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市的 “一宫”和“包百”

一、“一宫”

包头市的“一宫”全称为第一工人文化宫,位于青山区呼得木林大街南端,基本处于青山、东河、昆都仑三区的交界处。是包头市总工会直属文化事业单位,是包头市政治文化活动中心,是包头市的地标建筑之一,包头市的大型会议及文艺演出经常在“一宫”进行,也是全市职工业余文化休闲的主要场所。包头市“职工之家”、“职工帮扶中心”均设在这里。

包头市的 “一宫”和“包百”

包头市地标:一宫环岛

包头市第一文化宫是参照北京虎坊桥工人俱乐部和首都剧场的图纸,结合包头草原钢城的特点,由内蒙建筑设计院设计,由华建五处施工的。它于1956年4月筹建,1958年冬全部竣工。工程总投资115万元。

包头市的 “一宫”和“包百”

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的一宫路口。当年被人调侃为包头三大怪之一:文化宫建在野外

一宫占地面积7952平方米,建筑面积16045平方米,舞台面积864平方米,可容纳观众1500人,可以演出大型文艺节目。

包头市的 “一宫”和“包百”

早年的一宫

一宫外观巍峨壮丽,宏伟典雅。主体建筑中西合璧,既有西洋建筑高耸,明快、疏朗的风格,又蕴藏了民族建筑精雕细刻,回环曲折,意境含蓄,脉络相属的艺术构思,无论远观或近觑,都是一件别具韵味的艺术杰作。它的一廊一柱,或一窗一室,前厅或后台,楼上或楼下,楼里或楼外,都给观众留下鲜明的印象。

包头市的 “一宫”和“包百”

1986年包头市“三鹿”市标落成时的一宫

一宫楼分三层,底层门窗豁亮,前厅宽敞。由扇面形的螺旋式楼梯,经一楼升向三楼。所有楼上和楼下的座位,错落有致,视线无阻。室内的回音及吸音设计得美妙而科学,远近聆听,效果极佳。优秀的戏剧演员登台演唱,不借助任何扩音设备,行腔吐字,或抑或扬,都能清晰地送到大厅的每个角落。当年,中央民族歌舞团、总政歌舞团、天津歌舞团、中国京剧团曾在此作慰问演出。全国著名的戏剧、曲艺、歌唱、舞蹈家,马连良、谭富英、张君秋、袁世海、魏喜奎、马季、姜昆等曾先后在这里登台献艺,给钢城人民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包头市的 “一宫”和“包百”

近年的一宫

包头市的 “一宫”和“包百”

近年的一宫夜景

周恩来、方毅、乌兰夫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费孝通等社会名流,先后来包视察,都在这里与市各界代表见面谈心。

包头市的 “一宫”和“包百”

一宫内部

包头市的 “一宫”和“包百”

一宫内部

二、包头百货大楼

包头百货大楼始建于1959年,总店位于包头市昆区钢铁大街67号,是包头市的老牌商业旗舰。近年被长春欧亚集团重组。

包头市的 “一宫”和“包百”

上世纪80年代的包百

包头百货大楼前身叫包头昆都仑商场,已在1983年改建包头百货大楼时拆除。已拆除的昆都仑商场,是座二层楼商场,正面有两座门,东西各一座门,正门面向东南方。一楼经营百货,二楼开始时也经营百货,以后因质量不好停止营业,改为银行储蓄所、缝衣部,西北一角还保留一个不大的儿童玩具和工艺品柜台,这个情况直到拆除。关于包百商场的前身昆都仑商场的修建还有一段故事。

1957年夏,市商业局(当时在东河区)派人到昆区人委(即人民政府)征求在钢铁大街建设商场的意见。为此临时找了几位同志开了个小会,区长郝志恒、副区长安来德、区百货商店经理王旭初等几个人和市商业局来的两位同志一起商量。市商业局的同志说,昆区是包钢所在地,以后市领导机关也要逐步迁来,随着包钢的建设,昆区人口将越来越多,所以要考虑在钢铁大街建立一个较大的商场,以便适应昆区发展的需要。初步意见在钢铁大街中段北侧建立一个类似北京东安市场那样的商场,盖成一片平房群,问昆区人委对这个设想有什么看法。昆区人委的同志说,钢铁大街很宽,以后一定是两边建有多层建筑物的主要大街,在这里搞一个由单层建筑物组成的商场恐怕不大相配,从长远发展看最好能筹建商业大楼,起码邻街部分要建成楼房。不然建平房也用不着研究,过些年不适用了,那就拆掉。经过商议大家都同意这个意见。一致建议市商业局考虑在钢铁大街建商业大楼。

包头市的 “一宫”和“包百”

前些年的包百

接着讨论商场叫什么名字。开始有的说叫“综合商场”。大家考虑这个名字太一般化了,表示不出商场的地理特点。接着又有的同志说,它座落在钢铁大街,就叫它“钢铁商场”。大家一想这也不妥,叫“钢铁商场”从字面上看岂不成了专门买卖钢铁的商场了吗?这么一说大家都笑了。最后提议叫“昆都仑商场”,这个名字既和它的地理位置相符,又有地方特色。

大概是这次的建议被采纳了,不久就在现包头百货大楼所在之处动工盖商场,盖成上文说的那样的昆都仑商场。这个商场在当时还算不错的商场呢,1959年元旦开业那天,一大早商场门前就挤满了人。正开门营业,在鞭炮声中顾客们争先恐后地拥进商场。因为同时进入商场的人太多,尽管民警和商场服务人员费了很大的劲维护秩序,但还是挤碎了许多门和柜台的玻璃。

包头市的 “一宫”和“包百”

近年的包百

因为昆都仑商场建筑造价不高,质量较差,“文革”期间停业大修一次,搞了加固。但随着昆都仑区的不断发展,这个商场越来越不能适应市场需要。所以1983年市人民政府决定拆除重建。

当年下半年停业拆除,1984年便以高速度建成了现在的五层钢筋混凝土结构百货大楼,并改名为“包头百货大楼”,并于同年10月1日国庆35周年大庆时开门营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