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在海外建立一国家,享国110年,曾想归入祖国版图,却被拒绝

中国人建立的国家,其实并不仅仅有我们所知的在华夏大地上的国家,在海外,也曾经有华人建立了国家来维持当地的秩序和保障人民的生计。这些国家虽然最后都没落了,但也确实体现了我们华人勤奋能干的特点。

为什么会有华人远渡重洋去国外建国呢?其实中国人在很早之前就已经有了去国外避难的习惯,因为中国自古以来都是战乱不断,每一次的改朝换代,都是一片血雨腥风,人们为了活命自然会考虑前往国外定居。

海外华人建国并不多,最出色的分别是兰芳共和国、吞武里王朝和戴燕王国。这其中,尤以兰芳共和国为最,兰芳共和国是由广东人罗芳伯建立的,位于如今印度尼西亚的加里曼丹岛上。

华人在海外建立一国家,享国110年,曾想归入祖国版图,却被拒绝

在乾隆时期,策划起义的吴元盛和罗芳伯等人便因为失败而逃离了国土,他们来到了婆罗洲。而初来乍到,为了寻求安稳的生活,极具商业天赋的中华儿女便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开起了公司。

这个公司叫做聚盛公司,后来,因为生意越来越红火,事业做的也越来越大,统筹兼顾能力出色的罗芳伯,渐渐成为了最有声誉的人,成为了公司的领导者,于是后来他就成立了兰芳公司。

在加里曼丹岛上,南洋华人和土著居民之间也时常有矛盾频发,这样彼此争斗,实在是得不偿失,于是很多的部落酋长就请求非常有名望的罗芳伯来管理这个地区,在人们的建议和支持下,罗芳伯在1777年成立了兰芳共和国。

华人在海外建立一国家,享国110年,曾想归入祖国版图,却被拒绝

共和国采用了和中华民国类似的纪年方式,也就是说,1777年就是兰芳第一年,本来以为一个这么一个简单的小国家大概不会存在很长时间,但是兰芳共和国一直延续了一百多年,被灭国的时候已经有110年了。

虽然是由华人在其他民族的地盘上成立的国家,但是“兰芳大统制共和国”却得到了诸多酋长的认可。共和国一开始只是以部落之间的高级机构而自立的,所以部落的主要权利依然在各位酋长的手上,不会对部落的利益造成损伤,人们自然愿意加入和追随。

国家政府主要是为了解决矛盾和维护安全的,所以在制度上,基本上会以人们的利益为重。共和国采用选举制度,这一点也借鉴了部落的习俗。财务上以税收铸钱币,因为罗芳伯是一位商人,所以希望国家用国有企业来壮大,抵抗殖民者们试图从经济上掌控国家的手段。

华人在海外建立一国家,享国110年,曾想归入祖国版图,却被拒绝

在军事上仅仅只有少量军队驻扎保护,主要还是以定期培养预备役为方法,这样在紧急的时候可以临时成立军队,但是平时又不会耽误民活。这种方法,能够保持国家在经济上有足够的发展空间,从而做到最大限度的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而教育方面,自然以华人的教育制度为示范,以儒学教育为主。一个国家本来必不可少法律条文,但是从未接触过西方先进思想的罗芳伯等人,在法律方面略显薄弱,只能以当年起义组织的条文案律为参考模板。

华人在海外建立一国家,享国110年,曾想归入祖国版图,却被拒绝

从这些政策来看,虽然不算成熟,但基本上会以保障人民为奋斗目标,像这样的国家,如果能够壮大起来也是一件好事。作为元首的罗芳伯,也慢慢对于自己反清复明的想法释然了,也许让自己的故土安康才是他最大的希望。

于是兰芳共和国向大清朝伸出了友好的橄榄枝,但是乾隆拒绝了这样一个本可以帮助祖国的小国。清朝的皇帝对于海防的意识不够强烈,而地处中国南海边界,遏制着印度洋和太平洋的核心小岛,并没有得到皇帝的重视,不得不说这是清朝政治决策中的一次失误。

华人在海外建立一国家,享国110年,曾想归入祖国版图,却被拒绝

到了十九世纪末,随着西方国家先后进行工业革命,国家实力大增,海外殖民成为潮流。而兰芳共和国也不幸被荷兰殖民者盯上了。荷兰殖民者入侵兰芳共和国后,兰芳共和国虽进行了抵抗,但毕竟国弱民寡,最终还是沦陷了。

不过,兰芳共和国虽然灭亡,但却还有一部分国民幸存,并逃至苏门答腊。而后,逃往苏门答腊的幸存者为了躲避荷兰殖民者,一直往西边迁徙,并于马来西亚半岛定居。

值得一提的是,这群幸存者当中的一位迁徙者的后人最终在东南亚闯下了一番事业,他就是被誉为新加坡国父的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先生。

华人在海外建立一国家,享国110年,曾想归入祖国版图,却被拒绝

如今,兰芳共和国虽然已经成为了历史,但它所代表的中华人民艰苦奋斗的精神却值得每一个华人铭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