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物本没有好坏,是人赋予了事物的好与坏,这句话你怎么看,为什么?

笨鸟早飞哥


这是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首先我们来区分一下“好”与“坏”。什么叫事物的好与坏?在一特定的条件下,对事物的发展具有主要的推动作用,就是好事物。反之,主要起阻碍作用的就是坏事物。比如,人生病了,吃药虽然痛苦,但能治病,那么吃药就是好事,不吃药就会失去健康,甚至生命,当然就是坏事。

"好“与"坏“是一对矛盾,当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在这个场合是好事,换个条件就可能是坏事。事物的好与坏的变化,很容易误解为"事物本身没有好坏"。好与坏当然是指一定条件下的。同样以吃药为例,我们的限制条件是生病,如果不生病,吃药肯定就是"吃错了药"[捂脸]。不能说好与坏能相化转化就是"事物本没有好坏"。

如果事物的好坏是人赋予的。那么就是说,人们以为是坏的事物,再好的事物也是坏的。同样以生病吃药为例,巫医们认为吃药是有害的,能改变吃药治病这一客观属性吗?同样的道理,坏的,不科学的事,大家都以为好也是没用的。大练钢铁,超英赶美,在当时的条件下,只能是人们良好的愿望,教训是惨痛!

事物的好与坏是有其客观标准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无论你喜欢、憎恶,他都客观存在。清洁的水对于口渴的人就是好的。这是不需要谁认同的。


不着急爱国学


你好,我是国风,

我个人觉得这句话就是为自己某些卑劣行为的辩解!

什么事物没有好坏?天地有阴阳,朝晚有寒暑。有正的一面,必有反的一面,有好的一面,必有坏的一面。怎么可能没有好坏?有本事你找出来没有好坏的事物我看看!种上一粒稻米,会收获一包大米。种下一棵毒草,会接出无数毒瘤。事物的本相就是有好有坏。

所以才在这个世界上有正有邪,有鬼有神!我们才在这个世界上努力追求正义的活着,并小心翼翼的不使自己因为一时的失误跌入魔道!天地也因为一股浩然正气而悠远流传!

但看尊驾这句话是什么鬼?事物没有好坏,是人赋予了事物的好坏。你这意思通俗点讲,好人犯了强奸罪不是罪,只有坏人犯了强奸罪才是罪么?

这是典型的唯心思想,背离客观事实!绝对要不得!事物本身就有好有坏,人努力加入好的事物就是好人,着意靠近坏的事物就是坏蛋!是事物决定的人,而不是人决定了事物!


国风1974


天然的事与物先不去管它。只说人为的事物。是存在好和坏的。如当前人们常常提到的三观正与不正的问题,实际正与不正对于个人来说先不管他,只少说明有正和不正的存在。如没有好坏也就无所谓正与不正一说。一般说来依法依规的事物是对的反之是错的。对错好坏不能凭当事人说。应由众第三方判定。没有好坏还求公平正义作甚


用户2898895695498


这好像是个辩证法的问题。好与坏没有绝对的界限,只是一个动态转化的问题。比如说阴晴冷暖,人们从内心讲总是希望晴空万里,风平浪静说是天气好,可是总过这样的日子可以吗?答案肯定是不可以,因为万物就无法孕育了,只能像沙漠一样死寂。人们说寒冷总是不好的,但是在六月三伏天烈日炎炎的情况下,吃上一块雪糕或冰淇淋顿感精神爽朗祛除了暑热,你看这时候寒冷就是好的了。说人为界定有什么不可以。


流星286715711


这是一个深奥的哲学问题。

先说结论,我认为这句话是对的。

天地万物,有阴必有阳,有高必有低。有前必有后、有大必有小。有雌必有雄。都是客观存在的。有没有人类的意识干预都是这样的。

唯独“好”和“坏”这个概念是人类以凌驾于万物之上的姿态进行判断的。即这个事物给我(我们)的感受是什么。

同一种事物,阴好还是阳好?高坏还低坏?全都是人类站在自己的角度赋予的。而且只能无限趋同,永远做不到统一。99.99%的人都认为好,也会有0.01%的人认为不好。反之亦然。

如果把人类的意识从高纬度降下来,当做万物平等的一份子。一只鸡,一颗树、一粒沙子、一朵云彩……亦或者把世间万物都提升到人类的位置。都不会存在这个问题。

郭德纲的段子里说的明白:

“泰坦尼克号沉了,对于人类是灾难,而对船上餐厅里的活海鲜那就是生命的奇迹。”


诗魔独孤求踹


事物客观存在,好坏只是人主观的认定

人对于好坏的认定,是基于自身利益。

一个东西对我们有利,我们会认为它好;

反之若它对我们不利,我们会觉得它坏;

那些对我们无利无害的,自然也就没有什么好坏的区分。

人对事物好坏的认定是变化的

人对好坏的认定,并不是固定不变的。

有时我们会发现,原来认为坏的东西竟然对我们有益处,我们也就不认为它坏了;

有时我们也会发现,原来认为好的东西,它竟不利于我们,也就不会再认为它好了。

人对事物好坏的认定并不简单

其实人对事物好坏的认定,并不是那么清晰简单。

我们常常会发现,那些通常被认为坏的东西,还有好的价值,似乎是个混合体,所以我们会讲它可以怎样,但要小心它亦会如何;

同理,那些被认为好的东西,我们也会发现它有不利于我们的地方。

可谓事物对人有利有弊,人便有可好可坏的认定了。

人对事物的好坏之分,是生活经验的积累,是为了更好的生存,但切记不要盲目极端的认定,事物都是有好有坏的,我们要用一阴一阳的思想去看待事物。


奶茶爱尚咖


大自然的法则是弱肉强食、适者生存,这个法则其实一直不曾改变过,未来也很难改变,好与坏只是体现在三个维度:1.建立在强者所制定的规则上,这些可以从各个国家的政治制度和法律法规上体现出来。 2.历史强人对我们造成的影响,比如孔子的儒家让我们都懂得仁义礼智信,这已经成为我们整个社会的思维基础,老子的道家哲学思维让我们得逻辑更为具象化,还有众多的历史强人引导与形成了我们的思维与判断。3.人在特定的环境下做出的选择与事情。 人在走投无路时都会做自己不愿做的选择,可以去了解下在44年前安第斯山脉那场空难,余下的33名幸存者,在经历了严寒、断粮、雪崩等近80天的痛苦挣扎后,仅有16名生还。令大多数人都难以接受的是:为了在绝境中活下去,他们迫不得已靠吃死去同伴尸体维持生命……甚至在灾难过后的很多年里,都被称作“食人族”,但这些幸存者中的每一个人对于当初的选择认为是对的,整个社会对这个事情的好与坏到现在依然众评不一。

所以对和错在于上面的三个维度的影响和决定,其中两个维度受人的影响,一个是自然与环境的影响,但三个维度也就是所有的对于错都是人所赋予的。


九语道人


很高兴回答此问,此问含有较深的人文哲理,将人与物,主与次的问题提高到了一定的高度,本人将从以下几个环节进行阐述。

一,事物本身并没有好坏,只在于如何看待,事物的实质是客观的存在,并没有好坏优劣之分,只是人的意识,思想,观念,情感的参于其中时,使事物变的有灵感,灵性,有体貌,有特征,从而延伸出美好和丑陋之别。

二,人类是高级动物,随社会的进化,进步,人类对大自然的认识也在不断的探索,求征,对自然中的事物产生了不同的认知和区别,并与人类的不同审美观建立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和联想。

三,托物言志,重在人的感情,人对事物输入的意象而写意象,乃是用其之象描绘人生,人的思想是活跃的,可以随着时间,空间,地点,环境等等诸多外因而发生变化,或者作出新的判断和认知,从而对事物输入不同的意景,这些只限于人类社会。

四,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阴阳),从不同的角度看同一事物,得出的结论,结果是不同的,任何事物并没有绝对的对和绝对的错,只有人的思想观点和观念看事物不同而己,当某一种观点或观念背离了人们的习惯性,就会误认为是错误的,凡事物都存在两面性或多面性。

包括主宰世界的人类也是如此。


用户吕有虎


万物本无好坏!是我们置于其上的价值观,赋予其评判的标准。

简单的举例:智慧本身是否具有好坏?好坏的结果是人们如何去运用他。阴天下雨是否具有好坏,滋润万物是好,遮蔽阳光就是坏吗?苍蝇是好是坏?以人类角度出发都觉得他无比讨厌,换做造物主视角呢?难道就应该不允许苍蝇、毒蜘蛛、毒蘑菇的存在了?

事物本身哪有什么好坏之分,之所以有好坏,和我们身为人类的价值观,评判标准,生活习惯,个人喜恶密不可分!就好比生活中,我们去买一块猪肉,肥的好还是瘦的好?要炼油的觉得越肥越好,要炒菜的觉得瘦的好,要包饺子的觉得五花肥瘦相间最好。

上升一下高度,一件事情是好是坏是一个道理,一个孩子调皮任性还打架,是好是坏?我们依据他的一些行为定性他为好孩子或者坏孩子,好坏是我们自己心目中的标准,有的认为学习好就是好孩子,有的认为不淘气就是好孩子,等等。但是我们别忘了,龙生九子各有所好,每个人的信念价值观可能都不同,哪有十全十美的孩子?又哪有不出问题的家长?

所以,在这个世界上,很多事物,本身的意义都是我们赋予的,他可以有一个意义,也可以有更多意义!试想,用一块石头去捶打一根钉子,这个石头就被赋予了新的意义。石头本身还是石头,没人理,放在那,有什么好坏而言,相反,你出门被他绊了一跤,弄脏了新买的连衣裙,这块石头就变成了一块坏石头。

那么这件事情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我们的态度会影响行为和事物本身,如果我们改变事物以及事情的意义,那我们的态度也会随之改变,态度改变,思想也会改变,进而行为会发生改变,结果也许就跟着变了!

最后以一个著名的情绪小故事收尾:一个单身女子刚搬完家,晚上突然停电,刚点上一根蜡烛,听见了敲门声,她打开门,是隔壁的小女孩,小女孩问:“阿姨,你们家有蜡烛吗?”单身女子马上就想,我刚来就这样,以后会怎么样!于是冷冰冰的说:“没有”小女孩笑了:“妈妈怕你害怕,知道你家肯定没有,让我给你送来了。。。”这就是情绪调节中的著名理论,想法影响情绪,决定了行为。


陶陶陪你研究事儿


《道德经》里讲事物都有两面性,以豁达之心,可容纳万物。

在生活中,所有人追求的都是圆满和美好,总是希望追求一些自认为好的东西。但是所有人都忽略了万事万物存在的一个客观规律,那就是无论是任何的事物,都有其中的两面性。

一个看似美好圆满的东西,他带来的一个负面的作用也是存在的。一个看似不完美的东西,他带来的一个东西,也有着近乎完美的另外一面,这个是很多人所忽略的一个事情。

在生活中要有一种智慧叫做容纳,所谓的容纳就是能够容纳生活中的不完美,容纳那些自认为,那些不如意的事物。

这个也就叫做所谓的“和”,这里的“和”就是和气。

我们经常说的很通俗的话,就是说和气生财,家和万事兴。当一个人或者一个家庭和气的时候,他能收获的是一种和谐和幸福。当一个人在人生中面对着自己的状态,能够达到和的状态,他收获的也是一生的从容,这个“和”就是所谓的能够包容和接纳。

《道德经》中,一再的拿水作为一个例子,水聚于万江河流之下,它能够容纳万江河流,天下百川,所以汇聚成了大海,拥有了强大的一个力量。

道德经中第四十二章以为教父,就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为孤寡不毂,而王公以自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这话的意思就是说:万物都是被阴而抱阳的,阴阳二气相互作用,生成了一个和谐的状态。很多人所厌恶的孤单,寡和,不圆满。但是君王有的时候,会用这些词语来称呼自己,所以世上的事情有损必有益,有益必有损。

我们经常听到的一个寓言故事很熟悉,叫做《塞翁失马》。

马丢了,引来一群马,他的儿子却因为骑马摔伤了,后来因为摔伤了腿而可以免于战争。这都是万物存在着一些相互作用的一个例子,虽然说这一个例子是极为稀奇和戏剧色彩的。但是表述的道理,确实就是我们今天所要表达的万物都有两面性。

大多数人所看到一件事情的时候,他所看到的都是这一个事情主观色彩的一个方面。

比如说很多人在生活中总觉得自己吃了亏,其实并非是自己吃了亏,自己主观上以为损失了一些利益。但是从一个人人生长久来说,有的时候你看似损失的东西,实则会用其他的方式回报在你的面前。只是回报的,是你所没有看到的地方。

所以在生活中逐渐的就多了很多狭隘之心的人,那多那种大多数狭隘之心的人,他们大多数都是因为自己思维的一个局限性,只看到了自己人生片面的一个角度,只看到了自己吃亏的地方,却没有看到自己的回报。有时候付出一些东西,则会收获更多的一个东西,

古代的君王总以“孤王”“寡人”等等这样一些称呼来称呼自己。他们这样一个称呼,所潜意识中所需表达的一种智慧,就是能够接受不完美,接受不圆满,当你能够接受这些东西的时候,你才算是真正的圆满。

而在《道德经》中所阐述的智慧,就是说当一个人能够接受人生不完美的时候,他的人生才能够完美,要懂得接受那些自认为的不如意,才是人生的智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