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初年最具影響力男人,用一塊肉號令天下,莫敢不從

春秋時代的帶頭大哥之齊桓公篇(23)

主筆:閒樂生

公元前655年,齊桓公在首止(衛邑,近於鄭,今河南省雎縣東南)召集了魯僖公、宋桓公、陳宣公、衛文公、鄭文公、許僖公、曹昭公等諸侯舉行了一次八國峰會,周惠王之太子鄭列席會議。這也就是齊桓公九合諸侯的第六合,首止之盟。

春秋初年最具影響力男人,用一塊肉號令天下,莫敢不從

為什麼太子爺也賞臉來了?原來,齊桓公發現周惠王在老婆惠後的枕邊風吹拂之下,想廢長立幼,廢掉太子鄭,改立小兒子王子帶為儲君,這可不好,齊桓公覺得自己有必要去管一管。

這算不算多管閒事兒呢?齊桓公可不這麼認為,從輩分上算,齊桓公是當年周莊王的女婿,而周惠王是周莊王的孫子,所以齊桓公乃是周惠王的舅舅,舅舅管外甥,有何不可?再說了,他還是霸主呢?霸主就是負責維持天下秩序的,包括他名義上的主子周天子在內。其實說到底,齊桓公的“尊王”只是扯了虎皮做大旗,借這個幌子為自己的霸業服務而已。要他真的唯周天子馬首是瞻,那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現實的。何況,傳承製度是權力秩序的基石,如果周天子帶頭破壞遊戲規則,各國諸侯必然紛起效尤,從而增加中原政局的不穩定因素,牽扯齊國的精力,齊桓公老了,不想再到處奔波了,大家安生一點兒不行嗎?當然,若因此和周天子直接對抗也是不合適的,當年鄭莊公就因此而失去霸業,所以齊桓公決定繞個彎子舉行盟會,讓諸侯們一起和太子鄭定下君臣名分,這樣周惠王就無從廢儲了。而齊國也可以通過擁立天子,進一步控制周王室並抬高自己的霸主地位。而周惠王在接到消息後雖然相當鬱悶,卻沒有理由阻止,畢竟齊桓公此舉正大光明,且為尊王之舉,他根本無法拒絕,那怎麼辦呢?他抱著頭想了半天,終於給他想到了一條妙計。

春秋初年最具影響力男人,用一塊肉號令天下,莫敢不從

數日後,周王室的上卿宰孔也來到了首止之會,正好碰上齊桓公在開會:“天子想要廢長立幼,這可是違背了老祖宗禮制的,寡人反對!咱們八國諸侯應該在此簽訂盟約,立誓共同奉立太子即位,如何?”

太子鄭帶頭鼓掌,宰孔和其他諸侯也跟著鼓掌,心裡頭卻在嘀咕:“好像你齊小白也不是嫡長子吧!”

諸侯中間的鄭文公尤其犯嘀咕,當年,他的父親鄭厲公有擁立周惠王之功,兩家關係密切,他非常看不慣齊桓公多管周惠王家閒事兒。再加上去年伐楚的時候,齊桓公強迫自己將重鎮虎牢封賞給鄭國大夫申侯,這也讓他非常不爽。

多少年來,鄭文公從來就沒有徹底服過齊桓公,其它諸侯動不動就去齊國朝見,鄭文公一次也沒去過。齊桓公還為此拘留過鄭國的使臣鄭詹,但鄭文公也相當拗,不去不去就不去,你能咋地。

而就在這時,開會間隙,鄭文公突然被一個人叫去密談了,誰?周天子的太宰與上卿、周公旦的後裔宰孔。

原來,宰孔正是周惠王派來的,他的任務就是策動鄭文公背叛齊國歸附楚國,並聯合晉國,共同對付齊桓公。(周惠王向鄭文公表示:“吾撫汝以從楚,輔之以晉,可以少安。”)

傻子都看出來了,齊桓公所謂尊王,其實只是尊他自己而已。周惠王不甘受制於人,所以決意反擊,為此他竟不惜拉攏蠻夷,反正這江山他也控制不了了,不如送給外人,

鄭文公這會本來就開得很鬱悶,又見周天子也討厭齊桓公,頓時被陽光給燦爛了,於是他半途開溜,來了個不辭而別。

春秋初年最具影響力男人,用一塊肉號令天下,莫敢不從

繼陳國叛齊後,鄭國也反水了,他們都加入了南蠻楚國的陣營,後者竟還是華夏領袖周天子授意的,真他媽的荒天下之大謬!

史書記載,在這一年秋九月,很多地方發生了日食,連老天爺都覺得荒謬。

齊桓公於是憤怒了,他不敢得罪周天子,只好去搞鄭國,公元前654年,齊桓公率領諸侯攻打鄭國進行報復,鄭國只得向新主子楚國求援,楚國不敢與諸侯聯軍正面交鋒,竟轉而去攻打許國,來了個“圍魏救趙”。

齊桓公有點手忙腳亂了,他趕緊帶著大家又去救許,楚王禍害了許國一番,便在諸侯聯軍到達前撤回了楚國。許僖公覺得自己左搖右晃實在不是個事兒,於是乾脆徹底倒向了楚國的懷抱。許近楚而遠齊,指望諸侯次次及時來救,太難了。

若是有選擇,誰願不顧華夷之辨而屈從荊蠻,但是沒辦法,一個蕞爾小邦,想要在大國爭霸間苟延圖存,還是那句話,太難了。

接連被荊蠻耍弄,齊桓公很憤怒也很無奈,借勢伐楚吧,沒有必勝的把握;就此退兵吧,又很沒面子。他最後決定掉過頭再去一門心思攻打鄭國,其他什麼事兒都不管,一直打到鄭文公服為止。這次楚國攝於齊桓公豁出去的勁頭,沒再敢出兵搗亂了。

少了楚國這座大靠山,鄭文公當然抵擋不住諸侯聯軍的進攻,於是他一刀把親齊派領袖申侯給砍了,然後硬說申侯是親楚派的頭子,是他蠱惑自己叛齊的,他罪該萬死!而在殺了他的同時,鄭文公也順便把申侯的封地虎牢收了回來,加強了自己的君權。真是一舉三得的妙招。

而在痛訴完申侯的罪行後,鄭文公又對自己做了深刻的自我批評,表示自己以後再也不會聽信小人讒言背叛齊國了,而且以後所有的大小盟會,鄭國絕不會再缺席遲到早退,他要矢志不渝堅定不移地擁護齊桓公的領導,一萬年不動搖。

齊桓公還能說什麼呢?申侯已死,死無對證,鄭文公說什麼就是什麼好了,只要他表示服從齊國的領導就行。至於那個申侯的死活,齊桓公也管不了了!所以,撤兵吧!

殺死了一個自己想殺的人,並且用這個死了的人,解了國家的危難,看來鄭文公頗有幾分小聰明,而且聰明的有點過頭了。

齊桓公死後第二年,鄭文公就去楚國朝見楚成王了。

公元前653年秋,齊桓公召集魯、宋、陳、鄭四國在寧母(魯邑,位於今山東省魚臺縣境)舉行盟會,商量如何處置鄭國。這也就是齊桓公“九合諸侯”的第七合,寧母之盟。

經過鄭文公這件事兒後,齊桓公也覺得自己的霸位有些不穩了,於是他接受了管仲“禮待諸侯”的建議,向與會諸國大肆送禮(據《管子》一書載為“虎豹皮文錦”),胡蘿蔔政策果然奏效,在它的感召下,大傢伙又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了齊桓公周圍。

楚成王以刀服人以力服人,齊桓公以德服人以禮服人,還有後來宋襄公的以仁服人以義服人,其實都失之片面,只有三管齊下,才是春秋稱霸之大道,所以後來的晉文公與楚莊王總結前輩經驗,終於在此基礎上建立了晉楚長期而穩定的霸權。

這一年的十二月份,陰謀破產、羞惱交加的周惠王總算是在失意中悄然駕崩了。太子鄭害怕王子帶一黨趁機造反,遂秘不發喪,而使人密告齊桓公為他做主。

很好笑,天子居然還要諸侯為他做主。可見周室朝廷裡,已經全是惠王縱容王子帶培植的勢力。

次年春,齊桓公召集魯、宋、衛、許、曹、鄭六國在成周附近的曹國洮地(今山東甄城縣西南)舉行盟會,共同擁立太子鄭為周天子,是為周襄王。這也就是齊桓公“九合諸侯”的第八合,洮之盟。這次盟會本來沒請鄭國,但鄭文公卻一改常態主動乞盟,因為他的大靠山周惠王和楚平王都靠不住了,所以,身為一個識趣的政客,他非常明白跟著風向走。

有了齊桓公出面,周襄王這才鬆了一口氣,宣佈正式即位,併為父親周惠王發喪。

“尊王”尊到這種境界,全天下都明白,齊桓功業之盛,以臻登峰造極了。

齊桓公也是這麼認為的,所以他決定舉行一次規模最大的盟會,以彰其名。另外,正好這一年齊國的堅實盟友宋桓公病逝,宋桓公也算是個老實人,齊桓公每次盟會他都來參加,相當捧場,現在他死了,齊桓公也不免有些傷感,所以決定在宋地舉行盟會,也好給宋國嗣君定位,而這位宋國嗣君,正是大名鼎鼎的宋襄公。

春秋初年最具影響力男人,用一塊肉號令天下,莫敢不從

於是,齊桓公三十五年(公元前651年)夏,春秋史上最重要的盟會,葵丘之盟,在齊桓公的組織下勝利召開了。葵丘乃宋國重鎮,在今河南蘭考,也就是人民公僕焦裕祿曾經戰鬥過的那個地方。

春秋初年最具影響力男人,用一塊肉號令天下,莫敢不從

這是一次天下之盛會,不僅中原諸侯全部跑來捧場,就連周天子也派了“欽差大臣”宰孔前來祝賀。

新即位的宋襄公對此次盟會相當期待,因為齊桓公是他的學習榜樣,也是他的超級偶像。哪怕自己身在孝中,也一定要參加。

其實諸侯們多來一個少來一個都沒有太大的關係,關鍵的關鍵,是周天子的“天使”(不是angel)宰孔來了,他的任務就是代表周天子,感謝齊桓公的擁立大恩,並賜予齊桓公無上的榮耀:一塊肉、一些弓箭、還有一輛馬車。

有人要說了,這算啥無上的榮耀啊,比起齊桓公上次援衛時差點拉了一個動物園過去,周天子實在太小氣了。

這樣想就錯了,其實齊桓公有的是錢,啥都不缺,只要面子和排場就足夠,所以周天子投其所好,給他的都是面子,而且是大面子。

首先,那塊肉並不是普通的肉,而是“文武胙”。所謂“胙”,就是祭肉,古人認為,祭祀完畢後的供品之肉,食用之人會得到祖先的福佑,所以大家都搶著要。而且按照周禮,天子的祭肉只能送給同姓諸侯,現在齊桓公以異性諸侯的身份獲賜祭肉,得以同享周的先祖們賜給的福佑,這可是祖墳上冒青煙的大榮耀,忒有面子了。

春秋初年最具影響力男人,用一塊肉號令天下,莫敢不從

如果只是賜胙,其實也沒啥,自齊桓公始,很多霸主都得過,不稀奇。但是“文武胙”又不一般了,那可是周天子祭祀周文王與周武王所用之供品,是大聖人大賢王在天之靈享用過的,那簡直就是肉中之王!打個不太恰當的比方好了,如果說“胙”是開過光的佛珠,“文武胙”就是開過釋迦牟尼如來佛的佛珠,是極品中的極品,歷春秋一世,也只有齊桓公得過,即便再加上戰國,也只有齊桓公、秦孝公、秦惠文王三人得過,比唐僧肉還稀罕。齊桓公這不僅是祖墳上冒青煙,那簡直是噴火了。

其次,那些箭也不是普通的弓箭,而是“彤弓矢”,也就是以丹彩塗飾的弓與矢。這玩意兒相當於後世的尚方寶劍,有了它諸侯就有了代天子討伐叛逆的大權,這就不僅僅是面子工程了,它還代表著實際的權力。歷春秋戰國一世,也只有齊桓公與晉文公得過。

最後那車也不是普通的車,而是“大路”。聽這名字挺像名牌跑車的,其實是一種黃金裝飾的木製馬車,據《史記 樂書》:“所謂大路者,天子之輿也。”可見大路便是天子所乘坐的專用豪華馬車,由六馬牽引。在嚴格的禮制中,諸侯只能用四馬牽引的“路車”,大夫用三馬“軒車”,士用二馬“飾車”,不能僭越。所以,“大路”通常只賜予特別有功的諸侯,以示如天子親臨,並可享受一些與天子等同的禮遇,比如隨同此車還有一幅配套的九旒龍旗(旒音流,飄帶流蘇之意。按照周禮,天子之旗為十二旒,公侯之旗為九旒)。而這等禮遇歷春秋一世也只有齊桓公與晉文公得過。

春秋初年最具影響力男人,用一塊肉號令天下,莫敢不從

真是太給面子啦!

還有更給面子的。

原來齊桓公正準備下階拜謝,宰孔忙阻止他道:“且有後命——天子使孔曰:‘以伯舅(注1)耋老(注2),加勞,賜一級,無下拜。’”意思是說齊桓公年紀大了,又勞苦功高,就免禮別跪了,可別閃了老腰。

注1:天子一般尊稱同姓諸侯為伯父或叔父,而尊稱異性諸侯為伯舅。

注2:齊桓公當時年紀多大史書無載,但“耋”乃是七老八十之意。另外,齊桓公曾將女兒嫁給晉武公(公元前754年—公元前677年),他在葵丘之盟至少二十六年前就有可出嫁的女兒,可見齊桓公此時的年紀當在七十歲以上。

春秋初年最具影響力男人,用一塊肉號令天下,莫敢不從

一聽不用下跪磕頭,齊桓公鬆了口氣,他也七十啷噹歲的人了,老胳膊老腿可受不了這通折騰。再說了,周王那小子還是我給扶上去的呢,既然他這麼識相,那寡人就勉為其難答應他,不跪拜了吧!

見齊桓公竟想偷懶耍奸,管仲趕緊勸他說:“為君不君,為臣不臣,亂之本也。”

齊桓公這才罷休,出來跟宰孔說:“天威不違顏咫尺,小白餘敢貪天子之命?曰‘爾無下拜’,恐隕越於下,以遺天子羞。敢不下拜?”

意思是:天子的威嚴的面容好象就在眼前,小白我哪敢放肆?我還不下拜?不下拜就折福摔死了!到時候又給天子丟人,我不敢這麼做。

說完,齊桓公顫巍巍的小步倒退著降階而下,再面向北匍匐於地,叩頭稽首,然後再次起立,立正,再緩步走上臺階,登堂,再拜,然後才鄭重接受天子的賞賜,好一通折騰。

天下諸侯見齊侯如此謙遜知禮,皆為之贊服,更覺齊侯謙遜之中透著一股傲視天下的霸氣,令人折服。

春秋初年最具影響力男人,用一塊肉號令天下,莫敢不從

至此,齊桓公所有手續辦理齊全,正式當選為天下最具影響力男人,他的人生達到巔峰。

接下來,宰孔打道回府,齊桓公與天下諸侯正式開始盟會,看著臺下一幫舊小弟新小弟,他心中除了激動還是激動,差點就想引吭高歌一曲。

葵丘之盟,規格高、意義大、與會諸侯眾多,它是齊桓公“九合諸侯”中最重要的一合,也是最後一合,齊桓公他終於功德圓滿,成為了天子正式冊封的諸侯總管,春秋第一霸主。漢高祖劉邦因此而贊曰:“蓋王者莫高於周文,伯者莫高於齊桓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