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文化:古人到底多愛吃火鍋?

鍋,古稱“古董羹”,因投料入沸水時發出的“咕咚”聲而得名。它是中國獨創的美食,歷史悠久。據考證,解放後出土的東漢文物“鑊鬥”,即為火鍋。


飲食文化:古人到底多愛吃火鍋?


《魏書》記載,三國時代,曹丕代漢稱帝時期,已有用銅所制的火鍋出現,但當時並不流行。到了南北朝時期,人們使用火鍋煮食就逐漸多起來了。最初流行於我國寒冷的北方地區,人們用來涮豬、牛、羊、雞、魚等各種肉食,後來隨著我國經濟文化日益發達,烹調技術進一步的發展,各式的火鍋也相繼閃亮登場。


"火鍋"的成長史


三國:五熟釜


飲食文化:古人到底多愛吃火鍋?


在三國時期或隋煬帝時代,那時的“銅鼎”就是火鍋的前身。魏文帝所提到的“五熟釜”是分有幾格的鍋,和現今的“鴛鴦鍋”有異曲同工之妙,可以同時煮各種不同的食物。


南北朝:銅鼎


到了南北朝,“銅鼎”是最普遍的器皿,相當於現今的火鍋。


飲食文化:古人到底多愛吃火鍋?

唐三彩火鍋 重慶火鍋博物館藏


唐朝:暖鍋


演變至唐朝,火鍋又稱為“暖鍋”。詩人白居易的《問劉十九》詩:“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就惟妙惟肖地描述了當時人們吃火鍋的情景。


宋代:暖冬鍋


在宋代,民間有“暖冬”風俗,每到農曆十月初一,時人便認為入冬了。這一天家家都舉辦“暖爐會”,過節般地圍著火爐吃肉喝酒。


飲食文化:古人到底多愛吃火鍋?


唐代白居易的《問列十九》詩:“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就惟妙惟肖地描述了當時食火鍋的情景。到宋代,火鍋的食法在民間已常見,南宋林洪的《山家清供》食譜中,便有其同友人吃火鍋的介紹。


飲食文化:古人到底多愛吃火鍋?

宋 瓜瓣獸耳鑄銅火鍋


元朝:火鍋涮羊肉


元朝時,火鍋流傳到蒙古一帶,多用來煮牛羊肉,“涮羊肉”即由此而來。相傳當年元世祖忽必烈統帥大軍南下遠征,一日,他猛想起家鄉的菜餚——清燉羊肉,於是吩咐部下殺羊燒火。


正當伙伕宰羊割肉時,忽必烈得知敵軍逼近的消息,飢餓難忍的他一面下令部隊整裝待發一面喊:“羊肉!羊肉!” 廚師情急之下急中生智,飛刀切下十多片薄肉入沸水,待肉色一變,馬上撈入碗中,撒下細涮羊肉鹽。忽必烈連吃幾碗翻身上馬率軍迎敵,結果旗開得勝。


明朝:銅火鍋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的第十三個兒子朱桂,被封到大同為代王。這位王爺喜歡通宵達旦宴飲,可是寒冬長夜飯菜冷得快,於是他的下屬找了能工巧匠,打製出了精美的銅火鍋。


飲食文化:古人到底多愛吃火鍋?

這種火鍋用上乘黃銅製成, 上鍋下灶,中間通風,內裡塗錫,既可防鏽,又可保持食物原有的味道。從此,代王夜宴再不懼寒冬漫長 。


熱愛火鍋的清朝皇帝


火鍋在清朝可以說發展的很成熟了,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火鍋和餐具,從宮廷到民間,廣受歡迎。因此,清朝火鍋的器具琳琅滿目、多數都已氧化且有炭痕,可見使用之頻繁。這些火鍋皆是宮中所用,盡顯皇家富貴之氣,質地有陶瓷、純銀、銀鍍金、銅、錫、鐵數種。


飲食文化:古人到底多愛吃火鍋?


清朝的每一位統治者,都對火鍋情有獨鍾,一頓連一頓,一代接一代,從頭吃到尾。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裡遊的,只要能吃的,都得扔到鍋裡涮一涮。


飲食文化:古人到底多愛吃火鍋?


清代宮廷之中火鍋風靡,不僅傳承了我大吃貨帝國的中原傳統,還沿襲了早期滿清貴族冬日飲食的習慣。滿清貴族早年生活的我國東北地區,緯度較高,冬日裡氣溫低,喜吃熱食,用溫餐具便是“禦寒神技”之一。


飲食文化:古人到底多愛吃火鍋?


清代宮廷之中,日常飲食的記載中多有“暖鍋”“熱鍋”,其所指正是火鍋。而在冬日的筵席中,火鍋更是宮廷膳食首選。


飲食文化:古人到底多愛吃火鍋?


千叟宴始於康熙朝,盛行於乾隆朝,嘉慶朝以後便漸漸銷聲匿跡了,算的上是記載中清宮中規模最大、參加人數最多的一種宴會。


飲食文化:古人到底多愛吃火鍋?


相傳,他於嘉慶元年正月在宮中大擺“千叟宴”,全席共上火鍋1550多個,應邀品嚐者達5000餘人,成了歷史上最大的一次火鍋盛宴。大概由於宴會的時間多是在較為寒涼的時節,老人們大多也適宜食用熱食,席上的火鍋必不可少。


==============================

這是中國千年不斷傳承的文化,

亦是自古至今代代相傳的智慧,

更是書寫在血液裡的祖先密碼。

您且留步來聆聽這生活的脈搏,

關注我們,一同感受陶瓷藝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