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我們都欠孩子這樣一堂生命教育課

距離疫情爆發已經很長一段時間,新型冠狀肺炎在全國的累計確診人數還在不斷增多,在這場突然的“戰疫”中,我們一同經歷著新冠肺炎和死亡帶來的恐懼、失落、無助、彷徨。


從那個在家陪著去世爺爺的五六歲男孩,到目送殯儀車帶走媽媽的女兒,這段時間,我們總能看到這類悲傷的新聞。


這也讓我們反思,如果有一天當孩子經歷親人離世、寵物離開,你該怎麼安慰他並和他談論死亡?今天的這篇文章,也許會給大家一些啟發。


這彷彿是一個漫長得看不到盡頭的冬天。


在這個冬天,一場驟然而至的疫情,讓很多家庭歷經生離死別,很多人從此再也看不到春天。


疾病,死亡,讓這個冷色調的季節顯得沉重而悲情。


幾天之前,我的一個學生給我發來了一條信息:“老師,我在網上看到一個女兒送別媽媽的視頻,

第一次特別真實地感覺到生命的脆弱。我想,疫情到來之前,她的媽媽,大概和我的媽媽一樣,也在備年貨吧?”


疫情下,我們都欠孩子這樣一堂生命教育課

(女兒送別去世的媽媽)


“可是現在突然地就走了,一個生命消逝,一個家庭破碎,我感到害怕。生死麵前,人是那麼脆弱又無力,我忍不住想,我們今天的一切努力,還有意義嗎?”


我思索良久,寫下這樣一封回信。


疫情下,我們都欠孩子這樣一堂生命教育課

面對生命的脆弱,

我們的努力還有意義嗎?


幾個月以前,我送別了一位老人。或者,更準確地講,我是除醫護人員以外,唯一專程去送他的人。


我看著這位老人,慢慢地去了,難過是有的,但是那種很平淡的難過。他唯一的親人是他的妹妹,彼時正在外地,在電話裡聽說這件事的時候,語氣平平常,僅幾句就結束了通話,說自己正在忙。


門外有幾位圍觀的老人,唏噓幾句,陸續散去,周遭一切如常。


疫情下,我們都欠孩子這樣一堂生命教育課


那一刻我心上有很莫名的傷感。我第一次如此強烈而直觀地感覺到:一個生命的逝去,竟然可以這樣無聲無息。


從那一刻起,直到今天,我一直在思索:


路過人間一程,我們留下了什麼?我們又應該留下什麼?


《道德經》中的一句話,表達了人類的一種死亡觀——死而不亡者壽。身雖死而“道”猶存的人,才是真正的長壽。


何為“道”?


人的精神,人的思想,這是每一個人的“道”。


疫情下,我們都欠孩子這樣一堂生命教育課


你問:面對生命的脆弱,我們的一切努力還有意義嗎?


正如我們此刻正在經歷的這場災難一般,人生中的很多變數,突如其來。有太多太多的告別,猝不及防。這也正是你所感受到的“生命的脆弱”。


而正因為我們無法預知明天,無法預知生命,才更應該好好抓住每一個可以自由呼吸的今天,去做你想做的、真正有意義的事。


比如用力地愛那些你珍視的人,比如拼盡全力地去實現自己想實現的一切。每一個可以用來愛、努力、思考、追逐、實現、擔當的機會,都值得也應該被用力珍惜。因為這將是未來的某一天,我們結束此趟人間之旅時,留給世間的印記。


死亡終會到來。但愛與記憶,可以長存。


疫情下,我們都欠孩子這樣一堂生命教育課

與其害怕未知的死亡,

不如思考應該過怎樣的一生


“吹哨人”李文亮去了,但他留給世人對於正義與責任的思考,永不消逝——這是李文亮的“道”。


年僅34歲的李文亮,他是一個平凡英雄,但他帶給這個世界的影響,永遠不會也不該被埋葬。


疫情下,我們都欠孩子這樣一堂生命教育課


還有太多太多和李文亮一樣的人。


鍾南山院士,在“非典”過去17年之後,以84歲高齡,再次出征一線。


疫情下,我們都欠孩子這樣一堂生命教育課


數不清的白衣戰士,遞上一封又一封請戰書,義無反顧地奔赴抗擊疫情第一線,把小家與個人安危置於身後。


他們從不畏懼死亡,但他們敬畏生命。


所以,他們才願意為了挽救更多生命,不計代價,不問生死。


這是白衣戰士們的“道”。


疫情下,我們都欠孩子這樣一堂生命教育課


他們中的一些人,因為這場災難倒在了“戰場”,永遠地留在了這個冬天。但他們帶給世界、帶給人類的希望、感動和治癒,將長久地被銘記與流傳。


我們正在一同經歷歷史,而他們,必將作為這段歷史中最偉大的部分,在歲月的長河中熠熠發光、經久不滅。


有機會作為親歷者見證這一切,我們不該僅僅是“熱淚盈眶”和“徹夜難眠”,我們更應該思索,如何成為與他們一樣的人。


生命的意義,不僅僅是“活著”,而應該是“怎樣活著”以及“活得怎樣”。


對於死亡,我們不該諱談,也無需害怕。


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因為終將到來但不知何時到來的那一天,而努力地為每一個尚可把握的今天,留下一些無法磨滅的意義。這將是未來某日,生命將盡時,我們可以保持從容的底氣。


疫情下,我們都欠孩子這樣一堂生命教育課


我們無法左右生命的長度,但可以決定生命的質量。


我們要認真地活、勇敢地活、無愧亦無悔地活,這是對生命的尊重,是活過一次的證明,更是屬於我們自己的“道”。


死亡,原本就是生命的一個組成部分,但卻鮮少有人能夠真正坦然地面對它、迎接它。在我們的教育中,死亡教育,常常是被忽視的一課。而這一課,恰恰應該是每個人的生命旅程中最重要的“必修”。


疫情下,我們都欠孩子這樣一堂生命教育課

這次爆發的疫情,

是最好的一堂生命教育課


每一位教育者,都應該利用這一特殊時期,與孩子認真地談一次“生存、生活、生命”,坦然而深入地討論一次死亡。


它也不侷限於生或死本身,孩子成長路上面臨的一個個小問題背後,都可以是對生活乃至生命本身的思考。如何跟孩子談論死亡和悲傷,我參考了兒童心理健康專家給父母和監護人的一些建議。


1、誠實坦率


告訴他們關於死亡的“事實”,不要美化偽裝死亡的意義,或者用哄小孩的方式與小孩交流。不要說諸如“奶奶是在睡”這樣的話。不要回避了這個教會孩子們理解死亡意義的機會。


諸如“死亡”,“去世”或“逝去”這些詞可能聽起來很刺耳,但是這些還是算經歷過發展而來的合適詞彙,孩子們也必須掌握這些詞彙,從而理解“永遠死亡”的意義。


2、提問並回答問題


父母在親人離世後與孩子的對話形式應該取決於孩子與死者之間的關係。同時也應考慮到孩子實際的年齡以及他們對某人死亡這件事的理解能力。因此,向孩子們提問或回答他們有的疑問就會很有效果。


可以從提問開始入手,尤其是當我們正處於悲痛萬分的心情中時,你可能不需要詳細解釋這個人是怎麼死去的。


孩子們並不需要知道所有的信息,但是他們需要知道一些細節,從而瞭解一個人已經死亡並且無法再回來的事實。


疫情下,我們都欠孩子這樣一堂生命教育課


3、瞭解孩子複雜的情緒


悲傷是一個複雜的過程,因此它會伴隨著一系列不同的思想、情緒以及行為。雖然父母可能會希望孩子也能因失去而感到悲傷、憤怒、困惑甚至是內疚,但是對孩子而言還有很多其他行為變化難以理解,比如睡眠和飲食規律的改變以及在學校表現的變化。


疫情下,我們都欠孩子這樣一堂生命教育課


當孩子沒有感到悲傷時,父母會因此而感到困惑。


其實小孩子悲傷的時間很短暫,他們可能經歷一次失去親人後悔非常沮喪,但之後他們馬上就可以去玩了。你可能不禁會想,“這真的有影響到他們嗎?”


成年人容易固定化陷入悲痛之中,但孩子們通常想要通過四處跑跑或者做其他事來消化這種情緒。他們有點悲傷轉瞬即逝的感覺,這會讓我們與他們對立並思考,“天啊,難道他們毫不在意嗎?”


實際上,你會發現他們其實是在意的,只是有時候表現得不明顯。


4、有耐心


悲傷是一個漫長的、無法避免的過程,小孩要恢復到他或她的正常生活是需要一些時間的。所以父母應該拋棄想要儘快度過這個階段的想法,接受孩子度過這個過程的速度,不要一直為孩子沒有度過這一過程而著急。


與孩子談論死亡,這其實是一種積極的溝通方式,可以幫助孩子們應對未來生活中遇到的挫折,甚至是幫助度過人生的過渡期,比如轉學、升學、考試失敗,甚至是重大變故等。


5、鼓勵孩子表達


孩子們需要認清父母其實是可以幫助自己的人,而家庭是一種可以接納悲傷的地方。父母應該鼓勵孩子適當地表達他們的悲傷。


例如,對於學齡兒童來說,玩耍是他們的語言,所以你要讓孩子們通過玩耍的方式來促進交流——諸如在家畫畫、玩遊戲、玩娃娃、人偶之類的,對於年齡稍大的孩子,你可以鼓勵他們寫日記、畫畫、寫歌、寫詩。


當父母可以幫助孩子時,可以為他們創造一種安全感,也可以讓他們在今後的人生中受益。他們會知道可以依靠你們,這對他們而言是很好的模範作用。


6、創造儀式感


圍繞懷念和尊重的主題為逝去的親人創造儀式感,也是另一種重要的情感表達方式。向孩子們解釋這個人可能不會和我們在一起了,但是我們仍然可以記住ta,並且作為家人來紀念他們。


疫情下,我們都欠孩子這樣一堂生命教育課


以上總結的這6個小點,是希望無論是在孩子遇到生活中的大小事,為人父母都能用一個平常心去對待,正確引導孩子的情緒變化以及對整件事物的看法,對孩子未來的成長將會大有裨益。


死亡觀,是一個人成長曆程中最重要、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決定著我們面對人生與生命的態度,決定著我們將帶著何種溫度的一顆心喘息於人世間,未來又會為這世間留下些什麼。


我們應該懂得,更應該讓我們的孩子懂得:死亡本身,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到死亡來臨的那一刻,我們才去後悔——自己好像從未活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