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孤独的人,享受孤独,喜欢独处,这是一种什么心理状态?

洛水河图聚星河


回答:喜欢孤独、与享受孤独的人大部分是由此人原来与外界来往时受过某种刺激,而导致思想情绪发生变化。

另一个是自己有重大问题而又不愿与别人交流,自己闷在家中独立思考问题。还有此人性格内向,不愿与外人接触,时常寡言少语,天生就喜欢孤独。


我带你飞翔


年轻时曾喜欢热闹,友人聚一起谈天说地,评古论今,更喜欢去KTV疯狂一把,享受嗨歌的疯狂。岁月苒苒,年华不再,友人也聚,我竟有了想逃离的感觉。

非常喜欢独处的时光,喜欢欣赏早起的晨光,矗立于阳台,远观初生的太阳与云海相接的美妙。上午,一桌、一椅、一茶、一书,享受自然阳光浴的健康。下午一铲,一耙,松松土,挪挪盆,感受与花草相语的舒畅。

原来喜欢纠集人来我家吃饭,打牌,喧闹一片。而今就愿这样淡淡地品茶,慢慢地读书,细细地写篇文章,用环境的静谧表达我的心宁。有时听听音乐,喜欢听老歌,似泣如述的旋律萦绕我的身边,闭上眼,往事如烟,品味内心孤独的吟唱。喜欢这种感觉,没有人打扰,只有自己和自己的心灵对话。用淡泊的眼睛品鉴来去的友人,用独有的平静看清孤独的人生。

孤独不是自闭,只是心里太过清澈,抛去无尽的光华,只是一届凡人。人生有限,只有孤独的人才有超凡的品格,看清自己,看清别人,看清社会,看清世界。金钱、名誉、外物都是虚物,只有那份心灵的沉淀,才是清净的佛禅之路。





涵北意像


“最后,我和一个很爱我,但我不爱的人走到了一起。”

“我好累啊,我没那个心劲儿再去找我喜欢的人了,那种感觉太揪心了,我受不了了。”

这是最近我一个朋友深夜发给我的几句话,看到之后,我感觉被什么东西堵住了胸口,沉默半天,只有一声叹息。

他们为什么不追女生了?他们为什么不再像当初那样可爱又愚蠢的对喜欢的人穷追不舍了?

很简单,他们累了,他们追不起了。

情深不寿。

如果不是亲眼见过一个个活生生的案例,我自己都不会相信,一个个看起来沉默寡言的男生内心的情绪能有多丰富。

你信不信,你洗一个澡,我这里就能被折腾的不得安静,鸡飞狗跳?

“她怎么不回我了啊?” “我是不是聊死了啊?” “你给我看看,是不是我这句话说的不对?” “我想起来了,我这几天天天找她,她应该感觉到我喜欢她了!”

一群戏精。

其实他们也知道,他们也知道不是不明白你在忙别的事,他们也门儿清你们肯定对他有好感不然不可能天天都和他聊这么久。

但是没办法,太喜欢一个人,就是容易戏精,你不回他消息的时候,他就是感觉你在和别人……咳咳你懂的。

而且这还算好的,好歹他能在群里说自己的担心,有其他人告诉他兄弟你这个正常,我当初追我女朋友也像你一样;还有他的师兄弟帮他看聊天记录告诉他放心问题不大;他信不过别人还有对应的导师给他开导调节。

大部分男生,你觉得他们找谁说去?找兄弟?你真是不懂男生——因为一个女生不回消息坐立不安的这种小情绪,他不能说,他一说别人都会用“你怎么这么没出息”的眼神看他。

男生和女生不一样,男生之间的交流倾向于解决问题,我们很少分享情绪,我们都习惯把情绪压制住低头解决问题。在你们坐立难安的脸红心跳挤上闺蜜的床说悄悄话时,我告诉你我们男生一般都做什么——

两个大老爷们一人点一根烟,站着半天不说话,然后就没然后了。

我们也是人,我们会因为受到心动带来的焦虑不安的折磨,只不过我们似乎没人可说。

爱是什么感觉?——像是有了盔甲,又像是有了软肋

而对于男生来说,更加具体的说法则是——他像是有了软肋,又还要惦记着给另一个人打造出一身盔甲。

你懂了吗?男生在真正喜欢一个人时,从小到大成长环境带给他的影响不会让他觉得他有了保护,反而会告诉他:你要像个样子,你要站起来,你必须强大,你必须要去保护别人。

男孩有三次会成长为男人,第一次是他看到父母的白发,第二次是他遇到心爱的人,第二次是成为父亲——那种突如其来的责任感,能让他真正的成长。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男生会在恋爱后陷入高度的焦虑——你别笑话他们,认真恋爱的男生,真的是谈个恋爱就想着娶了你。

“娶了你”这句话,女生听到的是一日三餐,是早上醒来的早安吻,是在厨房里他在背后搂着你一起准备晚餐。

你知道一群糙老爷们想的都是啥玩意儿吗:户口怎么落户?房子怎么买?要不要买车?你爸妈会不会看不上他?

你说说,这群人俗不俗,这群大老粗!一点都不浪漫,一点都没情调。

对不起,说句难听的——我们男生见过太多风花雪月结果死于见家长的案例了,我们不得不警觉起来。

你说你不在乎,你爸妈也觉得你幸福最重要,你愿意和他一起奋斗,你不在乎吃苦的。

我用一个网易云音乐下的评论,告诉你男生的真实想法吧:

“她不懂事,我得懂。”

我认识的一个小朋友,一个大三的学生,靠着自己之前实习的一些资源再加上自媒体的红利,在大学时在一年时间内从还要家里的生活费做到月收入过万。一次吃饭时,我说你的成长速度好快,感觉你精力充沛。

他问我知道为什么吗?然后他给我讲了一个故事:

“当时我没什么钱,有一次我和我当时的女朋友路过一家餐厅,我女朋友拉住我的袖口,说我们去吃那一家好不好。”

“那家餐厅收费挺贵的,但是她的要求一点都不过分,因为我们在一起后都是她花钱出大头,我们纪念日都没吃过什么正儿八经的饭,这家餐厅她念叨很久了。”

“但是当时一点餐我傻了,我发现真的好贵。”

“当时她特别喜欢喝一个饮料,是玻璃瓶装的,在那家饭店要卖三倍的价钱,我问她能不能我去外边买给她,她说好。”

“我在外边买完之后,人家给我开了瓶盖,我一路端着过去,那家餐厅不让外带饮料,我是揣进袖子给她捎进去的。”

“当我放下饮料时,我发现,她在哭”

“当时我就发誓,我将来一定要有钱,不管怎么样我都一定要有钱,我要以后我喜欢的人想要什么我都再也不会这么窘迫。”

当一个男生发现,即使他尽力了,即使他真的想把所有最好的东西给你,即使他经历了那些焦虑,那些努力,发现他还是让你吃了苦,还是让你受了委屈,那种感觉,什么文字都形容不了。

我只能告诉你,那种感觉,他能记一辈子,能让他每天都睡不好觉,能让他做出点成绩就满世界吵吵,疯子一样的炫耀——

其实,那是过去那个的他,声嘶力竭的在向早就不在身边的人呐喊:你看啊!你看啊!你别走好不好!

男生为什么不追喜欢的女生了?

因为追不起了。

因为真的撑不住了。

你觉得看完这些,就已经明白了男生确实不容易吗?

真实的情况,比这些残酷多了,哪有那么多岁月静好?

我就只说一点:上文中的那些打击,那些苦恼,仅仅还是来自他的自我施压。

而来自外界,来自他人,甚至来自爱人的打击,造成对他们的催毁,我都不忍心去说了。

情深不寿,他们体验过那种感觉了,他们害怕同样的事情重演——他们卸下了盔甲,露出了内心柔软的一面,却被狠狠地插了一刀。

他们也想哭,也想找人倾诉,也想崩溃——但是周围的环境不会允许一个男人因为儿女情长落泪,他们只能咬着牙把自己的血泪忍住。

其实哪有那么多“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感情中一旦投入,每个人都会倾注大量的心血

只不过差别是女生尚且可以宣泄,而大部分男生也是压制

所以当一个女生和我嘤嘤嘤半天说她再也不相信爱情了我权当耳旁风

但是一个男生要是来一句我再也不追我喜欢的人了,我真当真——这群人可实在呢,他们一旦这么说,就是真的撑不住了

喜欢孤独的人,真累了


美雯章子


平时总是独来独往的人。

大致有几种:天生性格内向的人、经历足够多突然看淡了的人、喜欢思考独处喜欢享受孤独的人。

性格内向的人,并不是真的想独来独往,而是不知道如何融入人群中。

性格敏感,兴趣和爱好和周围的人格格不入

不会说话,一说话就卡壳,嘴巴比较笨,害怕被嘲笑,过于在意别人的眼光,性格过于敏感,总觉得自己的一举一动会被人看在眼里,总担心自己做得不好,担心引来嘲笑和不满意。

性格内向,有些是天生的,有些是因为小的时候,家庭教育不当导致的。

小孩子的可塑性很强,如果在小的时候引导不正确,就很容易让本来活波的小孩变成了性格孤僻的。

父母在小的时候,如何教育引导是特别重要的。

天生的内向,是很难改变。

但是,如果是后天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不当导致的,那对于孩子是不公平的。

本来他可以活得活波些、开朗些,最后生生的被不当的教育引导,性格和本性格格不入,会让孩子活得很压抑,对孩子的未来产生不良的影响。

天生性格内向的人,即使是独来独往,也是发自内心,并且感觉到快乐。如果勉强去改变,反而会让他活得压抑。

而不是天生性格内向,被后天因素影响到,导致性格变得孤僻的,这和他的天生本性相悖,他因为某个心理阴影,选择了独来独往,他的被迫改变,就会让他感觉到生活很压抑。

如何不干预孩子的天生性格,是很重要的。

而我们常常喜欢去干预孩子的性格。

孩子天生内向,我们总是想办法逼他改变,这反而让他更加的内向了,而且会变得越来越自卑。

他性格内向,你总是教训他,强行让他改变,让他去做他不喜欢的事情,他就会活得越来越压抑,会变得越来越自卑。

而性格本来不是内向的,我们又总是去干预,觉得他太调皮了,于是总去限制他,总要他变得如何的乖,他的天性就慢慢的被压制了,最后就往另一个极端方向发展,变得喜欢独来独往了。

过多的干预一个人的天然性格,往往结果都是不好的。

一个人如果是经过了足够多后,就变得独来独往了。

那大都是因为他看淡了,他已经看清了周围的很多的人和事情。

他经过了低谷,也看多了世间繁华,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等等,他都经历过了,经历多了,就会开始看淡了外在的人或事。

他知道,只有自己才是最可靠的。

独处的时候,他才能够找到自我。他的眼光开始注重内在,他想给予心灵自由的空间,不再去做无用的应酬,不再勉强自己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

其实,真正活得明白的人,才能够坦然的独来独往,并且享受期中的乐趣。

独来独往的人,看似很孤独,但是他们的内心比谁都强大,他们有自己坚守的世界,一点都不感觉到寂寞。

他们活得明白,知道谁才是真正的朋友,谁只是虚情假意。

他懂得谁需要珍惜,也懂得那些关系是无所谓的,他能够拿得起放得下。

善于思考、喜欢安静的人,大都是喜欢独来独往,也喜欢享受孤独的时光。

他们不喜欢喧闹的世界,他们享受一个人的世界,不希望自己的计划和生活被打扰到。

他们也不习惯强颜欢笑、不喜欢和关系陌生的人尴聊。

善于思考,喜欢独来独往的人,内心足够的丰富,他不需要在群头中找存在感,也不想改变自己去强融一个无意义的群体。

懂得享受孤独的人,往往都是比较厉害的人。

他们的表面看起来很孤独,其实他们的内心比谁都丰富。



清雨霓裳D


喜欢孤独的人大多内心世界很丰富。

这种类型的人不一定经历过很多事情,但他善于思考生活中细微的事物,善于观察,总结规律。虽然他可能不善言辞,却能比别人更多的感知到事物的本质特征。

享受孤独的人大多内心世界很成熟。

也许他表面上看起来单纯的像个孩子,但是骨子里却像智者一般成熟,他会用自己犀利的眼神和睿智的语言在不经意间使你信服,让你佩服的五体投地。

喜欢独处的人大多内心世界很强大。

他们往往喜欢独善其身,却从来不喜欢被人打扰的感觉,并不是因为他们与常人不同,只是因为内心世界强大到可以依靠自己去填补生活的空白和乐趣。


之所以有喜欢孤独,享受孤独,喜欢独处这样的人存在,一半源于性格,一半源于爱好。

源于性格是因为:有些人天生就不喜热闹,喜安静,喜自娱自乐,喜悠然自得。

源于爱好是因为:有些人就想与众不同,就想与世无争。

这样的人其实是最值得交心的人,一旦与这样的人成为朋友,那他可能就是你一生中最难忘的贵人。


郭珍珍


窃以为,这不是一种心理状态,是性格使然。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喜欢独处的人,是习惯自省、喜欢从内心获得力量的人,在心理学的性格倾向中,属于内倾性格的人。


典型的比如村上春树、乔布斯等人。


外倾性格的人擅长从群体中获得力量,内倾性格的人擅长从独处中获得力量。

有一种人,很喜欢聚会,在聚会中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喜欢结交朋友,在聚会和活动中常喜欢成为主角,并且由此感到浑身充满活力。这种人被称为外倾性格的人。还有一种人,不太喜欢聚会,参加聚会或者与人交谈会觉得很累,甚至感觉透支了自己的精力,他们更擅长独处,并且能在独处中获得内心的力量和活力。这种人被称为内倾性格的人。


喜欢独处的人,一般都具有独立思考能力

不喜欢随大流,独来独往,喜欢独处的人,一般都具备独立思考能力,不容易人云亦云,人是群居动物,随大流才是人的本性。太多的人因为怕别人说不合群,而努力融入到人群中,喜欢独处的人反而需要勇气。


受伤之后的退缩和疗愈

就像动物受伤,要找一个洞穴把自己藏起来疗愈伤口一样,有些人突然喜欢独处,不愿意与外界接触,可能是因为受伤后的退缩行为,此时他们需要找一个地方独自疗伤。非常不喜欢让别人看到他们软弱的样子。


作为朋友、家人的你,如果发现自己的朋友和家人一直或者突然喜欢独处,喜欢享受孤独,请一定尊重他们的选择。


希望我的分析能对题主有启发。


是木木君呀


答:这是高境界👍

生命的后程都会独处!

1、与其低质量热闹,不如高质量独处。

2、独处是一个人的狂欢🎉热闹是许多人的心里孤独。

3、人生才三万多天,独处才是真正的人生,自由自在,一杯咖啡☕️一段轻音乐🎵一本好书📖一部手机📱坐在阳台上,沐浴阳光品好茶🍵📚🏠


绥格格


喜欢孤独的人首先应该是一个性格比较内向的人。而内向的人一般喜欢反思反省从自身寻找力量。而在一处安静的独处也是他们汲取力量的时候。现代的人生活压力都非常大,有的人和朋友唱歌喝酒聊天来宣泄压力,有的人则喜欢安静的待在一隅读读书,看看喜欢的影视作品,从中受到启发或者是让头脑放空一下。

其实大多数人都属于群居动物,有家人的陪伴,有孩子的依赖才是一个完整的幸福的画面。只不过现在这样的情况也变得非常的难得,很多年轻人一毕业就背井离乡去大城市工作,身边的人除了同事几乎没有其他人,同学朋友也分落在不同的地方。可以说这是一种被动的孤独吧。

但是总有人会突破重重阻碍,在孤独中不断的提升自己,修炼自己。随着阅历的不断增加,对人的理解也会越来越透彻。而如果身边没有真正懂得自己的人难免会孤独。我认为那些喜欢独处的人也并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在其他地方在寻找可以和自己产生共鸣的人。

前段时间把金庸的《笑傲江湖》看了一遍,里面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魔教的曲洋和正派的刘正风。两个人因为音乐而成为了真正的知己。因为这样的友谊不能被外界所认可,所以刘正风选择金盆洗手退出江湖。对于在某种境界已经做到出神入化的人来说,孤独是难免的。“曲高和寡”这个词不是没有道理的。这种孤独是一种无解的难题,不过知音也是可遇不可求的。

而有一些喜欢独处的人也许不是真正的喜欢独处,性格内向从小缺少和别人建立友谊相处的经验或者是受到了很深的伤害也可能会让他过度的封闭自己。这样的孤独是消极的,应该尽快的找到自己的优势,加入到社交中去。否则情绪难以排解,就容易患上心理疾病。


电影人物志


独处是人生的一种生活方式,如同春色满园百花争艳中并非引人夺目但与众不同的淡美清香。

独处,不是一个人骨子里的冷酷,而是一个人自由的港湾。

独处,虽然无人陪伴,但是安静。没有车水马龙的喧嚣,没有林林总总无人可懂的烦恼,没牵强附会喝不完酒席和繁杂人际关系的羁绊。可以精力集中,不受他人影响,自由无约束的做自己喜欢的事。你可以静下心来,重新审视人生,沉淀糟粕,提存精

,净化心灵。在无人打扰的情况下,擅长写作,即可尽情发挥,把内心的感慨,喜怒哀乐得以释怀,身心轻松。喜欢阅读,即可集中精力细心品味,不仅收获知识,而且丰富你的人生阅历。

独处,虽然孤独,但是自由。无拘无束,可以完全按照自的意愿以及所喜欢的生活方式、生活规律、饮食习惯、兴趣爱好去生活。不受客观环境的制约,把自己兴趣爱好发挥极致。不必讨好别人,不必看谁脸色,不必顾及别人感受。自娱自乐,不防碍他人,也不被人干扰。即使做错了什么,没人指责,说三四,指手画脚。一个人的时候,自由自在。喜欢听歌,不必戴耳机,想听什么曲子随心所。饿了就吃,睏了就睡,乏了就歇着。

独处,其实挺好。没有琐事的困扰,没有莫名的争吵,不用忍气吞声,不用迁就顺从,只需取悦自己就行。为自己而活,简单轻松,活得潇洒,活得坦荡,活得安宁心不累。不必为钱累一生,为情苦一世。

是一种历练。因为独处,变得坚强独立,无需依赖他人。平是一种修行,在无扰宁静环境下,可以专心致志学到更多知识,不断的充实自已。通过反醒人生的缺憾,扬长避短,继而把自己变成更好更优秀,比任何无效社交有意义。

喜欢独处,是因为:独处是人生旅途的一道特色风景。


老当益壮41148740484


孤独是态度,独处是方式,相信绝大多数人,不是从始至终就只有这一种太度和方式吧。否则那是自闭,是抑郁。是病,得治。

我就比较欣赏孤独,欣赏别人的孤独,享受自己的孤独。欣赏和享受的意思是,对我而言孤独是轻松的,是自我的,是一种心境,不是身边没人,孤家寡人的意思。尤其是在下班后,回到家里,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或者,深夜,打开头条,专注地回答问题,惬意,心静,舒适。没有人打扰,也不去想那些烦心事。

我还发现,我自己是经常主动孤独,偶尔也会被动。比如看了场触动心灵的电影;或者,读了一篇感同身受的文字,会被电影情节或文字意境拽入孤独,像是梦幻,又像是回忆,一个人神游。也很舒服。不知道朋友们有无同感。

至于独处,是一种方式,每个人都会经历,但不是长久,也许当下,独处是一种需求,有时也是为了躲避。喜欢独处,也只是一时想安静时才会选择的方式。不一定是负面。

每个人都具有各自的社会属性,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都有个自的身份,基本做不到离群索居。

我喜欢孤独,就像偶尔酒吧中独自小酌,就算身边人声鼎沸,乌七八糟,依然可以沉浸在属于自己孤独中。

孤独不是我的性格,也不是我的爱好,是属于我的神秘花园。[呲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