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節 先來個“雲端”賞花

陽春三月,龍泉山桃花爛漫,灼灼桃夭靜待花期,一年一度的成都(龍泉驛)桃花節如期而至。在這個特殊的春天,不少市民放緩了出門賞春的腳步。

為了不負春光美景,3月18日,成都(龍泉驛)第34屆桃花節雲賞花直播活動啟動,將滿園春色裝進“雲端”,讓宅家的市民享受一番美麗的“賞花”之旅,體驗優雅時尚的桃花藝境。

桃花節 先來個“雲端”賞花

漫山春色裝進“雲端”


春漫龍泉驛,漫山桃花如約盛開……直播伊始,屏幕中成片綻放的桃花點綴在龍泉山間,令人目不暇接。“疫情不掩芳華,今年的桃花依舊是那麼迷人。通過‘雲端’賞花真是別有一番味道。”網友“迷人陽光”在直播間寫道。

鏡頭來到桃花故里景區“兩忘”民宿,身著古典服飾的茶藝師,正精心演繹泡茶過程。旁邊,一名書法愛好者揮毫潑墨,寫下“你若不來花不開”……


環顧四周,一名女子在桃花樹下,優雅地撥弄古箏琴絃,婉轉動人的古風音樂不絕於耳,旁邊朗讀者、畫家家紛紛與之呼應,不時還有隨風飄灑的桃花落在頭上肩上……以“琴、棋、書、畫”為主題搭建的“花韻”場景,儼然成為龍泉山上一道別致的風景線。 

“隨著人們對精神生活需求的提高,龍泉山的桃花生活也越來越受遊客青睞。”“兩忘”民宿負責人說,在這裡,遊客可以靜下心來,品茗、作畫、寫字,感受古風雅韻,給自己的身心放個假。

桃花節 先來個“雲端”賞花

桃花美食觸動“舌尖”


在桃花故里水雲澗農家樂內,一場讓人怦然心動的桃花宴已經擺上餐桌。桃花溜魚片、桃花草莓凍、桃花銀耳羹……一道道由滿載桃花元素的美食傳來陣陣香味,讓現場的看客們饞得不行。

“這段時間,由於疫情的影響,大多數人在家都快憋壞了,都想出來走走,吃好一頓美味的大餐。” 水雲澗農家樂負責人說,為了給大家創造一個乾淨、衛生的用餐環境,水雲澗農家樂提前將員工召集回來,並且專門成立了衛生責任小組,每天三次按時對農家樂進行清掃和消毒,同時,為了避免人員的相互感染,在每一個包間也配備了消毒液和消毒酒精。

據瞭解,水雲澗農家樂佔地面積40畝,目前來就餐的客人大多是通過網上提前進行預訂,在客人達到時,會嚴格進行健康狀況登記、測量體溫、手部消毒等。由於場地較寬闊,服務人員會按照隔桌入座的方式,提前為顧客安排好座位,儘量避免人員的聚集,並且倡導顧客在就餐時使用公筷公勺。

桃花節 先來個“雲端”賞花

古鎮文化洗滌“心靈”


除了賞花、美食,龍泉驛的文化同樣具有吸引力。跟隨鏡頭來到美麗的洛帶古鎮,古色古香的街頭,遊客在此盡情感受客家文化的魅力。

“觀眾朋友們大家好,洛帶古鎮於2月20日正式恢復對外開放。現在我所在的地方就是洛帶·藝匠古籍文獻修復博物館,今天我就帶看看古籍是如何修復完成的。”在主播的帶領下,一場“我在洛帶修古籍”之旅拉開帷幕。   

鋪平、塗抹、擦拭……畫面中,幾名工作人員正小心翼翼地對損壞的古籍進行修復。“古籍修復是一項要求十分嚴苛的工作,每一個細節都不能有疏忽。” 洛帶·藝匠古籍文獻修復博物館負責人介紹說,針對不同類型、不同損壞程度的古籍,修復的方式都不一樣,這也對修復人員提出了更高更嚴的要求。

離古籍文獻修復博物館不遠的五鳳樓廣場上,幾個孩子正沉浸在古籍修復的過程中。“每週我們都會組織開展免費的古籍修復培訓活動,就是為了讓更多的人意識到古籍修復的重要性,並參與到古籍修復的行列中來。”該負責人說。

以花為媒、以旅興業、以旅富民。龍泉驛區相關負責人表示,當前,龍泉驛區搶抓成都市舉辦世界大學生運動會契機,通過“雲端”桃花節特色活動,營造桃花生活場景,聚民心、強信心、興文化、展形象,延續“桃花節”旅遊品牌影響力,提升龍泉驛區城市知名度、美譽度,為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高質量建設“先進汽車智造區 美好生活品質城”凝聚力量。


延伸閱讀

到龍泉驛賞花 這些事項需要注意


桃花很美,但眼下是特殊時期。以下注意事項需要廣大市民掌握,由於疫情尚未完全解除,請上山遊客認真評估相關風險,儘量減少流動,預防交叉感染。另外,按照疫情防控要求,桃花故里及周邊區域安全接待總量不超過1萬人。若遊客數量較多,轄區相關部門、相關村(社區)按照應急響應方案,可能對遊客流量實施管控,請各位遊客理解配合。

在交通通行方面,為避免擁堵,在旅遊高峰時段,當地公安交管部門可能對318國道等出入景區主要通道進行調控或限流,請遊客關注道路交通實況信息,錯時錯峰出遊。

為保障遊客健康,做好疫情防控,景區各民宿、農家樂對接待能力進行了必要調減,需要用餐的遊客可提前預約,以免造成無法就餐問題。

最後,官方提醒,前往龍泉驛賞桃花,請廣大遊客做好自我防護,並配合支持轄區相關部門、村(社區)、農家樂經營單位和志願者做好體溫檢測、信息登記等必要工作。

龍泉驛溫馨提示廣大市民到景區還請主動出示天府健康碼。此外,疫情期間農家樂、民宿不提供麻將、棋牌等娛樂服務,室內不提供茶座服務,倡導健康文明環保的休閒生活方式。


成都日報·錦觀新聞 記者 白洋 供圖 龍泉驛宣傳部 編輯 楊華春 校對 田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