香!”這樣一來,我的吃麵戰疫之路就正式拉開了序幕。

工作任務除了往常的業務之外,多加了外宣和組工信息採編,我每天就是寫稿、改稿、投稿、編輯。其餘時間,每一根神經都與全國各地的疫情動態捆綁在一起,隨之變化而變化。

沒有往常的聚餐、購物、開會、運動等活動,單就上班、吃飯兩件事,倒也落個清閒,生活由之前寢室、辦公室、食堂的“兩室一堂”模式已向寢室、辦公室及超市的“兩室一市”轉變。雖然過得有些膽戰心驚,但卻純粹充實,感覺一天的時間一晃就過去了,每天早上8點走出房門,晚上12點才回去。

“宅面”時光

這桶是紅燒的。

疫情防控,沒有旁觀者,處處皆是戰場,挺在一線、“宅”在家裡都是貢獻。心想,不能挺身前線,自己只有在後方默默“宅面戰疫”,盡職盡責提煉一些新聞信息,全力守好輿論宣傳陣地,提醒家人、朋友嚴加防範,傳播一點“微能量”。

故而,我終日以泡麵為食,循規蹈矩地禁足在辦公室和寢室兩地之間,鐵了心要將“宅面戰疫”進行到底。

第一天,覺得泡麵很美味,第二、三天還是覺得很好吃,不過從第四天開始,我對泡麵產生了特有的反感情緒,並開始厭惡起來。但一想到無數“逆行者”以命相搏在抗疫一線,自己天天都能安穩地吃泡麵,這也是莫大的幸福!

2月10日,工作群裡發來消息說,部門職工食堂即將開火,大家自備碗筷,分散進餐,我高興得跳了起來。但不幸的是,當晚11點左右,群裡又說由於設備不齊全,恢復用餐時間待定,心裡高漲的興奮一下子又跌了回去。

“宅面”時光

2,月16日,同事送來的飯菜(這天兩個同事分別送來一份)。

疫情戰場瞬息萬變,泡麵時光依舊不改。就這樣,宅在辦公室裡把泡麵當飯吃的戰疫日子持續進行了30多天。

其實我本完全不用整日與泡麵為食,可以自購炊具,自己做飯,要麼餐餐在同事那裡“混”,還可以跑到兩公里外的私人家裡買好飯菜後再回辦公室。但總覺得這不可行,“宅”就要“宅”到位,絕不能被這點“小困難”擊敗。

同事們說,天天吃泡麵對身體不好,要給我包點飯。2月16日那天,一個老同事得知我天天吃泡麵後,特意給我買了飯盒,打包好後執意送到鎖關的大院後門;第二天,坐在我對面的同事熱心地從家裡又包來飯菜……

2月24日,鑑於疫情形勢呈現向好態勢,貴州省疫情防控等級下調至三級響應,部門職工食堂也重新開火,吃麵戰疫的日子終將結束。

“宅面”時光

3月1日,機關單位食堂開業啦。

3月1日,一應俱全的縣直機關單位職工食堂正式開業,裡面寬敞明亮,飯菜種類齊全,一日三餐準時供應,週末也不打烊,我再也不用為吃飯發愁。

山再高,往上攀,總會登頂;路再遠,走下去,定能到達。我總堅信,“山重水複”是暫時的,“柳暗花明”總會到來,人生何嘗不是如此?疫情何嘗不是如此?

是的,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我堅信在不久的明天,大家守望相助,眾志成城,我們定能回到花開疫散、人間值得的美好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