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貌不揚話仲宣

在襄陽城東南角城牆之上有一座樓,為紀念東漢末年詩人王粲(建安七子)在荊州(襄陽)作《登樓賦》而重建的,因王粲字仲宣故名,又名王粲樓。東漢末年,戰亂頻仍,劉表治下的荊州相對安寧,大批文學之士投奔襄陽,王粲也在其中。《集千家注杜工部詩集》: 魏王粲字仲宣以西京擾亂乃之荊州依劉表嘗登城樓作賦故云仲宣樓。

其貌不揚話仲宣

襄陽仲宣樓

王粲,漢魏間詩人。“建安七子”之一。山陽高平人。曾祖王龔、祖王暢,都曾位列三公。父王謙,為大將軍何進長史。王粲少時即有才名,曾受到著名學者蔡邕的賞識。

其貌不揚話仲宣

王粲像

少有才華

王粲自幼體弱,容貌一般,但卻才華出眾。《三國志》載:獻帝西遷,粲徙長安,左中郎將蔡邕見而奇之。時邕才學顯著,貴重朝廷,常車騎填巷,賓客盈坐。聞粲在門,倒屣迎之。粲至,年既幼弱,容狀短小,一坐盡驚。邕曰:"此王公孫也,有異才,吾不如也。吾家書籍文章,盡當與之。" 當時的著名學者、左中郎將蔡邕一見到王粲,就覺得他是個奇才。“年十七,司徒闢,詔除黃門侍郎,以西京擾亂,皆不就。”才十七歲就被徵召引薦做官,才能自然高人一等。

懷才不遇

前面說到王粲少時就顯露出超人之才,被司徒舉薦做官,但是他覺得“西京擾亂”而不去高就。“乃之荊州依劉表。”為什麼到荊州依靠劉表?因為劉表上任荊州牧,治理有方,將州治由漢壽遷至襄陽,平定叛亂,“於是開土遂廣,南接五領,北據漢川,地方數千裡,帶甲十餘萬。”社會穩定,愛民養士,從容自保。在這樣社會穩定的情況下,“關西、兗、豫學士歸者蓋有千數”,劉表不光資助他們“遂起立學校,博求儒術”。在這種情況下王粲可能跟隨全國其他學士一起投靠劉表,認為劉表有能力,荊州大有前途。但是事與願違,“表以粲貌寢而體弱通侻,不甚重也。”僅僅因為王粲容貌一般,身體虛弱而不重用他。後來王粲對曹操說“劉表雍容荊楚,坐觀時變,自以為西伯可規。士之避亂荊州者,皆海內之俊傑也;表不知所任,故國危而無輔。”直接點明劉表不會重用人才。

得遇明主

建安十三年(208年),劉表病死後,王粲力勸劉表的兒子劉琮歸附曹操。(“粲勸表子琮,令歸太祖。”)荊州平定後,曹操任命他為丞相掾,賜王粲爵關內侯。“後遷軍謀祭酒。魏國既建,拜侍中。博物多識,問無不對。時舊儀廢弛,興造制度,粲恆典之。”王粲投靠曹操後,得到曹操的賞識,得以重用,才能得到充分的展現。曹操求賢若渴,才盡其能,這點上面確實比劉表高了不少。

其貌不揚話仲宣

王粲雕像

在文學造詣上,王粲與孔融、徐幹、陳琳、阮瑀、應瑒、劉楨並稱"建安七子"。而王粲不僅名列七子,而且是其中成就較大的一個,與曹植並稱"曹王"。梁朝大文學評論家劉勰在《文心雕龍·才略》中讚譽王粲為"七子之冠冕"。最為人傳誦的是作於客居荊州時期的《登樓賦》,所登之樓也因王粲而名滿天下曰“仲宣樓”。“人在仲宣樓”“空上仲宣樓”“醉別仲宣樓”“得句仲宣樓”......“仲宣樓”也成了一種代表,被後世無數文人墨客詩人引以為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