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一大师:佛教与迷信的根本区别就这5点,别再混为一谈了

最近一些读者在后台留言问:佛教和迷信的区别是什么?

我举个例子。

有些人喜欢算命,特别是一到道场看见算命的就很纠结:

不算命吧,总觉得自己命特别苦,一心想知道改变命运的秘籍;

算命吧,又怕被别人定义了,觉得活得没劲了。

这是迷信。

而信佛的人却知道,佛不是神,是觉悟了的人。命由己造,能够定义命运的人是自己,因为一切皆是因果。佛陀从不主宰我们,人人只要发菩提心,人人皆是菩萨。

弘一大师:佛教与迷信的根本区别就这5点,别再混为一谈了


民国时期著名音乐家、美术教育家李叔同,也就是被世人所敬仰的弘一大师,他曾说:“佛学是一种哲学,一种世界观,一种文化。”

佛教是要人们信因果,断烦恼,离妄想,戒贪欲,而迷信是一个人在信仰的领域里没有正确的知见,分辨不清什么是真什么是假,盲目地去崇拜一个人、一个团体或一门宗派。

弄清楚下面这5点,你就明白佛教与迷信之间的根本差别。


01礼佛是表示恭敬,非迷信


有人认为,佛陀是佛教的代言人,要想跟佛陀搞好关系,平时就要多串门,烧香拜佛送点礼物,以此就可以改变命运、诸事顺遂。这是典型的迷信、盲信观点。

弘一大师:佛教与迷信的根本区别就这5点,别再混为一谈了


人为什么要礼佛?我先来举个例子。

泰国每逢泼水节,所有人民都会自发上街参与。那么,用什么来代表对节日的尊重呢,用泼水这种祝福形式,这就是他们表达对节日的热爱。

同样,弘一大师也说:“佛教也一样。佛菩萨是信徒的领导者,寺院是信徒的皈依之处。”

由于释迦佛已入涅槃,我们需要用纸画、雕塑等来刻画他们的形象,作为恭敬礼拜的对象。

礼佛时要烧香拜佛、献花点烛,也是通过一个清净的皈依场所来摒除内心的贪嗔痴,而不是借此作为达成自己某种目的的捷径。

弘一大师:佛教与迷信的根本区别就这5点,别再混为一谈了


只有带着一颗虔诚的心、带着谦恭和敬畏从佛陀那里学到处世的智慧,从而修得欢喜自在心。


02礼忏是悔过自新,非迷信


人一生会做成千上万件错事,做了错事需要用心去反思悔过,这就是“忏悔”。

忏悔要自己忏,内心真切地忏,才合乎佛教的意思。

古代祖师编集了一套忏悔的仪规,忏悔的人要一句一句念诵,从心底明白杀生、偷盗、邪淫等的不是,忏悔自己的罪业,一心发愿改往修来,减轻及消除障碍苦难的业力,为自己减少恶报。

对此,弘一法师有言:

现在人修佛修歪了。自己做错了事情自己不去忏悔,到寺庙里去给佛陀许个愿祈求免灾,或者请人来替自己忏悔,这些都是迷信,是错误的想法和做法。

弘一大师:佛教与迷信的根本区别就这5点,别再混为一谈了


佛家认为,你种下什么因就会得什么果。

之前做了那么多错事,错的因已经种下了,在果报没有显现之前,及时修正自己错误的观念和行为,及时种下善因,以此才有可能减少和消除曾经的恶报,使得善报得以累积。

这也就是“

凡夫畏果、菩萨畏因”的原因。

03课诵是自我提升,非迷信


有人说,以前不信佛倒还罢了,现在信佛了每天早晚还要课诵,一次一两个小时,没法吃早饭,没法接电话,没法处理生活和工作上的事情,乱了套了。这也是典型的迷信。

学佛的人早晚都要诵经念佛,这在佛教里面叫课诵,其目的是为了让你内观自己。在诵读佛经的过程里,将贪嗔痴一点点的从心里剔除,于是心境变得干净澄明、欢喜自在。

弘一大师:佛教与迷信的根本区别就这5点,别再混为一谈了


没有谁规定课诵一定要诵什么经、念什么佛,也没有人规定必须每次一个小时。如果这些都流于形式,即便课诵一个小时未必有带着恭敬的心诵经10分钟好。

弘一法师说,从前印度大乘行人每天六次行五悔法,时间短些不要紧,课诵不过是创造一个祥和的环境,引导众生断无明、消业障、明因果、知报应而已。


04烧纸风俗非佛教行为


有一次,一个信徒给菩萨上完香后,从包里拿出烧纸准备焚烧,被僧侣阻拦。她说,自己祖上托梦有些不好,她不知道怎么破解,祈求佛菩萨给以开导。

可僧侣却告诉她,焚烧纸钱并非佛教行为。

先古时期,民间祭祖时有焚帛的风俗,烧一些绫罗绸缎给祖先享用,这个行为太过奢侈和浪费,后来为了简省就改用纸来代替。

弘一大师:佛教与迷信的根本区别就这5点,别再混为一谈了


慢慢到了今天就演变为纸钱、元宝、钞票、甚至纸糊的别墅、汽车和各种现代生活用品。形式多种多样,但都表达后代对祖先的孝敬和美好的祝愿,也无可厚非。

弘一大师说,宇宙是一个封闭的环,每个人在这个封闭的环里完成自己的因果使命。已逝祖先无论好与坏,他的果报已经显现并且进入六道轮回,不是烧纸钱就可以改变的。

佛教里讲三世因果、六道轮回。如果你是修佛之人就要明白,佛法里没有这些。不可迷心盲从。


05抽签、问卜、扶乩非佛教


弘一大师:佛教与迷信的根本区别就这5点,别再混为一谈了


弘一法师讲过这么一个故事:

有一个人得了神经衰弱之症,时常精神恍。

遍访名医,但都收效甚微。于是他去找人算命,卦师说他活不过一年。

此人万念俱灰时遇到了一位高僧。高僧到他家转了一圈后,对他说:“你的心病,起于烦恼,而成于妄想。

心里常受着过去、现在、未来的种种妄想的煎熬,因而使精神受损。人执着于妄想即是病,能即时警觉照见其妄就是药。”

此人听了这一番道理,回去后即平心静气,时常静坐于书房,扫空一切妄想。如此持续一月后,果然无药而愈。

弘一大师:佛教与迷信的根本区别就这5点,别再混为一谈了


虽然故事无从考究,但是也从中体现出学佛之人只信因果。如果过去及现在作有恶业,绝不能靠趋吉避凶的方法可以避免。要得到善的果报,就要清除内心的贪嗔痴,多做有功德的事情。

生活里有一部分人知见不正,被七情六欲迷心,不知多种善因才能累积福报,妄想通过烧香拜佛、算命求签来转运发财。佛菩萨不是印钞机,即便求得上上签,你不去努力奋斗,命运依然惨淡无比。

佛法就是活法,是让人智慧快乐的活法。弘一法师说:“佛教讲究因果报应与布施。”只有广布施结善缘,你才能得福报,这就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道理。

弘一大师:佛教与迷信的根本区别就这5点,别再混为一谈了


人只有宽厚慈悲、事事利他,累积善报才会利己。只有从利他中去利己,这样才能够积累福报,才能福祉宽厚、功德圆满。


家事国事天下事,略知一二;烦心忧心玻璃心,开解三四。

人有千面,物有万象,冰山一角之下的世界才是暗流涌动的真实世界,人生需要看透假象的慧眼。

略懂先生每天带你一起识破人生真相,化解人生迷局。

所有图片均来自网络,只是临时作为文字辅助作用,绝对不会用于商业用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